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太平御览 1-4(精)新版
    •   ( 2270 条评论 )
    • (宋)李昉 等撰 /1970-01-01/ 中华书局
    • 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命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无法看到了。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此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太宗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976 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決

    • ¥776.8 ¥980 折扣:7.9折
    • 永乐大典精华本 全套16开6册正版术数/诗集/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永乐大典》史话国学经典百科文库全书
    •   ( 58 条评论 )
    • 刘凯 主编 /2016-01-01/ 线装书局
    • 内容介绍 《永乐大典》是编纂于明永乐年间的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大型类书所收录的古代重要典籍达八千余种之多,上启周秦,下迄明初,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藏、戏剧、平话、工技、医卜、农艺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这部古代大型百科全书共22,877卷,另有目录60卷,装订成书11,095册,全书共约3.7亿字,所收录的古代重要典籍达8000余种之多,它是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永乐大典》 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宋元以前佚文秘典,明初各种典籍资料尽收其中,所录图书均未删未改,一字不易,所收古籍从而得以原貌保存。全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南戏、北剧、平话、工技、医卜、农艺等无所不包。全书体例

    • ¥145 ¥1580 折扣:0.9折
    • 姓解(山右丛书)
    •   ( 124 条评论 )
    • (宋)邵思 撰,侯立睿 点校 /201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姓解》三卷,邵思于景祐二年(1035年)写定的一本有关姓氏来源的谱系类著作,收录范围为 历代功臣名士布在方册者 ,述录方式是 次第书之,啓迪华源,恢张世胄 (邵思自序)。该书按偏旁分类,共170部,共收2276个姓氏(与日藏北宋景祐本卷首题目下夹注所载2568个数字相异,《经籍访古志》有所载)。该书搜罗丰富,遍采经、史、子、集各书所载人名,并参照多种姓书加以编撰而成。

    • ¥19 ¥38 折扣:5折
    • 晏殊《类要》研究
    •   ( 58 条评论 )
    • 唐雯 著 /2012-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类要》是北宋名相晏殊平日读书之时,摘录各种书籍,分门别类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类书,内容涉及地志、职官、佛老、方志等方面。其中保存了大量久已亡佚的文献资料,书稿即是在此基础上对《类要》所引录的文献作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以期发掘其价值。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三章,着重对《类要》自身的介绍,如其编纂、基本面貌、流传与版本考述方面;下编八章,则注重对《类要》中所引文献分正史与杂史、编年史、传记、地志、类书、总集和乐府等等八类分别进行论述。书末四个附录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34 ¥68 折扣:5折
    • 双色版国文珍品(全六册)
    •   ( 5 条评论 )
    • (春秋)孔丘 著,刘琦 译评 /2004-01-01/
    • 《论语》其实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形式又极灵活的书,除了文、史、哲、人生、教育这些大的方面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洗炼并富于启迪、因为它内容丰富,读它就像采掘复合性富矿,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还会有意外的发现。因为它形式灵活,读者可以不必始终劳神,时而细细品味,时而浏览而过,更不须受那些“体系”、“层次”之累、这也是这部书历来读者面极广的原因, 本套书还包括:《道德经》《孟子》《菜根谭》《庄子》《古文观止上、下》。

    • ¥48.9 ¥108.6 折扣:4.5折
    • 永乐大典(珍藏本 全8册 精装)
    •   ( 553 条评论 )
    • 周博琪 主编 /1970-01-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本书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

    • ¥847.5 ¥1695 折扣:5折
    • 古逸丛书(本土失传,日本复得,绝版真品,经典收藏)
    •   ( 2 条评论 )
    • (清)黎庶昌 辑 /2003-10-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古逸丛书》,共二十六部,两百卷,49册。清末著名散文家、外交家黎庶昌辑。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古逸丛书》所收既有在渊源所自的本土失传久已的佚书,也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还有日本剞劂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土失传,日本复得,绝版珍品,经典收藏! 《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全书辑印的古书有:“唐代手钞卷子本有:覆旧钞卷子本《唐开元御注孝经》一卷;影旧钞卷子本《玉篇》零本三卷半;覆旧钞卷子本《玉烛宝典》十一卷;

    • ¥10080 ¥16800 折扣:6折
    • 汉制考 汉艺文志考证(精)
    •   ( 224 条评论 )
    • (宋)王应麟 著,张三夕杨毅 点校 /2011-01-01/ 中华书局
    • 《汉制考:汉艺文志考证》主要内容简介:王应麟博举多才,著作宏富,其翠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汉制考:汉艺文志考证》中的两种,其中《汉制考》根据汉唐学者的经注及字书材料,结合历史著作中的记载,考证了汉代的名物制度。〈汉艺文志考证〉是现存早对〈汉书·艺文志〉内容做了系统辨证、考订的著作。这两种著作是王应麟关于汉代文献研究的重要作品,虽不及〈玉海〉〈困学纪闻〉有影响,但却在文献、历史领域有重要的开创之功。

    • ¥47.3 ¥56 折扣:8.4折
    • 三才图会(全三册)
    •   ( 525 条评论 )
    • (明)王圻王思义 等编 /2011-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三才图会(上中下)》由明朝王圻、王思义编著而成,下册附录了全书的图名索引编例以及索引首字笔画四角号码对照表,介绍了明朝各种人、事、物的特征及用途等内容,是研究古代文集的重要作品之一。

    • ¥199 ¥398 折扣:5折
    • 海日楼书目题跋五种(书目题跋丛书)
    •   ( 205 条评论 )
    • 许全胜 整理 /2017-01-01/ 中华书局
    • 沈曾植是近代学术大师,其著述之系统整理与出版,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其研究之领域、方法、思想、成果以及其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所起之作用。本书收沈氏《海日楼藏书目》、《海日楼群书题跋》、《海日楼碑帖题跋》,并附其先辈《尚书公手书书目》、《尚书公手抄书画目》,共计五种,全面反映了嘉兴沈氏一脉古籍书画碑帖收藏的全貌,对于古籍版本学、近世珍籍聚散流通以及文人之交游、学术之研讨,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氏文献功底扎实,此次整理书目题跋,较已刊之《海日楼题跋》扩充倍馀,尤可称道者二:一、凡可访得者,详列馆藏地甚至索书号,至便读者进一步探求查证;二、较钱仲联本不仅订正字句,更重新编排顺序,古籍按四部,碑帖按时序,谨守体例。凡此均使本书增色,对于研究古籍版本源流、金石书画、近代学术史

    • ¥40.5 ¥48 折扣:8.4折
    • 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经典珍藏版) 国学大书院
    •   ( 244 条评论 )
    • (清)纪昀//(宋)洪迈 /2007-07-01/ 三秦出版社
    • 容 斋 随 笔 容斋随笔卷一 欧率更帖 / 2 罗处士志 / 2 唐平蛮碑 / 3 六十四种恶口 / 3 黄鲁直诗 / 4 禹治水 / 5 敕勒歌 / 6 五臣注文选 / 6 文烦简有当 / 7 地险 / 8 史记世次 / 9 解释经旨 /10 坤动也刚 /11 白公咏史 /12 裴晋公禊事 /12 乐天新居诗 /13 黄纸除书 /14 唐人重服章 /14 容斋随笔卷二 唐重牡丹 /15 长歌之哀 /16 韦苏州 /17 张良无后 /18 周亚夫 /18 汉轻族人 /19 漏泄禁中语 /20 田叔 /20 孟舒 魏尚 /21 秦用他国人 /22 曹参 赵括 /22 忠恕违道 /23 汉采众议 /25 汉母后 /26 田千秋 郅恽 /27 戾太子 /28 灌夫 任安 /28 容斋随笔卷三 和归去来 /29 李太白 /30 太白雪谗 /30 冉有问卫君 /31 商颂 /32 汉昭顺二帝 /33 三女后之贤 /34 贤父兄子弟 /34 亲王与从官往还 /36 三传记事 /36 张九龄作牛公碑 /38 唐人告命 /39 容斋随笔卷四 张浮休书 /40 温公客位榜 /41 李颀诗 /42 诗中用茱萸字 /42 府名军额 /43 马融 皇甫规

    • ¥10.9 ¥19.8 折扣:5.5折
    • 船山思问录(天地人丛书)
    •   ( 659 条评论 )
    • (清)王夫之 撰,严寿澂 导读 /200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王船山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并且工于诗文词曲。本书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

    • ¥10.1 ¥12.8 折扣:7.9折
    • 西夏文《经律异相》整理研究
    •   ( 41 条评论 )
    • 杨志高 著 /2014-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西夏文与汉文两种语言对勘的整理和研究之作。全书包括三部分:“导论”部分全面分析、探讨了《经律异相》西夏文版本的重要价值;“《经律异相》西夏文校读、译注”部分对原文图版西夏文字的错讹、脱衍等现象进行了校读;“附录”部分提供西夏字索引、汉字拼音索引的词句索引,便于查阅和对照。本书不仅与汉文整理本相得益彰,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订正汉文本的错讹,加深其理解。它的研究必将给元代西夏文大藏经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39.5 ¥79 折扣:5折
    • 永乐大典(高仿礼品装)
    •   ( 94 条评论 )
    • 【明】解缙等奉敕编纂 /2015-09-01/ 中华书局
    •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类书,全书22937卷(含目录凡例等60卷),装订成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涉及经、史、子、集各门类,总字数达3亿7000多万字,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于永乐元年(1403)开始修纂。永乐皇帝希望这部类书能够囊括从上古到当时的所有书籍内容,为实现此宏图,他下令征调朝野文人雅士、宿学老儒等约两三千人参与。这些修纂人员別担任编辑、审阅、校订、录写、绘图、圈点等工作,历时五年多,于永乐六年(1408)冬方告編成,全书先藏于南京文渊阁。成祖迁都北京后,《永乐大典》亦随同北迁。明世宗嘉靖年间宮中火灾曾危及《永乐大典》,世宗为防止孤本遭遇不测,命令大臣组织善书儒士109人重录副本一部。此后《永乐大典》原书称永乐正

    • ¥1848.8 ¥2560 折扣:7.2折
    • 册府元龟(全12册·精装·繁体竖排) 旧版
    •   ( 176 条评论 )
    • 王钦若等 编 /2020-09-19/ 中华书局
    • 《册府元龟》共1000卷31部1116门,它虽与《太平御览》卷数相同,但各卷容量较大,所以总字数约超《太平御览》一倍,有940 余万字,在《四库全书》中是仅次于《佩文韵府》的第二部大书。这部书的编纂目的是 欲载历代事实,为将来典法,使开卷者动有资益 ,编纂的特点是所采资料不改旧文,不恰时原文下加注,资料范围都是正经正史,每部前有总序,每门前有小序,言简意赅,有助于使用本书。但因所采多为常见书,不注资料出处,以至自宋至清不为学者所重视。直至近代,始为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所注意并予以肯定和提倡。这部书材料丰富,引文整篇整段,自上古至五代,按人事人物,分门编纂,以年代为序,凡君臣善迹、奸佞劣行、礼乐沿革、法令宽猛、官师议论、学士名行,无不具备,可以说概括了全部十七史。它所收的史书又都是北宋以前古本,可

    • ¥2450.5 ¥2900 折扣:8.5折
    • 中华百家姓秘典 (全3卷)
    •   ( 41 条评论 )
    • 徐寒 主编 /2010-06-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本部分从“命名艺术探秘”、“家法族规揭秘”、“宗祠故居纵览”、“姓氏字频考证”四个方面加以科学阐述,由表及里,深入浅出。 了解中华姓氏的产生和由来,掌握取名命号的基本常识,本部分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广大读者将在“命名艺术探秘”中获益匪浅;历朝历代各姓各族大有家法严明、族规森严者,指导言行,规范举止,一方面既起着安家定国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含压抑人性、残害生灵持阴暗血腥之气……对此,广大读者可以在“家法族规揭秘”中揭开千年历史神秘面纱,以辨证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华夏大地数不清的宗祠故居,历经岁月沧桑和历史的烙印,无不弥散着浓郁的氏族文化气息,折射出中华儿女不忘本源、敬奉祖先的优良传统和淳朴深厚的爱憎情感,这是“宗祠故居纵览”要向广大读

    • ¥242.5 ¥48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