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是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中国道教的主要经典。 史传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焉《道经》,后四十四章焉《德经》,所以又名《道德经》。大约*后成书于战国时期。《老子》采用哲理诗的形式写成,整个哲学思想由『道』展开,『道』是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天道自然无焉是《老子》一书的主旨。书中宣扬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社会、人的同源同构互感的宇宙理论和朴素自然的辩证法思想,被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发展。可以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庄子则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庄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代表作,道教称为《南华经》,为战国及汉初庄子学派的著作总集。其内容博大精深,语言汪洋恣肆,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和极大影响,现通行本为晋郭象注本,凡八卷三十三篇。《庄子诠诂》基本上承袭马其昶《庄子故》之义例,体现了作者融儒道释为一体的《庄》学观点,也闪现了近代精神。
基本信息 书名: 抱朴子外篇(上下) 作者: 开本: *: 82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3-06 书号: 9787101091922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上册 前言 嘉遁卷一 逸民卷二 勖学卷三 崇教卷四 君道卷五 臣节卷六 良规卷七 时难卷八 官理卷九 务正卷十 贵贤卷十一 任能卷十二 钦士卷十三 用刑卷十四 审举卷十五 交际卷十六 备阙卷十七 擢才卷十八 任命卷十九 名实卷
本书是止庵先生研读《老子》的心得。二十年前,止庵先生参照几十种相关著述,对《老子》加以自家注解,写下自家体会。本书采取的形式是原文注解心得,如作者所言,《老子》八十一篇,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通读完全书才能有完整理解。《老子演义》和《樗下读庄》都是止庵先生的治学专书,是读者深入阅读国学不可绕过的两部书。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内篇》属道家,《外篇》属儒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汉代的神仙思想和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此次,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勘本《抱朴子内篇》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题、注释、翻译,以飨读者。
朱文熊,字叔子,江苏太仓人。光绪间中乡试举人,为副贡生。早年与唐文治同师里中大儒王祖畲,王是光绪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主讲宿迁、海门、崇明等书院,著有《读孟随笔》,考释《春秋》经传,校证《史》《漠》,编撰《太仓州志》,又长于古诗,学有根底。曾在太仓中学为主任,后任南洋公学后改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又改交通大学国文教师,继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又称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教授。据弟子辈追忆,其教学,古文主于《古文辞类纂》,诗主于《唐宋诗醇》,诸子主于《庄子》,而理学主于张履祥、陆陇其,其渊深与谨守可见一斑,大抵上与无锡国专一代师友具有相同的特质与趋向。《庄子新义》出版于一九三四年,为《无钖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十四种之七,而书首唐文治所作序文署款却是一九二七年七月,作者自序的年月也与此相
《道藏书目提要》择取《道藏》286种文献写作提要,每篇提要介绍该文献的史实和内容,并阐明其意义,对编撰道教史和研习道教文献者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本集得異文19870字;新輯老子語文15970字。又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西昇經》《顯道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太上老君內丹經》《太上老君養生訣》等六種作為附錄,集中存錄了許多老子遺句,計達17000字。以上共計52840字,已達傳統所云五千言的10倍。此當為研讀探討大哲學家思想的重要資料。這些資料,對於研究老子和老子的時代、老子的貢獻,不可或缺
本集得異文19870字;新輯老子語文15970字。又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西昇經》《顯道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太上老君內丹經》《太上老君養生訣》等六種作為附錄,集中存錄了許多老子遺句,計達17000字。以上共計52840字,已達傳統所云五千言的10倍。此當為研讀探討大哲學家思想的重要資料。這些資料,對於研究老子和老子的時代、老子的貢獻,不可或缺
本集得異文19870字;新輯老子語文15970字。又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西昇經》《顯道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太上老君內丹經》《太上老君養生訣》等六種作為附錄,集中存錄了許多老子遺句,計達17000字。以上共計52840字,已達傳統所云五千言的10倍。此當為研讀探討大哲學家思想的重要資料。這些資料,對於研究老子和老子的時代、老子的貢獻,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