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旧刊《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的基础上增补编辑的。 一、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简称 原本 )为底本标点,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 二、本书编校、统稿及重印本的修订编目工作,由吴光主持负责。钱明负责旧本未刊诗文的搜集整理。各卷点校分工如下:吴光点校卷一至三,卷四十一;董平点校卷四至十一,卷十九至二十五;姚延福点校卷十二至十八,卷三十七至三十九,钱明点校卷二十六至三十六,卷四十。 三、本书系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繁体竖排版重校排印。据原版校勘结论直接修改了相关正文。同时,改正了繁体字版的若干标点或文
曾国藩被誉为立功、立言、立德的卓越 完人 ,其写给自己家人的家书因为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因而在笔法上少了诸多顾虑,多了许多真性情,饱含着他的人生哲学、为政治军的方法以及治国安邦之策。早在清光绪年间,曾国藩逝世短短数年之后,《曾文正公家书》便单独成书面世了。一两百年来,该书不断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价值世所公认。 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家书》由曾国藩研究专家、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先生搜集整理,共计 100余 万字,收录曾国藩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兄弟、妻子、儿子所写的家书近 1500 通,涵盖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曾国藩家书,是迄今为止收录家书数量*多、*完整的家书全集。 本书据湖南图书馆提供的曾氏家藏原件、抄件及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编辑,并据台湾学生书
《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 考据精确,议论高简 ,誉之为 南宋说部之首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辑,约成书于后蜀孟昶广政三年(94O),收十八位 诗客曲子词 凡五百首。这是一部被宋人尊为 近世倚声填词之祖 的文人词集,它不仅汇集了晚唐五代词人的大量优秀词作,而且以其清艳、婉丽之风为文坛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后人奉《花间》为祖,作词以《花间》为宗,论词以《花间》为准,让 花间 范式成为词学审美理想。
恽敬,生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卒于嘉庆二十二年,字子居,号简堂,阳湖人。清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官至吴城同知。他研精经训,旁览纵横,以散文著称,其散文理论系统精到,称一代之雄,开创了被后人美誉的 阳湖文派 。《大云山房文稿》包括初集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二卷及补编一卷。此次整理,本者 竭泽而渔 的原则,以现存最全的《四部丛刊》本(即光绪十年重印同治八年刻本)为底本,校以嘉庆二十年本,同治二年本,同治八年本,光绪十四年本等几乎所有现存版本,并过录三个名家批校本 陶文冲批点本、沈达卿批校本、王秉恩手批本。辑佚除佚文外,还辑出诗词若干首;附录则包括传记资料、交游、汇评、序跋等五十余种。
《浮生六记(套装上下册)》共分六卷,每一卷记一事类,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居家生活的种种际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夫妇间那种琴瑟和谐、相濡以沫、悲欢离合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感人至深。正因为它自出机杼,不事雕琢,随兴而发,故受到读者的喜爱、学者的推崇,并被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
祁韵士,清代乾嘉年间杰出学者,历任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分校官,国史馆纂修官、总纂官,户部员外郎等。其学术贡献主要在史地方面,尤其在西北史地方面,代表性*作《西陲要略》、《西域释地》、《皇朝藩部要略》、《万里行程记》等,是我国西北史地学的开创者。《祁韵士集(共2册)(精)》汇集祁韵士传世的全部个人*述,包括《万里行程记》《濛池行稿》《西陲要略》《西陲竹枝词》《西域释地》《皇朝藩部要略》《皇朝藩部世表》《己庚编》《平舒山庄六景诗》,多为寿阳筠渌山房祁氏家刻本。此次整理,以筠渌山房寿阳祁氏家刻本为底本( 《濛池行稿》一书底本用《山右丛书初编》本),参照其他刊本,逐一详核慎校。书后附有《鹤皋年谱》、《户部福建司郎中鹤皋祁公神道碑铭》(程春海撰) 、《清史稿 祁韵士传》。
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成果。这是编者几十年研究戴复古的成果,堪称是目前校点精准、收诗文全、为学界提供一本可信可用之全集。本书以台州丛书甲集本《石屏集》为底本,参校四部本、四库本、名贤本、宋诗抄本等版本互校。序言由社科院刘扬忠研究员、浙大教授胡可先各一篇;前言由校考结合几十年研究成果写成;计诗七卷词一卷,整理收集佚诗佚词84篇,佚文2篇,合为一卷,附录族人诗一卷,原序跋一卷,校点者论文选录一卷,共十二卷。
翁心存是翁同龢之父,咸丰晚期一度入阁拜相,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朝廷重臣。本次整理,《翁心存诗文集(套装共2册)》增补为十八卷,增补了《知止斋遗集》手稿中的诸多诗作及翁氏后人翁宗庆手中珍藏的手稿诗卷。《文集》则从无人编辑整理,这次将文厘为二十九卷(另有赋二卷),是对翁心存文的首次编辑整理,也是重要的近代史科和文献成果。
程廷祚独好治经,而于天文、舆地、食货、河渠、兵农、礼乐之事,皆能竟委探源。宋元儒尊希夷河洛图书及变互卦气之说,又或拘执爻位阴阳乘承比应之体,《易》学转晦,先生乃著《易通》及《大易择言》三十卷。晚年作《彖爻求是说》六卷,自成一家言。道光本中作者的自注文字,丛书本有不少将之混入正文,其他如鱼鲁亥琢之失,二本则互有短长。此次点校,《青溪文集》以道光本为底本,以《金陵丛书》本并校;《青溪文集续编》以道光本为底本,以民国抄本作校本。并将二集合一,定名为《青溪集》。
《湖湘文库:王文清集(套装共2册)》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分甲、乙两编,其内容涵盖古今,编纂工作繁难复杂,兹将有关事宜略述如次: 一、甲编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主要为湘籍人士著作和湖南地区的出土文献,同时酌收历代寓湘人物在湘作品,以及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部分报刊。 二、乙编为湖湘研究,系今人撰编。包括研究、介绍湖湘人物、历史、风物的学术著作和资料汇编等。 三、乙编中的通史、专题史,下限断至1949年。 四、甲编文献以点校后排印、据原本影印及数据光盘三种方式出版。 五、除少数图书以外,一律采用简体汉字横排。 六、每种图书均由今人撰写前言一篇。甲编图书前言,主要简述原作者生平、《湖湘文库:王文清集(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学术文化价值及版本源流、所用
《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考据准确,议论高简”,誉之为“南宋说部之首”。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最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可以集中、全面地展示安徽先贤古籍研究的成就,展示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研究的成就和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对安徽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展现安徽历史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将成为内容权威、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首套《安徽古籍丛书》精选本。本项目从2010年(包括2010年)以前出版的《安徽古籍丛书》中选取文献资料价值大、点校整理质量上乘、学界仍有需求的图书进行重印。2010年以后出版的图书因市场上新版图书尚多,此次不复列入。
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家书》(全收录珍藏本)由曾国藩研究权威、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先生不遗余力进行搜集整理,共计100万字,收录曾国藩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兄弟、妻子、儿子所写的家书近1500通,涵盖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曾国藩的家书,是迄今为止收录其家书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该书重在考案史实,对于《世说》原作及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博采晋宋以下史传杂著和近代的笔记论著,考核其异同,兼补刘注之不备,评论事乖情理处,对《晋书》亦多有驳正。书中同时采录了近世学者李慈铭、文廷式、程炎震、李审言、刘盼遂等人的成果,并加按语,考证得失。本书有原文、校文、笺疏,后附《世说新语》常见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世说新语》引书索引、笔画与四角号码对照表,颇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