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至今已近十九年,重印过四次。其间,陵续有学者同好或致函书局、或撰文发表,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正如唐圭璋先生在《修订说明》中所言,《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稿“未加标点”、“其错字很多”虽经唐先生亲自校改,“但因不能入国图书馆查书,疏失仍多”。虽经唐先亲事董理,修订工作只能由我局请人而为。其事殊非易,前后积数年之功,方始告竣。此间发生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自当由我局编辑部负责。 按我局惯例,重印再版,应当修订后,方可面世。然《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为活版铅排,其工艺者之亟需。同时,我局已聘请尃人,对全书作全面修订,等完成后,将重排新校出版。 一九九一年,李复波先生所编的《词话丛编索引》单行出版。此次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漱玉词》一卷,宋朝李清照撰、宋朝朱淑真和元朝龙辅所合*。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此本仅词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序》一篇,盖后人裒辑为之,已非其旧。《断肠词》一卷,朱淑真撰。 因自伤身世,故以 断肠 名其词。此本《漱玉词断肠词女红餘志(精)》为毛晋《汲古阁》所刊。后有晋跋,其词止二十七阕,则必非原本。《女红余志》,元龙辅撰,二卷,上卷为杂纂、下卷为诗。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豪放派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本书精选宋词中两大类别中*代表性、*被大家熟知、*有韵味,*富内涵的宋词佳作。
《苏轼词编年校注》由邹同庆、王宗堂合作撰著,吸收了包括薛注在内的前人研究成果,对苏词编年、辨伪处理谨慎,后出转精。全书汇辑苏轼一生词作,并作编年校注,按正编、附编、附录编次。正编列编年词292首、未编年词39首、残句11则;附编列他集互见词8首、存疑词11首、误入苏集词53首、残句9则;附录收苏轼传记、相关总评资料、各版本序跋等。书末附引用书目及篇目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诗词曲赋构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的绚丽多彩。而宋词的出现是堪与唐诗齐肩的又一座丰碑。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宋文学之所以能出现百花争妍、千峰竞秀的盛况,与它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宋文学的发展受宋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影响极大。尽管在版图、国力方面,赵宋王朝远不能与
晚日金陵岸苹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清平乐]别来春半、[望江南]多少恨、[望江南二首]闲梦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捣练子]深院静、[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全滇词》主要收录民国以前滇籍人士所作之词,也兼采外省词人所作的涉滇之词,分为内编与外编,内编所收的词人包括生长于滇者,祖籍为滇而非生于滇者,祖籍非滇而生于滇者以及原非滇籍而后落籍于滇者。内编词人所作之词,不计工拙,皆录而存之。外编收录外省词人所作的涉滇之词,主要是选录作于滇之词,非作于滇但是涉及滇人、滇事、滇物之词,词人长期生活于云南且词作几乎全在云南所作则全收。全书收录词人431位,词作凡4700多阕,已接近《滇词丛录》《滇词丛录二集》《续滇词丛录》三书所收词作总数之7倍,展现了民国及以前云南词作的总体概貌。 《全滇词》不仅收录了大家熟知的陆应谷、赵藩、陈荣昌等名家的全部词作,也发掘了鲜为人知的像魏定一、月溪法师(八指头陀)等名家;又对一些词人的作品做了大量增补,比如,在《滇词
李白为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本版书籍延请专家精心点校,双色版画图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竖行排版,版式多样,图量丰富,实为不可多得之佳品。
《人间词话》采用点评式的词话形式,以“境界”为核心,对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全书包括:人间词话;附录一:人间词话未刊稿及删稿;附录二:人间词;附录三:王国维先生生平。
《钦定词谱(繁体竖排版)》为清康熙朝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帝的旨意编撰的词谱,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古代诗词之初,并无词谱,人们按照传诵的词律作词吟唱。晚唐时期温庭筠,为历史上第 1 位词作大家。其在开创词之填作时,就开始规范了词的长短句格律形式,他所传承至今的词作中,涉及到十九个调名。温飞卿之后,文人雅士开始大量填写词作,所创词牌词律也越来越多。及至两宋时期,词成为当时为显著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将词的发展推到一个全盛的时代。但是,唐宋时期人们竞相传诵的词作,皆沿自前人词调,并无“词谱”然词之流传久矣,词牌、调名愈来愈多。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谱》,开始收录诸词谱,但所记词曲之谱内容颇为简陋。清杭州仁和赖以邠撰着《填词图谱》九卷,将词之格律及词牌以圈、
本书是 浙江文丛 之一收录宋周邦彦珍本词集三种,分别为清抄本《片玉词》、朱祖谋辑校稿本《清真词》、朱祖谋手校王鹏运四印斋刻本《清真集》,彩色影印行世。另附谭献稿本《片玉词考异》。
本书是南宋南宋张炎所撰词集。张炎早期师法周邦彦,又瓣香姜夔,注重音律格调,内容不出湖山游赏、风花雪月,宋亡后其词风渐变,转而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为主。全集共八卷,存词三百余首,是南宋词家的代表之作,在后世很有影响。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遂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为初学者作楷范。
敦煌石窟,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绚丽的壁画、生动的彩塑,是敦煌艺术的杰出成就,已为世人所熟知。仔细推究,敦煌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图字画、人物画、动物画、山水画、建筑画、等等,各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兴艺术成就,展示自特有的艺术风采。 精美的敦煌图案,是丰富多彩的敦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以富于变化又有规律的组织和色彩,装饰着每个洞窟及其壁画和泥塑,增强了石窟建筑、壁了图案,敦煌艺术将是不完整的,毫不夸张地说,敦煌图案成为敦煌石窟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图案,各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内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又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各个时代的图案,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创新。
纳兰性德的《纳兰词》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悼亡词更是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崇贤馆藏书·崇贤馆集部:纳兰词(套装共4册)(宣纸排印)》即以校刻具佳的结铁纲齐刻本为底本,并参校他本,务求做到权威、准确。除此之外,本藏品由版刻专家和著名设计师连袂打造,原文字体采用清乾隆武英殿刻书体,版式设计复古精仿手工刻版,承接古代坊刻精华;遴选历代版画珍品插图,审美独特;纸张全部选用安徽泾县宋代工艺的纯手工宣纸,承袭千年历史工艺,具有历时弥珍的保值、增值特性。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国粹才装书的踪迹愈夹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着,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才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