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 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 本书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多*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 说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 各种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 《醒世恒言》因为刊行较晚,文人创作的成分较多,修订润饰之处
《辽金元杜诗学》吸收了前人、今人对辽金元三个时期的杜诗学研究成果,并一一做了注明,在此先行谢过。辽金元三代杜诗学尚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拙作只堪当抛砖引玉之砖,如能成为大家的铺路之基、垫脚之础则幸莫大焉!
“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建安诗人中,曹操的对酒当歌、曹植的名都白马、王粲的登楼赋哀、陈琳的饮马长城……,星辰灿烂,谱出了中古文学的佳音。建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精髓。或曰:建安风力尽矣!然而,建安风骨,仍然是今是中国文人的向往所在。
本书收录了蔡召华传世诗集《爱吾庐诗钞》、《细字吟》、《草草草堂草》、《缀玉集》。其中《缀玉集》为集《玉台新咏》之诗句而成者,颇具巧思,读者叹为巧夺天工。
阮籍(210-263),字嗣宗,魏晋之际诗人,的“竹林七贤”之一。他身处乱世,虽有“济时志”,也只好佯狂避世,力图从诗歌、哲学、音乐和酣饮中寻找安慰。本书所选其八十二首《咏怀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人以优美飘逸的笔调抒发其浓郁的“忧生之嗟”,通过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飞鸟意象、审美距离等多种象征手法,化实为虚,使人生的苦难与艰险在诗人笔下变得空灵甚至潇洒,为后代诗人抒情言志提供了一个样板,被誉为“旷代佳作”。本书翻译是美籍不者吴伏生与英国诗人格林鹿山的合作成果,为阮籍《咏怀诗》个诗体汉英对照译作。
《湖海文传(精)》、《湖海诗传》是清代中期两种的诗歌和文章选本,皆受好评。阮元称《湖海文传》实与《诗传》并重,而尤重于诗。《湖海文传》的编选经过长期酝酿和积累,成书在嘉庆十年,由王昶孙绍基刻于道光十七年,同治五年刻成。《湖海文传(精)》七十五卷,选181位作者,823篇文章,涉及文体28种。入选文人有王鸣盛、邵齐焘、戴震、纪昀、钱大昕、毕沅、王念孙、段玉裁、章学诚、彭绍升、汪中、阮元、王引之等,多为一代学术翘楚。文体以考证类的论、辨、序、跋、书以及学者的传记文类最为重要,文学性选文少,形成其以学者之文、学术之文为主的特色,反映出乾嘉时代的文章风气。《湖海文传》也有辑佚和校勘价值,所载大家文章与通行本文字颇有不同,可以与其文集作比勘。
元代方回所编《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专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瞻、谢惠连、谢脁之诗,各为论次。黄稚荃1932年开始针对方回所评加以补充,广收材料、细致排列,1945年手抄成《文选颜鲍谢诗评补》四卷。体例上保持了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的原有编次,在此纲目下扩充之。林孔翼对此手稿本所引文献重新核对,并出校记。黄氏此稿成成六七年来,从未公开出版。影印此书,一方面对颜、鲍、谢等南朝诗歌研究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真实保存黄稚荃的书法真迹,将这位"蜀中才女"的书法造诣展现于世。
本书为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诗歌选集。初名《道咸以来所见诗》,后改名《道咸同光诗史一斑录》,光绪三十四年以钢板刻写油印出版。宣统二年又重新雕版行世,定名《道咸同光四朝诗史》。本书编纂者意在保全道咸以来诗史源流,重视诗歌史料的辑录。遴选的诗家大体囊括道咸以来诗坛名家,并撰写了极大多数诗家的小传(姓名、字号、爵里、代表作等),足资考见'四朝'诗坛大局。选录的诗作反映清代晚期社会现实,以诗存史,故以'诗史'为名。本书对清诗研究,以及晚清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据宣统二年刻本影印,并收入清诗研究专家蒋寅的评述文章和诗家人名索引。
《文与画:古文二百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当代名家国画系列四种之一,另三种是《诗与画·唐诗三百首》、《词与画·唐宋词三百首》和《曲与画·元曲三百首》。 这次我们推出的《文与画·古文二百篇》,着眼于该书的鉴赏与收藏价值,发挥中国传统文学与绘画的互补功能,追求图文并茂,装帧高雅华美的特色。为此,本社以中华书局1958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及《四部丛刊》所收各家别集为底本,酌参他本,选录各体文章225篇,力求反应古文的发展概貌。特邀请全国当代知名画家为每篇古文绘制精美国画,使文情画意交相辉映;同时配以古典文学专家撰写的隽永精到的赏析短文,从而使历代古文精华焕发出璀璨的新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