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存最早的元刊本《沧浪吟卷》为底本进行校勘,并引述近诸家对严羽诗论的研究成果,既探索严羽诗论的理论内涵,也呈示后人对其诗论理解与诠释的历史。初版于2012年,现予修订再版。
本书为2019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系清代著名辑佚学家马国翰的藏书目录,二十五卷,共著录藏书4381部。所著录的均为常见版本之常见书,在诸书目中独树一帜。每书均附以提要,撮其要旨,论其得失,记其版本,考其授受。在中国目录学目前,本书不失为私人藏书目录的一部经典之作。
《民国首版学术经典丛书·第2辑:淮南鸿烈集解(套装上下册)》的内容独特,涵盖了天、人、地、神祇、万物等等,建构出一个相关而紧密的系统,并且阐述了“道”的核心、开展和应用三方面的状况。书中以天文、山林、精神、兵略等事物来阐释大道,贯通天道与人事,有别于《老子》那样讨论道学,也不同于《庄子》用比喻和故事来说明大道的哲学。
本书是一本介绍在培养孩子时间管理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社科类书籍。该指导手册分别从儿童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观念、学习计划、学习盲点、学习效率6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给出了诚恳、合理的50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聊斋志异》采取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讲述了几百个精彩的"鬼故事"。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的作品集。
顾名思义,这是本对《文心雕龙》的批语。它首先以古文的形式呈现文章原文,然后仍以古文的形式对文章进行不同声音的评论。书中最后,还附有几篇研究材料,其中,最后三篇是罕见之作。 南朝梁刘勰所作《文心雕龙》是一部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名著,历来为之注解评点和作专题研究者甚众。明清两代,评点《文心雕龙》尤为风行,时至今日,不少已成孤本秘籍,一般难以见到。本书将散见于明清两代评点《文心雕龙》的批语汇集起来,附于所评原文之后,以供《文心雕龙》研究者和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的爱好者参考。
本增订版《长沙楚帛书文字编》分“上编”、“下编”和“附图”三部分。“上编”包括长沙楚帛书文字编、楚帛书研究述要;“下编”主要为楚月名初探、楚文字释丛、楚帛书文字新订、楚帛书神话系统试说等与楚帛书相关的论文;“附图”部分是26幅与楚帛书相关的图片(楚帛书全图一幅、楚帛书影本六幅叠印、楚帛书文字原形摹本、楚帛书文字新临写本、楚帛书文字分段图版、楚帛书局部放大照片等等)。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撰。全书共五十三卷,分为周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二卷和列国一卷。高士奇在章冲所做《春秋左传是类始末》的基础上,广泛参考了《公羊传》《国语》《史记》等史经和先秦两汉有关典籍的记载,按春秋时期各列国顺序排列,将每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标目成篇,凡增补的史实称“补逸”,附录了不同说法的称“考异”,对失实的记载,纠正后称“辩误”,对有史实可依的称“考证”,作者自己意见的称“发明”。且每卷末以“臣士奇曰”的形式,附一篇作者的史事评论,可读性非常强。
所谓女性文学史,实为过去女性努力于文学之总探讨,兼于以此来记述女性生活的概况,分析女性与文学的渊源,以时间为线,推论中国历代女性在文学中的杰出贡献,考究女性文学生活不同于男性之处。谭正璧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下)(精)》共分七个章节,包括:汉晋诗赋;六朝乐府;隋唐五代诗人;两宋词人;明清曲家;通俗小说与弹词等等。
一九二四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北洋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负责接收清点清廷文物图书,清点过程中,在故宫内发现了与其他字书杂物放置在一起的“四库全书薈要”,所幸该书不僅完整无缺,而且觸手如新,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部世间孤本竟得以保存下来,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政府把“薈要”连同故宫文物运至西南,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在竄逃之际,又把“薈要”运到台湾。一九八五年,台湾世界书局将此书影印出版,精装十六本,共五百册。 由於海峡阻隔,我们暂时无法“睹‘四库全书薈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集团对於“薈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出版印行,无论是对於歷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於中国古代歷史与思
本书分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抄本、批校本、丛书的鉴赏与收藏,初印和后印共十讲,涵盖了古籍版本鉴藏的方方面面。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集中展现了作者长期从事古籍收藏、鉴定和研究工作的亲身体会和重要心得,颇有鉴藏教材的意味,可为广大古籍整理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这本书是现代作家、编辑家陶亢德的回忆录,撰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没有公开发表。陶亢德曾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家著名刊物的编辑(如《生活》周刊、《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他在编辑出版上的才干得到合作者与作者的广泛信任,与邹韬奋、林语堂、老舍、周作人、郁达夫、丰子恺、徐訏等许多名家有过比较密切的交往,与鲁迅晚年时也有过频密的通信联系。陶亢德经手刊布了许多重要的现代文学文献,出版了《骆驼祥子》等现代文学名著,也是一些重要文学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者。 他的这部回忆录叙述了与众多名作家的结识、交往,文学刊物的创办、经营情况,以及个人的经历,细节丰富,可读性强,是的现代文化史、文学史的资料,对于还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现场、研究当时的文坛状况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
本书为《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丛书》之《日记编》之一,含清代名人日记七种,分别为:张廷济《张叔未日记》、赵宗建《旧山楼日记》《非昔居士日记》《庚子非昔日记》、叶钧《壶中日记》、何绍基《东洲草堂日记》、颜光敏《颜懋價日记》。这七种日记大都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记述了这些清代学者士人的日常琐碎生活,有的还涉及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人物、学术(金石、版刻、诗文等)、时事、风俗等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