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是由晚清名士赵金寿组织编纂、储丙鹑校对的一套汉字教科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全书共八卷,分为宝物、器皿、花鸟、动物、建筑、纺织、衣饰、姓氏、人事、兵器、算学、地理等类,共收录2733个汉字,以及868幅绘画配图,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采用 六宫格 ,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注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分册简介 本套书为四册八卷本,*册包含卷一、卷二,第二册包含卷三、卷四,第三册为卷五、卷六,第四册为卷七、卷八。 *卷 收录天地日月、时辰历法、疆域舆图等方面共计213个汉字。 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胸怀凌云壮志。 第二卷 收录山川河岳、古建房舍、君臣名姓等方面共计380个汉字。 走近自然,知晓社稷,感悟千里河山。 第三卷 收录礼制人伦、珍宝器具、武备刑罚等方面共
《战士的餐桌》以二战时期的战地饮食为主题,从大量史料中遴选了数十个与食物有关的小故事,展现了在不同环境下各国军人以及平民在前线和后方的饮食生活,介绍了世界各地的特色饮食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英国海军为何在数百年间坚持配给烈酒?美国大兵为什么如此厌恶斯帕姆午餐肉?德国军队的代用咖啡真的那么难喝吗?在苏联 125克黑面包 和 100克人民委员伏特加 意味着什么?日本海军在发动珍珠港偷袭前为飞行员提供了何种特殊食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踏上黄泉时又吃了怎样的断头饭?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本书融军事历史、饮食文化、人文情怀于一体,通过餐桌看战争,透过食物聊历史,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别样的感官享受和历史感悟。
香水之于人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环绕我们,诉说个性,唤醒回忆,展示品位,让我们联想到某些品牌的尊贵之名。优雅背后,每一缕香气都有来处,栽种、深耕、摘集、采脂、采伐、萃取、蒸馏 采香者不畏变幻的气候、贫瘠的土地、波动的经济状况与政局日夜辛苦劳作,为调香师的调香盘呈上丰富而有层次感的天然原料,激发他们卓越的创作灵感。 本书作者罗克作为全球最大香料制造企业的采购部总监,频繁穿梭于调香师与采香者之间,为彼此需要却又完全割裂的双方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为前者提供独特与优质的原材料,为后者确保长期而稳定的采购需求。他带领我们跟随他的足迹,近距离观察香水在装瓶之前所经历的重重困难与奇闻逸事,呼吁我们珍视采香者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保护大自然并非永不枯竭的馈赠。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时期,细致考察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 观相式 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 文化的形态学 。《西方的没落》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本书也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斯宾格勒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勇士、诗人与魔法 看见苏格兰》中,作者以苏格兰极具标志性的勇士、诗人与魔法等象征元素为线索,带领读者走进当地深厚灿烂的文化景观,深度理解这块英伦高地的启蒙历史、民族性格与文化态度。从华莱士抗英的山林,到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纪念塔,再到哈利波特原型的中世纪城堡,全书充满浓厚的文艺气息,是建筑、历史和文学的复调之旅,是对苏格兰人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致敬。
从希腊文明、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与意大利的近代统一历程等主题为线,分为古代文明、中世纪文明和近现代文化3个部分简明介绍意大利文明发展情况。配有意大利语介绍。
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 文学独立 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从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西语美洲文学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从 克里奥尔运动 到 欧洲主义 ,从阿拉尔孔的戏剧到马丁内斯、雷耶斯的诗歌,拉美文学家乌雷尼亚回顾了西语美洲文学的历程,创立了拉美自己的典范标准。他呼唤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文雅的疯狂》是西方书话大家、传奇作者巴斯贝恩的代表作,也是 20世纪西方书话的不朽经典,不仅内容宏博,横跨古今,而且篇幅浩大,格局恢弘。它讲述了2500年来,100多位藏书雅痞,对书籍这一个世间文雅精贵前赴后继的执意追逐,惊心动魄的珍本拍卖,叹为观止的奇闻怪谈,缠绵隽永的书情人事 书中到处都是形形色色、奇奇怪怪,却又万般吸引人的书痴狂人,且一个赛过一个。激情与沧桑同行,文雅与疯狂共舞,只因人类对书籍永恒的爱恋。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对天堂心驰神往,不停追寻天堂在人间的映像。理想与自由的乌托邦、无罪无恶的岛屿、洋溢幸福的马戏天堂 诗人、哲学家和芸芸众生不懈努力,勾勒出一个个存在于你我想象中的美好乐园。 不止于想象,世人的努力让一座座人间天堂成为可能。波斯花园是宁静与永恒的飞地,与文明相伴相随;海上帝国亚特兰蒂斯繁盛兴旺,尽受自然眷顾;霍尔姆比山的微缩宇宙温柔祥和,在这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 雄奇瑰丽的文字与地图为您呈现27个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总有一座会带给您非凡体验。和本书一起,探访这些沉睡在历史中的天堂吧。
本书属《以色列与中东研究译丛》中的一本,是教育BU国别与区域备案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学术译介成果之一。自1948年建国以来,多元文化社会成为以色列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为了缓解多元文化造成的社会冲突,弥合社会裂缝,塑造共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成为以色列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本书作者利用自然主义的观察方法,系统全面地记录与介绍了以色列各层级学校在纪律规范、校服文化、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教育举措,并结合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以期展示与总结总结以色列教育实效性与创新性的一面,对于我们了解以色列社会发展,进行对外交流具有积极作用。
《厄瓜多尔十二夜谈:赤道之国血脉中的历史与文化》的创作始于2012年6月。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是创作本书秉持的宗旨。这一理念自始至终贯穿全书,并体现在每一个章节中。 本书共分12个章节,篇幅超过400页,彩色印刷。是一部从人文和历史的角度,深入阐述南美赤道之国的全景式图书。内容涵盖厄瓜多尔安第斯山区、太平洋沿岸、亚马逊热带雨林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四个典型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和历史积淀。本书另辟单独章节,披露一个半世纪以前华人移民在异乡的心酸经历以及立足、创业的艰辛。文字部分参考了40余部欧美和厄瓜多尔文化历史原著,另有封尘于档案馆中的史料,还有作者亲历及采访实录。均为作者两次在厄瓜多尔工作生活共计4年多时间里获得的一手素材。本书图文并茂。全书配文图片超过一百幅,一部分来自作者旅厄期间用胶片
城市纹章具有独特的欧洲文化特征,是可识别的符号图像艺术,作为装饰图形被广泛运用于艺术领域和建筑领域。城市纹章融合在具体的公共建筑及公共设施的装饰中,反映了欧洲城市化的历史演变留存的轨迹,反映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也演绎了欧洲艺术、民族分合的历史和政治的风云变化。纹章学也被称为 历史手册 ,城市纹章可以理解为解读欧洲城市史的密码。 该研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欧洲多个城市的城市纹章的来源、寓意和发展,讲述欧洲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等。系统地阐释了欧洲城市纹章这一独特文化现象。此项研究分三部分:部《城市纹章:欧洲城市历史文化密码》,第二部《城市纹章:欧洲城市制度的徽记》第三部《城市纹章:欧洲城市的文化遗产》。以 三部曲 的紧密逻辑形式,系统向读者介绍欧洲城市纹章的历史文化概况、以纹章为
这是一部用影像记录非洲的诚意之作,作者历时25年,7次游历拍摄,精选277张视觉大片,为我们记录和讲述了非洲大地上的故事:那些原始而人迹罕至的自然风貌,朴实而独特的人文,纯净而震撼的星空,还有动物们依赖的美好家园。书中所收录的影像遍布埃及、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在纳米比亚看星空,徒步纳米布沙漠,在维多利亚瀑布感受地球的转动 作者还记录下了五六月份悲壮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也曾深入到了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红泥人和马赛人部落等地。在这些由影像所串联起来的故事叙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非洲,就是这样一个把生命与自然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地方。
本书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珞珈智库文化丛书 文化发展研究论丛 中之一辑,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国家文化作为一种结构化表达,其本土文化和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所确定的本土文化心理与行为特质。本书从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国家构造、国家文化的基本构造及国民文化的基本构造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同时选取代表性国家的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结构案例来进行探讨。后探讨了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之间相互转化及其影响,结构清晰,案例翔实,具备一定学术价值。
本书主要梳理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十国年度文化发展的热点情况。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内容,*部分为综合报告。论述年度东盟各国文化发展的内部总体特征并提供决策建议。第二部分为年度东盟各国文化发展热点情况。第三部分为专题报告。聚焦东盟国家与中国、日本和东盟各国内部文化交流情况,东盟年度文化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第四部分为综合资料。包括2018年东盟文化及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大事记、重要文献(东盟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等。
《全球转向:全球学研究的理论、研究设计和方法》对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全球学作了概览性的描述,告诉人们什么是全球学,全球学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本书不仅是一本有关全球学方法论的专著,将理论、个案与研究设计进行充分结合,还致力于全球知识生产的去中心化,对非西方的认识论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可。是一本体现跨学科研究和全球性思维的全球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对亚洲人而言,面条是一种古老且具有灵魂的食物,它吸引了世界各地所有人的味蕾。面食为何会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东西方深得人心的大众美食?早是什么人发明了面条?初的面条又会是什么模样?为什么面条是条状的?个中玄机竟然能从木乃伊的面具中窥出蛛丝马迹?面条是怎样走进意大利而被称为pasta?对日本僧侣来说,面条又是怎样一种特别的佳肴?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摄制组走遍中国大陆、乌兹别克斯坦、韩国、日本、越南、泰国、不丹、土耳其、意大利等欧亚十几个国家,以各种确凿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面条——这一承载人类三千年文明的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这一次,房龙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借助一种更为生动灵活的方式——举行神奇的周末晚宴,房龙让对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伊拉斯谟、乔治·华盛顿、伊丽莎白一世、巴赫家族、勃鲁盖尔家庭、拿破仑、贝多芬、达·芬奇、莎士比亚、孔子、柏丽图等先后复活,穿越时空出席晚宴。房龙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凭借深厚扎实的历史素养,以文学的手法讲述历史和思想,在轻俏睿智的文学中呈现人物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挖掘出人自身性格的复发性,使教科书无法重现的一个个完整的人跃然于眼前,而不是仅与历史时刻相连的不完整的人性片断,他将我们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握人类的整体命运。以多面手著称的房龙更在这里发挥出博学的才能,在领略思想撞击之美的同时尽情享受音乐、绘画乃至烹饪带给我们的乐趣,使人着魔似地将这部严肃的著作一气
本书是由王亚南主编的《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2版)。《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2版)的内容提要如下:国家大力实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策略以来,继2009年全国及各地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恢复性增长之后,2010年全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和人均值分别增长3.91%和7.68%,远远低于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和人均值增长幅度;乡村文化消费需求的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但城乡差距继续明显扩大。2010年全国总体乡村单行景气指数测算:历年纵向测评较上年明显下降,年度横向测评与上年接近持平。省域乡村单行测算:2010年绝大部分省域乡村文化消费总量和人均值实现了超过5%的增长,其中11个省域总量和人均值双双出现超过10%的较高增长。城乡地区无差距理想值横向测评,黑龙江、陕西、江苏居“2010年度乡村
本书强调田野工作,所侧重的是本土化的经验与社会事实。因此,中国经验是本书的特色与切人点。书中许多论述都是来自田野的手资料,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作者十几年来所做的一些具体个案研究,其中主要是作者所承担的两个大型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里的一些个案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感受到中国政府及不同地域的民间社会,包括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中对遗产保护所持的各种不同态度及认识,这一切形成了种种“权威”与“力”,它们在合力重新建构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中国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从某种程度来说本书就是在剖析和展示这种重新建构的过程。
电影蓝皮书 《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放眼全球视野,以北美、欧洲、亚太和中国作为四大研究视域,特别是将中国电影产业置身全球格局,通过中美电影业发展对比,聚焦全球电影业的潮流趋势;探讨中国电影市场2017年全面开放背景和后WTO时代,在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的变革以及中美博弈等热点话题。与传统研究偏重产业内部结构不同,本书不仅关注制作 发行 放映等环节,更树立了 大电影产业观 ,延展至娱乐传媒跨媒体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娱乐产业跨界融合的背景下,更加注重电影产业与文学、电视、动漫、游戏等行业的协同发展(IP融合发展),更加注重互联网对于电影产业的带来的冲击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