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书·西溪丛书:西溪蒋坦与》是一篇记实的传记性文学作品,作者所叙述的社会变迁、诗坛活动、亲朋好友、家庭成员、名胜占迹、文学典故等,经查阅文献和考查证实,都是真吏有据的,故对于研究清末钱塘的社会变迁、民间风俗、作者生平和家族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苏州有山水风光之胜,吴越古迹之长,经济繁荣,风物清嘉,人文荟萃,是一座清丽秀美的天堂之城。因此,千百年来,无数土生土长的,来苏做官的,流寓吴中的,游历或路过苏州的文人墨客,都曾为之倾倒,留下诗词无数。《诗读苏州》即从诗韵苏州的角度来展示人间天堂的美好。全书约18万字,分为九篇,以古迹名胜为线索,精选名人名诗进行解读赏析:诗读虎丘、诗读园林、诗读水巷、诗读古桥、诗读城门、诗读石湖、诗读横塘、诗读吴江、诗读太湖等。通过点面结合诗读苏州,能够充分感受到苏州古城的灵魂与特征,真正领悟到苏州这一方文化水土的深厚底蕴,这一座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进而分享至美意境,培育优雅气质,体验诗意人生。
纪念陆游诞辰880周年暨越中山水文化国际研讨会,是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韵文学会、绍兴文理学院和绍兴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共80人莅临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73篇。 海内外学者主要围绕新时期的陆游研究和中国山水诗、越中山水文化等两大主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和探讨。与会代表高屋建瓴,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对陆游的精神思想、文学业绩和影响以及与区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国山水诗的起源、越中山水文化进行了广泛的论证。诸位学者在交流和探讨中既有宏观综论,又有微观实证,精彩纷呈,新见叠现,均能站在学科前沿,挖掘出新的内涵,共同推动研究的发展。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