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就是苗族的历史法学、道德经书,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社会科学。苗族历史没有文字记载,是以歌唱和口头传授的形式,代代传承。贾理渗透在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苗族贾理源远流长,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不同的地方各有不同的贾理。《月亮山苗族贾理》是就月亮山地区苗族民间口头传说、典故、迁徙、栽岩、祭祖词等几方面各选几例内容来整理的。
《视觉草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美术》是以草原文化角度整体面貌介绍内蒙古美术的专著,它展示了古代北方草原美术以及内蒙古当下美术发展的多样性状态,进一步挖掘了内蒙古美术发展与变化的深厚文化内涵,使内蒙古画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总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的发展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祭祀经文篇(上投确数)/彝文文献经典系列》是彝族礼经中解释“哪史”图,交代祭礼的基本礼仪、程序的部分,其中也有不少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发明用火、农牧兴起、金属冶炼、丝绸纺织等方面的记载。
中国女红对于构筑整个中国文化的性格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本书对女红的文化功能、人文意蕴、文化类型、艺术特性等基本问题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功能论指出女红的功能特点是“一品多能”;文化论指出了女红的符号特性并提出“女红文化丛”的概念;类型论提出了“趣味文化圈”的概念;艺术论则分析了“朴素的善”与“悦目的美”是女红作为一种艺术的精神创造动机,指出女红艺术就是“诗化的图像”,论述了女红优雅、含蓄、婉约的女性气质之特征。本书尝试以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来构架女红文化理论的叙述方式,借助大量真实而生动的女红图片与田野影像资料直观地呈现和强化这一理论表述。
《壮族民间文学概要》从神话、传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说唱与戏剧等几个方面对壮族民间文学做了较为具体的介绍,还设“壮族民间文学和兄弟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壮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两章,向读者介绍壮族民间文学与我国其他兄弟民族民间文学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状况及壮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状况。
《红色文化与传承》立足江西,深入挖掘、整合江西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提炼出契合时代与现实需要的精神价值,以江西区域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魂”为线索,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以江西的区域红色文化为研究的着眼点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