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覆盖了澳大利亚被殖民前的三百年到今天,中国文化遗产对澳大利亚本土的多方面影响。 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早期来澳的华人在淘金热下的艰辛生活状态; 影响澳大利亚发展的华裔澳大利亚人,以及一些有趣的人物,如1865年被送上绞刑架的新南威尔士丛林游侠波山姆;梅光达,1850年出生于广东,他去世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哀悼他; 对当今来自各行各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澳大利亚华人华裔的采访与透视; 全书包含数百个有趣的中澳文化小知识,涉及历史、经济、植物、动物、饮食、教育、体育、风俗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带领读者走进中澳文化的前世今生,了解华夏文明对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带来了哪些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消费的政治:旧报纸电影院动漫产业及其他》分两卷:卷一“《每日电影》:文化消费语境中的大众传媒公共领域建构”通过对1930年代上海《晨报》副刊《每日电影》的个案分析,论证了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中不仅存在公共领域,而且这种“大众传媒公共领域”既不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公共领域”的批判性和私人立场,又因为“跨媒介”讨论而具有“原始公共领域”的广场式公众性或公共特征。本卷同时展现了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段历史真实,并针对《每日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大众传媒公共领域建构中难以避免的重要问题进行另一层面的思考,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卷二“消费与政治:对电影、影院、影片公司和动漫产业的考察”是作者近年来所做的关于电影的系列研究。这些系列研究成果虽然涉及到电影的许多领域(包括电影本体、电影院、影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