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新论》是《海昏侯刘贺》的姊妹篇,也是它的进阶读物。结合不断刊布的海昏侯墓文献、文物,作者依据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海昏侯刘贺》中未及详论的内容以及存在争议或者新思考的问题,诸如“海昏”名称的涵义、刘贺墓园的平面布局形态及其与汉长安城平面布局的关系、墓室出土《论语》残简的文献学价值、所谓“马蹄金”的政治文化意义及其与秦汉间金币形制的关系等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在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两方面都能够对海昏侯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实质性意义的推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汉朝这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大的影响。从它的崛起,到后来的逐渐衰落,在历史的轨迹上,汉朝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朝代。汉朝人才辈出,不仅出了很多英武的将军,还出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政治谋臣。这本《微历史·悲风汉朝》带你穿越历史时空,洞悉汉代风云,见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书重在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重点揭示了秦朝历史的六个真相,即: (1)秦朝的南北用兵,是其既定国策,而非心血来潮; (2)秦朝的囹圄成市,根源不在刑法暴酷,而是其与民共赢理念的丧失; (3)秦始皇的独断专行,既有其自身的因素,也与先秦诸子的文化关系甚大; (4)秦始皇求仙,在今天被视为迷信,在当时实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科研项目; (5)秦并吞六国,摧毁了三代以来的贵族体制,建立起有史以来个平民社会,由此也激起了草莽英雄问鼎皇权的野心; (6)秦朝最终灭亡,从根本上说是乃在于其文化上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所致;进而得出了一条结论,即:从整部中国历史看,秦朝正处在一个大转折时期,在它的前面是王朝时代,在它以后则是皇朝时代,秦就处在这两个时代的转关之处,于是在这个皇朝里,新的因素要求成为历史的主导
本书探讨了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历程,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东三郡与蜀魏的历史,孙吴建国的道路,北府兵始末等。
《中国古代标准化探究秦》共分十章。章为综述;第二章为秦政治体制与标准化;第三章为秦经济制度与标准化;第四章为秦军事管理与标准化;第五章为秦文化与标准化;第六章为秦吏治与标准化;第七章为农业标准化、第八章为秦手工业标准化;第九章为建筑业标准化;第十章为出土文物与标准化。章概述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古代标准化和秦标准化的沿革与主要事件等。其余各章分别论述了秦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军事管理、秦文化中的标准化现象和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再现了秦代对官吏管理的标准体系架构,展示了秦时期农业标准化的成就,着重描述了秦时期在手工业生产和各类建筑工程中标准的应用和标准化的总结,通过在陕西出土的几种举世闻名的秦文物看到了秦时期的标准化的辉煌成果。
《秦汉史》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也是研究秦汉时期历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秦汉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初时代,后世的许多社会制度都渊源于秦汉,很多问题也都源于秦汉。因此,秦汉史历来都为学习和研究历史者所重视。??本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十二章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八章为社会经济文化史,以分门别类来叙述。本书资料翔实,论证有力,多创见而少人云亦云之处。
《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截取了桓、灵、献三帝执政的七十二年,全景式地展示了大汉帝国走向衰亡的全过程。 在《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此后中国任何一个帝国的灭亡,都以不同的形式重蹈了大汉帝国的覆辙,这或许就是我们要读这本书的原因。大汉帝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它还赋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姓名,铸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个性,最令人骄傲的是,它用自己的文化培养起了自己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