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四部要籍选刊史部之一种。《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 前四史 之一,一百二十卷,其中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范晔以前,有关东汉史史书已有多种,如汉末官修《东观汉记》、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晋薛莹《后汉记》、晋司马彪《续汉书》、晋华峤《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晋袁宏《后汉纪》、晋张莹《后汉南记》、晋袁山松《后汉书》等。范晔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剪裁提炼,取其精华,弃其冗赘,自成一家,大致沿袭《史记》、《汉书》纪传体,并因应东汉具体情况新增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七种类传,从内容到形式都超过了当时同类著作。自其行世以后,其他各家东汉史书逐渐淘汰,成为研究东汉历史最主要的参考资料。今据清同治金陵书局
本书为《剑桥中国秦汉史》的后续研究成果,是对以往中国秦汉史研究的有益补充。与《剑桥中国秦汉史》不同的是,本书并没有按照秦汉历史脉络进行论述,而是主要利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考古资料,从广义的政治文化史角度,分 考古 行政 技术 辞章 四部分对秦汉史中的墓葬、城市生活、出土医术、阴阳五行等议题做了颇具新意的专题研究。 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梅可,与英国著名汉学家鲁惟一召集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学者,通过跨文化比较以及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仔细考察,就以前较为薄弱的领域,诸如性别、科学史和辞章文体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同时也对相对成熟的佛教、道教、法律研究和社会史等领域做了不同于以往的论述。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的《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是2000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 (项目编号:00BZS009)的最终成果。结项鉴定等级 优秀 。出版后,《文摘报》2007年10月21日发表书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2007年(总第36期)发表书讯,《中国文物报》2008年1月16日4版发表孙闻博书评《领域开拓与史料发掘 读〈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科学时报》2008年3月13日 读书周刊 B3发表李迎春书评《透过生态史看秦汉》;2008年6月被评为 2007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 ,2009年9月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此次增订,补充了初版后新的若干研究收获。增列的部分,有第二部分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 中的 5.河西汉简气候史料解读 ;第三部分 秦汉时期水资源考察 中的 7.秦汉关中水利经营模式在北
秦始皇结束了一个绵延千年的旧时代,也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他的一生就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暗和光明。 在秦始皇登上权力之峰的过程中,先后有权臣当权,嫪毐作乱,亲母背叛,郑国祸秦……他是怎样一一应对处理的?统一六国以后,他定封号,去谥号,大兴土木,寻求……他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覆灭的?以“强道”治天下,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为战国时代的胜利者,但将“诈”与“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又使他付出了何等惨痛的代价。 回顾秦始皇充满争议又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我们不禁思考:像他这样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一生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何在?如何在巨变时代中找到一条出路?答案或许就在你早已遗忘的“历史”里。
本书是记述东汉王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制度的资料汇编书。 编撰者南宋徐天麟,字仲祥,临江(今风江西)人,开禧(公元一二○五——一二○七年)进士。在编撰本书之前,已编了《西汉会要》,合称《两汉会要》。 《东汉会要》主要取材于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的《后汉书》,晋司马彪撰、南朝盘刘昭注的《续汉书》,还参考了晋袁宏的》等书。经编撰者编排,分十五门,三百八十四事。本书对研究东汉王朝的典章制度及其演变,有的参考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