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由著名明清史学家孟森先生所作,分为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提纲挈领,分论评述开国、靖难、夺门等各个时期的史实,细致清晰。本书吸收了近代史论的研究方法,以二十四史中的《明史》为基础,以其他史料为引证,澄清了明史研究中的诸多疑窦,并在政事大端、人物活动上多具灼见明识,是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清史》由著名明清史学家孟森先生所作,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讲述了清朝近两百多年开国、昌盛、衰亡的发展变迁。本书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扎实严谨地考证了清代种族、世系、八旗制度等的原貌,其中叙述评议,多有精辟独到之处,是近代研究清史的经典之作。
《阎崇年集》是清史大家阎崇年先生,将50年研究、创作成果首次结集,亲自批阅增删,集学术、通俗著作17部、24卷,另加附集1卷,合为18部、25卷,800余万字,2000余张图片,主要涉及清史、满学、北京史、宫廷史等领域。 学术部分9部、12卷,包括《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4卷)《燕步集》《燕史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清代大事编年》《讲谈录》。其中《清史论集》《讲谈录》为阎崇年首版的*作品。 通俗部分8部、12卷,包括《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2卷)《康熙大帝》《大故宫》(3卷)《清朝皇帝列传》(2卷)《袁崇焕传》《古都北京》《中国都市生活史》。 附集《合掌录》,为阎崇年与星云大师的对话录,谈禅、讲史、养生、修心、悟性。 分册简介 1.《努尔哈赤传》是国内外*部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
《大清王朝历史之谜》搜集了大清王朝整部历史所流传、记载的,引发轰动的,众说不一的,争论不止的,甚至始终难有定论的,让后人百思不解,但又特别抓人好奇心和敏感神经的宫廷内幕、官场奇闻、文人轶事。如书中所列"孝庄下嫁多尔衮"、"顺治出家"、"雍正篡位"之类的宫廷秘闻,这些故事早已成为民间耳熟能详的奇闻轶事,并成为传奇小说、电影、电视颇为青睐的题材。又如"洪承畴降清之谜"、"史可法殉难"、"雍正诛年羹尧、隆科多" 之类的名人悬案,也常常街头巷尾的谈话内容。此外还有"纪晓岚与和坤结怨"、"赛金花身世"等趣闻轶事,则在过去的书本中大都有过描述,或被编为剧本,反复在清官剧中出现或被编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大清王朝历史之谜》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出
沈定平编著的《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趋同与辨异上下)》涵盖明末至南明七十余年间中西交往的历史,《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趋同与辨异上下)》通过对五组矛盾现象的解析,揭示文化交流的实质和特征。它们是,耶稣会内部有关“天”、“上帝”称谓的论争,明朝士大夫中掀起“南京教案”与编纂《崇祯历书》的分野,闽浙中下层士人拥戴或排拒基督教的斗争,基督教不同派别围绕中国礼仪之争,辽东战争期间引进与阻止西洋大炮及炮师的对立。凡此表明,坚持反映文化互补性的和平与平等交往的原则,跟激化文化差异性而导致矛盾冲突的图谋,成为利玛窦时代以后,不同的政治势力和宗教派别斗争的焦点,也是贯穿这一时期基本的历史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