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入选得到年度书单」
    •   ( 6138 条评论 )
    • 谌旭彬 /2023-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 总理衙门 的创设、 同文馆 的建立、 近代海关系统 的引入、洋务 军工企业 的创办、 外交使团的西行 、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在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 深埋改革主张 的冯桂芬、 选择性 开眼看世界 的 斌椿 、 时代的出局者 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

    • ¥99 ¥198 折扣:5折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 442 条评论 )
    • 尚小明 /2024-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 ¥54 ¥108 折扣:5折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上
    •   ( 660 条评论 )
    • ( 美) 费正清 著,牛贯杰 译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 1854)上》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 朝贡体系 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 1854)上》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 共享治权 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 共治 的合作者。

    • ¥56.6 ¥118 折扣:4.8折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著名历史学家叶文心、季家珍推荐)
    •   ( 364 条评论 )
    • [美]史谦德 著,李兆旭 译 /2024-09-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巧妙地抓住了当时 每天必开会,开会必演说 的现象,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陆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们的身份、地位、际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演说在他们的政治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新生的民国陷于运转不良的困境,演说本身及其带来的反响也可能有种种问题,但政治领袖对民意基础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民成为政治权威的来源,说明共和的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只是在当时尚未完成。

    • ¥59 ¥118 折扣:5折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内附高清修复历史图片,附赠八国联军侵华思维导图),深度还原1900庚子事变,全景解读八国联军
    •   ( 103 条评论 )
    • 姜迪伟 /2025-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清末,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他们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任意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伴随列强入侵的西方传教士打着传播福音的旗号,勾结官府,鱼肉百姓,招收了大量不法教民。在其庇护下,教民为非作歹,欺压良善,激起民众的普遍痛恨,民教冲突不断升级,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的义和团悄然兴起。戊戌政变后,保守派得势,他们迷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功,欲借其达到排外的目的,在保守派的纵容和推动下,义和团迅速发展壮大,他们毁铁路、拔电杆、烧教堂、杀教民,逐步由山东直隶进入京师。列强大为恐慌,以保卫使馆和传教士为由,组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皇亲国戚仓皇西逃,留下千年古都被洋人蹂躏

    • ¥52.1 ¥118 折扣:4.4折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   ( 363 条评论 )
    • 苏同炳 /2023-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本书选取中国近代史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手握重权或掀起浪潮的关键人物,以时间顺序排序解读,借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来叙述晚清历史上发生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像说故事一般剖析清代后期历史演变的情形,既不失掌故逸闻之趣味,又能掌握历史发展之趋向。

    • ¥56.6 ¥118 折扣:4.8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   ( 320 条评论 )
    • 张海鹏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 中国近代通史丛书 的总论卷,本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等5章,并附有 近代中国史事记略 。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 ¥84 ¥168 折扣:5折
    • 十四年:从1931到1945 《传记文学》 台海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3 条评论 )
    • 传记文学》 /2016-07-01/ 台海出版社
    • 本书辑录了台湾《传记文学》杂志所载的抗战亲历者回忆文章。这些亲历者既包括何应钦、张发奎、宋哲元等国军高级将领,也有参加过大小战斗的国军中下级军官。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抗战。本书选取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对日受降五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用手资料为读者解密不为人知的战场细节,近景重现中华民族的悲壮史诗。

    • ¥62 ¥129 折扣:4.8折
    •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民营企业卷
    •   ( 13 条评论 )
    • 张忠民主编 杨在军吴静 著 /2024-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梳理中国近代民营企业的源起、演变,以及融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企业体系历史脉络,把握近代民营企业各阶段历史特点及长期演化趋势的基础上,从产权、治理、分配三个维度剖析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期挖掘近代民营企业制度长期演化的基本规律,为新时期市场机制发挥决定作用的民营企业制度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55 ¥110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   ( 211 条评论 )
    • 马勇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为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的角逐、维新运动的酝酿与蓬勃发展、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京都蒙难与联军蓄意扩大战争、辛丑议和等10章。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此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论述,厘清了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

    • ¥94 ¥18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
    •   ( 203 条评论 )
    • 汪朝光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对民国初创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全书分为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袁世凯称帝与护国战争、军阀纷争与南北对峙、五四运动与时代转换之发端、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局的变化、民初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及其起伏等8章。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 ¥94 ¥188 折扣:5折
    • 甲午战争史
    •   ( 630 条评论 )
    • 戚其章 著 /2014-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战争史是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深远性影响的一场重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走势。《甲午战争史》是海内外公认的 甲午战争研究第1人 戚其章先生的代表作。在《甲午战争史》中作者以数十年扎实研究为基础,以极为严谨的态度,广采中日及英文资料、档案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展示,其中揭示的诸多细节和重要结论都成为该领域广为接受的公论,是甲午战争研究领域重要的一部著作。

    • ¥62.5 ¥125 折扣:5折
    • 近代中国“国民外交”的渊源流变
    •   ( 48 条评论 )
    • 曾荣 著 /2021-09-01/ 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初年,发源于西方国家的 国民外交 概念经由日本进入中国。 国民外交 实质是一种民间外交。近代国人因应于内忧外患的时局,出现了由中等社会发动和引导、以广大下层民众为核心力量的国民参与外交运动。本书中讨论的 国民外交 并非是 国民 与 外交 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着深刻的国内外历史动因。本书通过对近代国人认识、阐述与演绎 国民外交 的历时性考察,揭示外来 国民外交 的本意和基本内涵,通过厘清中国 国民外交 的渊源脉络,进而揭示近代国人接受外来思想观念时,如何以本国国情为基础,改造外来概念,调适自我观念,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诠释不同时期 国民外交 的具体涵义。借以厘清清末民初中国 国民外交 的渊源与流变。

    • ¥61.4 ¥128 折扣:4.8折
    • 近代中国的人物形象与记忆塑造(近代中国研究集刊)
    •   ( 9 条评论 )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编 /2024-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刊为《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的第12辑,主题为近代中国的人物形象与记忆塑造。随着新史料不断得到发掘,以及稀见史料的逐步整理、集结与出版,中国近代史中的人物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新史料的涌现,让过去长期未能得到关注的人物或群体进入学者的视野,或是为人们熟悉的人物补充上鲜为人知的侧面,修正了既往研究所造成的刻板印象。尤其是通过以往学者未见或是忽略的报刊、往来信札等资料,重构著名人物之间的私谊变化,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人物立身处世方式及其自我形象塑造的理解。

    • ¥59 ¥11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   ( 214 条评论 )
    • 虞和平谢放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卷考察了1865至1895年间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洋务运动的起止、成败,深入分析了这一阶段中国致力于早期现代化的基本状况和可悲结局。述评内容主要包括;洋务派的形成、洋务运动前期实施新政求强求富、外国对华经济扩张和中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教案频发、中国边疆危机与中法越南战争、洋务运动后期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举措、早期维新思潮的兴起、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以及洋务运动的失败。作者依据翔实的史料,叙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成型期以及中国朝野酝酿变法和改良时期的基本史实。

    • ¥84 ¥16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