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埃及》木乃伊、金字塔、法老诅咒、宗教仪式、古埃及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本书以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纳尔迈调色板为主线,分章讨论了古埃及文明的各个重要方面,从专制法老到木乃伊制作,从象形文字到动物头人身的神祗,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古埃及全景图。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评论埃及是 尼罗河的馈赠 ,这条河形塑了埃及的地理,控制了它的经济,造就了它的文明并决定了它的命运。这是一个不断重建的国家,但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法老的战舰、托勒密的运粮船、罗马的运兵船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蒸汽船都曾在这里遨游;如今,这些水域承载着现代游客经过河岸边的定居点,那里的农村生活 捕鱼、耕作,以及洪水的泛滥 数千年来一如既往。 在尼罗河贯穿这个国家的旅途中,过去和现在的连接点繁多且深刻。沿尼罗河顺流而下,欣赏令人眼花缭乱的古代文字和野心勃勃的现代成就,是感受和理解这片独特的、混乱的、保守的和快速变迁的土地的*方式。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发源于尼罗河,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辉煌的建筑及其他成就。在本书中,作者以凝练的笔法简要梳理了古埃及四千年的历史,除了法老的统治,施勒格尔还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尼罗河流域地区的宗教、文化和人们日常的生活情况。为权贵的光芒所掩盖的普罗大众由此变得血肉丰满,而关于权贵的生平,我们也可以从书中获取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岛国,位于西南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形成了马达加斯加岛上动植物种群的性,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大约在14世纪,麦利那人建立了伊麦利那王国。19世纪初,拉达马一世基本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全岛各民族在统一进程中逐渐融合为马达加斯加民族。1896年,马达加斯加沦为法国殖民地。马达加斯加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于1960年6月26日获得独立。独立至今,历经3个共和国时期,政治危机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发达国家之一。
本书扼要概述了南非从大约1500年前引入农业,一直到纳尔逊 曼德拉和塔博 姆贝基政府时期的发展简史。在叙述政治史的同时,也着墨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呈现南非如何成为一个单独的国家。
卢旺达和布隆迪是非洲中部的两个小国,民族构成与历史发展进程极为相似,且都备受民族矛盾的困扰。卢旺达和布隆迪虽先后踏上了和平重建的道路,但族群仇杀的阴影却很难在短期内消散,未来的发展尚存在着诸多变数。卢旺达和布隆迪都属于世界上不发达的国家,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众多,发展经济、减轻贫困是两国面临的迫切任务。
津巴布韦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地处非洲大陆面积*的东南非高原地区。面积及气候特征均与我国云南省相近。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闻名遐迩的维多利亚瀑布,即坐落在津巴布韦与赞比亚接壤的赞比西河之上,其雄伟壮观和磅礴气势使之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地方。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展现出的古代石头城,被人们看作津巴布韦乃至非洲文明的象征之一,也使津巴布韦成为世界上一个以考古发掘遗迹作为国名的国家。由于近代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津巴布韦的传统文明和社会发展轨迹遭到扭曲。津巴布韦在1980年4月18日才真正获得新生,成为非洲大陆较晚获得独立的国家之一。近30年来,津巴布韦以其独特的发展历程不时吸引着世人的关注。作者陈玉来曾于l987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赴津巴布韦进行短期学术访问,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早访问滓
书稿是 走进一带一路 丛书中的埃及分册,内容参照整体丛书,分为开票、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主要讲述古代埃及的历史,由七千年前的法老讲述到如今埃及的政治经济状况。中篇主要描述埃及目前的社会生活状况,由作者在埃及留学期间的亲身经历构成,主要涉及埃及社会、生活、流行文化、经济等,由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内容比较独特。下篇主要谈及埃及与当代浙江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
塞内加尔共和国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西端。首都达喀尔所在半岛深入大西洋,有铁路公路与内陆各地相连,成为国际交通要冲。这里曾是法属西非的政经文化中心。1960年独立后诗人桑戈尔为首任总统。他的“黑人传统精神”理论和民主社会主义方针,使该国发展独具特色。历届政府奉行和平政策,热心维和行动,赢得了国际好名声。 冈比亚与塞内加尔为邻,而且版图就嵌入其内。但长期的英国殖民统治,使这个1965年成立的微型国家,其语言与各方面发展都不同于塞内加尔。冈比亚河流域是国土的全部。再出口贸易、花生业、旅游业是经济三大支柱。美国小说《根》对黑奴贸易的描写,使西方黑人每年络绎不绝地到此地寻根。
王海利专著的《埃及通史》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绵延五千年的埃及文明和历史的斑斓画卷,即从埃及文明的起源,经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托勒密王朝至阿里王朝、英国统治时期和埃及共和国的历史。 《埃及通史》全书以埃及法老形象的演变作为反映埃及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展现了埃及开创的辉煌的古代文明,阐述了埃及历史的兴衰之道,透视了埃及走向现代文明的艰难历程。
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是位于非洲西北部的国家或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掠夺和剥削,这两个国家或地区都比较贫穷和落后。近年来,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在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这本书对了解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
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既孕育了舌老的埃及文明,也招来了欧亚诸强的觊觎和争夺,埃及因之成了一个世界历史的大舞台。 雷钰、苏瑞林著的《埃及史话》便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和规律。本书上古篇和中古篇,着重叙述埃及古代文明的兴盛和消亡以及东西方文化在埃及的撞击与交融的历史过程。近代篇和现代篇,着重叙述埃及反抗异族侵略、改革图强和曲折艰难的现代化历程。 读者朋友若能以这些重点为主要线索去领略埃及历史,将会比较容易地理清其纷乱的历史头绪,并对这个当代中东大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本书力求客观地反映莫卧儿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全貌,全书分为4章,用30多万字对莫卧儿帝国整个兴衰史作了简明系统的全面叙述。在时空上纵贯数百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惊心动魄,历史事件人物繁多,各具其貌,历经沧桑。力图通过莫卧儿帝国从崛起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出莫卧儿帝国社会的历史特点。 莫卧儿帝国(1526-1857),是中亚外族征服者在印度建立的庞大帝国。它开创了印度次大陆政治统一和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是印度封建社会由它的发展中期向晚期转变的阶段,也是衔接中世纪印度与近代印度的重要历史时期。 莫卧儿帝国经历了17代君主的统治,共计331年的历史。莫卧儿帝国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盾两个时期,前期为创始与兴盛时期,盾期为衰落与灭亡时期。 在前6位君主统治的181年间,莫卧儿帝国由创始进入极盛。
杨廷智编*的《赞比亚酋长制度的历史变迁》介 绍了,酋长制度是非洲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社会 管理制度,至今仍然在许多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 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代,酋长是人类早 期社会组织的首领,具有崇高的地位和神圣的权力。 酋长制度大约在15世纪从西北的隆达王国传入赞比亚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向赞比亚各地传播。古代赞比亚 的酋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政 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大权。随着17世纪欧洲 人的到来,西方文明开始影响赞比亚的传统社会,但 在19世纪末殖民统治确立前酋长制度在社会中的主导 地位并没有改变。1894-1924年英国南非公司的殖民 统治给赞比亚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酋长** 被严重侵蚀,权力被大大削弱,酋长制度遭遇空前挑 战。1924年起在英国 间接统治 时期,殖民当局对
有关出埃及的史料众多,但是还原这一事件的书仅此一本。《出埃及记》讲述的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摆脱奴役、重获自由的故事。这一切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几千年来,并没有历史资料对此加以证实,这始终是个谜题。本书两位作者站在谜题的*前沿,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两种对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理论,清晰真实地还原了史诗般的出埃及记。 本书隶属于《文明 探源》书系,本书系目前包括《会说话的历史》《还原出埃及记》《解密米诺斯文明》,还会陆续推出新的内容。本书系不同于市面上的以地域或民族对古文明进行划分的科普类图书,而是深入古文明的内核,揭示其鲜为人知的部分,一切与古文明有关的内容皆可被吸纳进来。本书系以古文明为切入点,以神话、传奇故事贯穿其中,内容生动有趣,并配以珍贵的插图,极具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