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 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四 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 (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 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五卷 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 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写的《敦煌莫高窟(3)》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三卷的中文版,收录初唐至盛唐时期计38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本书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二卷的中文版,收录隋代计4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 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 20 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通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 7 大部类,石窟艺术、佛教典籍、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石窟考古、人物、天文历法、医学、著作、版本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 12000 条,图版 1200 余幅,总篇幅 400 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 5000 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
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献全集》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 本书为《敦煌文献全集》之一种,是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 que nationale de France)藏敦煌文献的高清彩色图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代出版的黑白版《法藏敦煌西域文献》(总34册)图録的提升版,也是该项工作的继续。 全书由荣新江教授主编,从2023年开始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7月首批出版第1册至第10册。全书预计160册,八开精装,采用高清四色全彩印制,刊布伯希和所获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P.2001至P.6040的图版,涉及文献编号4000余号,图版近40000幅,定名文献6000余种。 本
煌煌,大明也。明代是中国历 一个璀璨的时代,其冠服制度 是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代际、地域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充分运用考古发掘材料,综合传世实物、文献、图像,对明代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士庶及妻的冠帽服饰做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客观上体现着明代礼制的变化,是一部有着多重价值的明代服饰专著。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鉴定,从而证实了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院是由南北两区石窟共同构成的。从此,莫高窟有编号记录的洞窟将由492个增至735个。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约1700米的断崖上,在《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上标号记录的492个洞窟均有壁画和彩塑,其中487个洞窟分布在长约1000米的南区,北区崖面除461至465窟有编号记录外,还有数百个洞窟因多无壁画彩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但是,这些长期没有标号的洞窟在其形质特征、性质功能、形成年代、与南区石窟的关系以及在整个莫高窟石窟群中所处地位,一直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 经过数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该项目的负责人敦煌研究院考古专家彭金章先生和项目组成员终于彻底查清了现存北区石窟的数量为248个,因此,除原已被编号记录的5个洞窟外,敦煌石窟又新增编号石窟243
寺观壁画是中国壁画的一个主要类型,是人类历 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它主要绘于佛教寺庙和道观的墙壁上,通过现实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使其在当今社会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研究价值。高明、胡春涛编著的《陕西寺观壁画全集(精)》通过350幅精美的图片介绍、讲述陕西寺观壁画的现状,是当前集文化传承、艺术整理和考古收藏于一体的重大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为 人们研究提供了 可信的珍贵资料,另外对于其他唐代艺术品的时代以及真伪的考证也是极有用处的。
此次敦煌研究院梳理了这批优秀的作品集辑出版,为的是让读者感受关友惠与关晋文的艺术成就,为我们了解敦煌文化点亮了一盏明灯,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敦煌研究员们的风骨与执着。本书所展现的作品一共有179件,可谓件件珍品,作品按时代先后次序:北凉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代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 宋 西夏 回鶻 元代。书中内容选取的是*经典的壁画,从人物勾勒到整个画面风格,都能让读者领悟作者对于绘画传神的深度理解。
中国石窟文化丛书 第一辑 书名:《永靖炳灵寺》 主编:董婷婷 ISBN:978-7-313-26643-9 定价:86.00元 炳灵寺石窟开凿于大寺沟西侧悬崖峭壁上,黄河自沟前蜿蜒盘旋,周围万峰林立。炳灵寺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经过十余个朝代连续不间断的开凿后,形成了多民族艺术融合的盛景。它是我国的六大石窟寺之一,历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见证了佛教东传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繁盛与衰退,成为我国极重要的佛教遗存和丝绸之路上的遗世明珠。 书名:《天水麦积山》 主编:董广强 ISBN:978-7-313-26644-6 定价:86.00元 《天水麦积山》全景式介绍了麦积山石窟,按照游览线路上的洞窟排列顺序,基于观众视角,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麦积山石窟的山体景观、寺院、洞窟建筑、塑像、壁画等,将佛教石窟知识和麦积山石窟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贯穿其中。 书名
敦煌文献的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多达六万件左右的古代写本、刻本,聚集了公元4至11世纪古代历史文化的无尽宝藏,迅速形成了一门引领20世纪学术潮流的国际显学——敦煌学。 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敦煌学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以致有“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敦煌学界发奋图强,后先相继,成果丰硕,局面已大为改观。但仍缺乏集大成的著作问世。汇辑出版一部集大成的高质量的敦煌文献总集,真正昂首自立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是我国学术界几代人的心愿,是“古籍史上前无古人”的伟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张涌泉为首的一批年轻的敦煌学家开始了《敦煌文献合集》的编撰工作。 《敦煌文献合集》是将敦煌文献(汉文翻译佛经以外部分)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本书内容简介:盛唐是我国美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寺观壁画盛极一时。今天,仅敦煌莫高窟还保存着公元七○五年!!公元七八八年这期间建造的八十一个洞窟,近五百壁的盛唐丹青。这些壁画大多造型优美,色彩灿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一些代表作,堪称佛教艺术的精品。 本卷精选了墓局窟盛唐时代三十五个窟中的二百零二幅图版,包括了神龙、景龙、阔乓天宝、大历诸时期的壁画精华。其中有著名的巨幅经变,神采奕奕的人物,结构谨严的建筑,浓涂重染的山水,描缕精细的花木竹石,色彩华丽的装饰图案。举凡故事小品、比譬情节中具有反映社会生活与审美价值的画面均择要收入卷中,其中部分图版属首次刊印。本卷基本上反映了盛唐时期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 在题材方面,除了选入了具有代表性的『净土』、『法华』、『维摩诘』、『
本稿是1992年出版的《敦煌碑铭赞辑释》的增订本。本书辑录了目前所见到的敦煌文书中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本次修订,补充完善了所收内容;校订了录文内容,纠正了释文错误;对校释内容作了相应的补充。经过这次修订之后,相比*版已经有了全新的变化。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新旧编号对照卷)》对照索引涵盖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遗书现有的所有编号,共编制9个表格,每个表格均以某一种编号为序,依次罗列文献名称、与该编号相对应的其他所有编号、该文献图版现在大型图录《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的册次。这样,无论知道某遗书的哪一种编号,均可对应查索到该遗书的其他编号。
《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文物出版社和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四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靠前~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中国文学史新著(增订本)(第2版)(上中下)》是对现代文学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实事求是而又独具特色的描述。在描述中,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性的发展作为文学演变的基本线索;吸收西方形式美学的成果,把内容赖以呈现的文学形式(包括作品的语言、风格、体裁、叙事方式、由各种艺术手法所构成的相关特色等)作为考察的重点,并进行相应的艺术分析;严格遵照实证研究的原则,伴随必要而审慎的考证,通过对一系列作品的新的解读和若干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重新发现,以探寻和抉发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演化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是加快了它的出现而非导致了中国文学航向的改变。此书虽然充分吸收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