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探寻宝藏背后的中华遗产》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代关于宝藏的神秘传说和历史典故,涉及秦始皇陵宝藏、定陵宝藏、清东陵宝藏、马陵山十字坡藏宝、金沙遗址、黑水城、瞿塘峡夔门黄金洞、方腊石窟藏宝、张献忠窖金、石达开藏宝、雷峰塔地宫、乐山大佛 藏宝洞 、 南海一号 沉船、 阿波丸 沉船 内容详实,考据严谨,装帧精美,带您发现藏在精美古画里的国家宝藏。 《消逝古国:寻觅古国废墟的中华文明》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沉睡了千年的楼兰美女、因 汗血宝马 而闻名天下的大宛、狂妄自大的夜郎、天籁之音龟兹、因金庸武侠小说而被人们熟知的大理段氏和西夏 探求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国文明,追踪考古遗址、遍考史书古籍,真实再现消逝的古国。让错综复杂的历史变得清晰,让斑驳迷离的真相逐渐明朗,让亦真
胡适往来书信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珍贵史料。本次整理出版的胡适未刊来往书信主要包括两部分:夹在胡适藏书中的书信;胡适任北大校长期间捐赠给北大图书馆的英文书信集。 第一部分大致有160余封,其中中文书信110余封,英文约50封,涉及蔡元培、李大钊、吴虞、刘半农、陶孟和、刘文典、高梦旦、王季同、马衡、朱经农、胡先?X、顾颉刚、顾孟馀、王世杰、张君劢、沈从文、林语堂、陈荣捷、胡厚宣、魏建功、罗常培、朱士嘉、袁同礼、王静如、黎锦熙、章廷谦、范振声、萧乾、冯沅君等知名人物。这些书信有的与所夹的图书有关,有的则是偶然夹入,内容丰富。 第二部分为胡适卸任驻美大使之后,当时美国各界知名人士给胡适写的英文书信集原件,共计130封,涉及的人物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陆海军总司令、司法部长、商
任何一部世界史的著作都不可能绕过古希腊,它被誉为西方文明的肇端。古希腊人在历史、哲学、政治、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对西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留有余绪。《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通过国内学者的多角度阐释与国外相关博物馆的专题解读,以及数百幅高质量图片,丰富呈现古希腊文明的多维性。 《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是上海博物馆重点项目 博物馆与世界文明系列 问世的卷,该系列旨在从世界博物馆藏展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元视角,诠释与传播人类文明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搭建世界博物馆资源共享和文物研究的国际平台,促进世界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将计划出版十余卷,涵盖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中世纪、两河流域、古印度、中南美洲等。
这是一套海外馆藏的中国文物艺术精品的集合,收录了自世界各大博物馆拍摄的近千幅中国文物照片,分为 书画 敦煌遗画 青铜器 陶瓷器 金银器 等九个部分,每件(组)文物均配有相关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包括围绕文物本身的介绍鉴赏,及对其历史乃至器制渊源的考证与回溯,既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也为普通读者了解和鉴赏中国文物提供了流畅、易读又全面的观赏指南。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是迄今为止全球Z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古埃及文物出境展配套图录,也是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萨卡拉 遗址首度大规模出版展示。 图录收录168件古埃及珍贵文物,通过一部通史 法老的国度 和两个专题 萨卡拉的秘密 图坦卡蒙的时代 展开独立叙事,展示了埃及文明的诸多方面。文物包括奥赛里斯、伊西斯、荷鲁斯、普塔等埃及著名神灵的形象。还收录了来自不同朝代、各位法老的宝物,以及官员、祭司等社会上层人物的塑像,如最富盛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雕像。此外,还包含有众多来自埃及境内现存唯一的猫神庙遗址的猫木乃伊、亡灵书等珍贵文献资料,直观呈现古埃及生死观。这些珍贵的文物,让观众得以一窥古埃及文明的灿烂。 本图录还收录了另一类不同寻常的文物,包括石刀、重要的前王朝时期陶器、化妆用的调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重要的藏馆之一,朱凤瀚先生主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青铜器卷》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大规模地系统地对馆藏青铜器整理著录、深入研究,分为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五个分册,全面展示了国博所藏之国之重器。 国博西周青铜器尤其引人注目。晚清陕西出土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号称 四大国宝 ,名扬海内外,而其中的大盂鼎和虢季子白盘就展陈于此。国博收藏的著名西周青铜器还有南宫柳鼎、禹鼎、柞伯鼎、觉公簋、利簋、宜侯夨簋、天亡簋、琱生簋、颂壶、康侯爵、盠方彝、召卣、作册吴盉、士山盘、燕侯盂、逑钟等,件件都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与语言文字的直接材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青铜器
大藏经丝绸裱封,俗称经皮,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藏有2300多件,在全世界的收藏机构中也属前列,涉及品种几乎囊括明代丝织品的全貌,图案题材也代表了明代丝织品图案设计的基本面貌,其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其成为研究明代丝绸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研究明代社会生活史、艺术史、中国丝绸史的实物依据。本书对这批藏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研究,分论文篇、图案篇、品种篇展示了研究成果。论文篇介绍了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藏大藏经丝绸裱封的历史背景,发现、收藏和研究状况,以及这些图案的基本特点和所用织物种类;图案篇收录了170种图案,并对图案进行了解读;品种篇收录了117个品种,并提供了尺寸、经线、纬线(地纬、纹纬)、地组织、纹组织的详细信息。丝绸不易保存,资料尤为珍贵。全书彩印精装。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武汉地质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已有80年的建馆历史。本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5万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千件。本馆以鲜明的特色、较高的科技含量、良好的布展效果,为社会打开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地球生命8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展现了精美绝伦的珠宝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矿物岩石天地以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地下宝藏,同时也述说TAMPA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徐世球等编著的《大地宝藏——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藏精品画册》展示了本馆部分馆藏精品,供社会各界欣赏和交流。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文物集粹(精)》编著者宋玉彬、伊夫里耶夫、格尔曼。本书体现的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与中国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研合作成果。根据协议,两所的合作开始于1993年,目前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从初的学术互访、交流学术著述,已经发展为近年来联合开展俄罗斯滨海地区克拉斯基诺城址考古勘探以及共同出版滨海地区中世纪时期的考古学材料。
1
300 余件流失日本的国宝文物,首次以吉祥元素为主题荟萃于一册,文物珍贵稀见,图片精美绝伦,寓意吉祥,分为富贵荣华、延年益寿、瓜瓞绵绵、利市大吉等九个类别,将中国人历来追求的长生、富贵、出人头地、子孙繁荣、隐居乐道等美好愿望,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并做专业阐释。对文物收藏及艺术创作人士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官、哥、定、钧号称宋代“五大名窑”, 历来受人关注,影响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迄今为止,在中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毋庸讳言,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使专家学者们感到困惑,阻碍着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深入开展。故宫博物院始终关注着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并不遗余力地利用藏品和人才的优势,积极推进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2012年9月,由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主办“定窑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提要32篇,这本由吕成龙主编的《故宫博物院八十七华诞定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即为此次定窑学术研讨会结集出版的论文集。全书收录论文共计28篇,文章围绕定窑烧瓷的历史、定窑遗址被发现、确认、调查、发掘的经过、定窑瓷器的品种、定窑瓷器“芒口”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全彩印192页,本书精选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所珍藏的*代表性的、响誉国内的金银器157件,每幅图版均附名称、年代、出土地点、尺寸、主要特征等,中英文字。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装备有先进的中央空调、大型变配电、计算机管理、安全检测、防火防盗系统和六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十年来,已接等国内外观众500多万人产,文物展出足迹篇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墨西哥、英国、法国、芬兰、摩纳哥等国。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结合了唱、念、做、打。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种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歌舞、说唱以及角抵百戏。此后千余年,这些艺术形式不断融合、发展、完善,陆续出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参军戏”,宋元时期的院本、杂剧,明代的南戏、海盐腔和昆、弋诸腔,到清代则以昆、弋腔为主,同时吸收了民间高腔的部分特点,终形成清代以京剧、昆曲为主的局面。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清代帝后(尤其是清中期的乾隆和后期的慈禧)热衷传统戏曲艺术,并曾大力提倡,如组建南府、景山等宫廷戏曲演出机构,遴选民间艺人进入宫廷戏班,令四大徽班进京,安排民间戏班进宫承应演出等等,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使宫廷演戏在乾隆、光绪两朝蓬勃鼎盛。 br 有清一代,演戏曲在宫廷日常娱乐和节日庆
澄凝琼英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 是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在2023年联袂推出的重磅专题展览。该展也是近20年来故宫博物院藏17 20世纪中、西玻璃文物与相关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院外展出。展览同名图书《澄凝琼英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收录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02件(套)玻璃文物及17件相关文物,并以 瑶琰映彩 迸火流金 流景凝霞 三个单元多方位展现这些玻璃珍宝的色彩之美、器型之巧、装饰之精、工艺之妙。除了详尽的文物介绍,本书还特邀故宫学者撰写相关学术文章。 书中收录的玻璃器,涵盖文房雅玩、饮食起居、首饰穿戴、家具装饰、宗教法器等多种类型。既有清代造办处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器皿,也有首次展出的清宫藏外国玻璃制品,以及各类包含玻璃材质的文物,全面反映了清代宫廷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各类玻璃文物。它们融汇中西技艺之
《苏州博物馆藏工艺品》介绍了馆内收藏的工艺品。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中心,1988年依托西汉南越王墓原址而建立并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己接待国内外观众300多万人次,为满足国内外观众的需求,特依照陈列的顺序,精心筛选能展示墓室、出土文物及杨永德夫妇捐赠德珍贵瓷枕等精品,编辑成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品图录(日文版)》既不同于以往的专题图录,又不同于大型画册,而是平装低价普及本,且有中、英、日、法、德、西班牙六种文本,适合不同语种读者的需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品图录(日文版)》为日文版。
这本《淮南市博物馆藏镜(精)》由淮南市物馆编著,经过认真筛选、反复斟酌,本书收录了150面铜镜。考虑到时代延续性,也兼顾了早期铜镜的珍贵性,对重复较多、品相不佳者没有收录。为了把一些残缺的铜镜能够完整地展现出来,编者们邀请了国内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金春刚两位先生予以修复。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重要的铜镜做到既有照片,也有拓本,目的是将文物所包含的信息量*限度地传达给广大研究者和社会各界读者。
尘封的盛世 历史上那些伟大文明为逝者建造的 永恒居所 都展现出当时*水准的艺术水平与工艺技术,期望永恒居所和无数珍宝在墓葬内陪伴死者长眠,帮助他们穿越时间之海。从布列塔尼和爱尔兰的巨石纪念碑、迈锡尼王国阿伽门农的宝库、帝王谷和图坦卡蒙的宝藏、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印度的桑吉塔到 众神之城 特奥蒂瓦坎和神秘的西潘王陵 跟着这本不同寻常的书,可以探访世界各地古代文明隐秘的宝藏之地,并从中了解那些曾经盛极一时失落的文明的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当时的人们对 来世 永生 的不同理解,在这些文明与之逝后世界的关系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尘封的盛世:探寻古代文明的无价宝藏》用将世界各地人类古文明的历史、墓葬文化、考古与艺术等精彩内容汇集在一起,考古及古文明专家的权威解读、珍稀而精美的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