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中国石窟艺术-大足石刻史话
    •   ( 3145 条评论 )
    • 李小强 /2019-08-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大足石刻历经唐、五代时期的孕育,开启了之后5万余尊造像、10万余字铭文的雕凿之声。在此之后,历经270年的经营,方具今日北山石刻多达三百多龛窟的规模。在北山长约里许、形若星月的佛湾中,佳作连连,晚唐时期观无量寿佛经变,布局严谨,造像多达五百余身,是中国石窟同类题材中的代表作。本书是一部对大足石刻发展历程介绍的通俗读本,书中图文并茂地解读了大足石刻一些重要龛窟的艺术、历史价值,讲述了这份独特世界文化遗产的诸多文化内涵。

    • ¥32.6 ¥68 折扣:4.8折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陈丹青推荐。从北魏到AI时代,一本书了解云冈石窟的前世今生)
    •   ( 195 条评论 )
    • 蒯乐昊浦睿文化 出品 /2024-1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石窟群,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不可错过的瑰宝。《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是关于云冈石窟与历代云冈人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段关于 人的信仰 人的工程 的故事。 一千五百年前,人们虔诚发愿,要在灵山巨岩之上营造出一个胜极的佛国。 北魏时期,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主持云冈石窟的开凿建设。孝文帝、冯太后时期,石窟建设愈发兴盛,北魏后期则逐渐衰微,云冈石窟历经多次荒废与重建,甚至一度经受着严峻的盗凿考验,直到近代被考古学家再次关注,才遏止了更多的国宝流浪海外。本书爬梳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沿革,亦讲述了无数云冈人的故事:一举夺回学术主动权的中国云冈学奠基人宿白先生,勇敢开辟新赛道的云冈守护者、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用古建筑学思路还原石窟工程营造的新一代学者彭明浩,

    • ¥42.3 ¥65 折扣:6.5折
    • 大足石刻十八讲
    •   ( 1008 条评论 )
    • 李小强 /2022-02-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造像题材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考古、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价值。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石刻造像的新发现等,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需要向读者进行解读,因此,《大足石刻十八讲》一书选取大足石刻的十八个方面,对大足石刻进行解读。本书主要可概括为三个部分:部分为大足石刻的历程与发现。通过此部分,读者可以对大足石刻发展历程、碑刻铭文、匠师以及发现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大足石刻造像题材的解读。对大足石刻主要造像题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涉及到儒释道三教,让读者对大足石刻造像题材的历史与艺术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第三部分为对大足石刻的文化和艺术的考察。此部分重点是对大足石刻蕴含的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特点的考察,让读者对大足石刻呈现出的诸多价值有

    • ¥47 ¥98 折扣:4.8折
    • 北石窟寺史话
    •   ( 189 条评论 )
    •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2022-09-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始建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北石窟寺千姿百态的石雕造像是陇东地区艺术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的结晶,堪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艺术明珠,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对于北石窟寺的现存遗迹,进行深入梳理,以深入简出的语言讲述北石窟寺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历史沿革和关键人物,以及近现代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方面的逸闻趣事。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以领略到石窟艺术的神秘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37.4 ¥78 折扣:4.8折
    • 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
    •   ( 141 条评论 )
    • 李贵龙 著 /2014-06-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与思考的沉淀。书稿将汉画像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用考察的方法,对陕北汉画像石的历史生成、发现、工艺、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考释,尤其对陕北汉画像石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开了细致深入的分类解读,对汉画像石研究与收藏大有裨益。

    • ¥33.1 ¥42 折扣:7.9折
    •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第3辑)
    •   ( 69 条评论 )
    • 杨朝明 编 /2018-07-01/ 齐鲁书社
    •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第3辑)》是杨朝明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 (项目编号:13AZD025)的中期成果。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第3辑)》收录碑刻106通,涉及历朝历代,有祭孔碑、祭少昊碑、拜谒碑、墓志铭等,对于疑难字句有所注释,而且研究了碑中涉及的历史问题与儒学问题,给学界提供一个可靠的文本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研究视角与参照。

    • ¥33.1 ¥42 折扣:7.9折
    • 宁波历代碑碣墓志汇编
    •   ( 43 条评论 )
    • 章国庆 编著 /2012-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收录宁波一地唐代至元代碑碣墓志拓片共二百六十六种,基本以时代为序排列。每篇碑文均有"附记",内容涉及说明碑刻的尺寸、形制、保存地点及状况等,介绍碑文的行格书体和艺术特点,以及撰文、书丹、篆(题)额者;对残缺碑石的缺失字,则参考相关方志、文集、家谱等加以补出。所收碑碣墓志极具文献价值,不仅可弥补史书之缺罅,也是研究宁波乃至浙江之风俗和人物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 ¥49 ¥98 折扣:5折
    • 河南碑刻类编
    •   ( 200 条评论 )
    • 张世科 编著 /2013-07-01/ 大象出版社
    • 《河南碑刻类编》分为河南碑刻的前世今生;河南名碑的趣事旧闻;碑帖市场的繁荣可期三编,主要内容包括:河南碑刻知多少;河南现存重点碑刻录等。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现存碑刻不下万通,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安阳、济源等地。在这上万通碑刻中,较有价值的当在2000通左右,比较著名的有300通左右,*为著名的当在100 通左右。

    • ¥37.5 ¥50 折扣:7.5折
    • 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
    •   ( 54 条评论 )
    • 冯岁平 主编 /2013-04-01/ 三秦出版社
    • 《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搜罗尽可能多的石门旧拓,并广泛搜集老照片、地图、长卷等诸种图像,按60年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实地调查所得,分上、中、下三编论述之。上编主要揭示中国石门摩崖石刻的本体及其真相,中编则分析历代文献记述、主要人物的研究得失,并就眼下石刻拓片的鉴定等作了初步解析;下编则附录历代诗歌作品等文学记述、60年代考古调查报告、档案资料等。此外,各编还编录部分重要文献内容。通过如此架构与研究,力图揭开中国石门摩崖石刻的这座宝库,为蜀道申遗作出力所能及的微薄贡献。

    • ¥36 ¥48 折扣:7.5折
    • 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
    •   ( 2 条评论 )
    • 刘培桂 编著 /2005-09-01/ 齐鲁书社
    • 本书收录石刻的时限,起自秦代,截至新中国成立之前(1949年),石刻的范围,包括孟子故里的孟子林墓、孟子祠庙、孟府、孟母林墓、孟母三迁处、子思书院、子思祠、万章墓等处的现存石刻,以及历史上曾存而现已亡佚,但仍可查到旧拓、刊于文献的石刻。留存于孟庙、孟府与孟子无关的石刻,亦收录其中,列入附录。

    • ¥36 ¥48 折扣:7.5折
    • 古代墓志通论
    •   ( 1 条评论 )
    • 赵超 著 /2003-06-01/ 紫禁城出版社
    • 特别是在西方现代科学的考古方法传入中国,促进中国考古学形成以后,各地进行的科学考古发掘中又陆续出土大量历代墓志。这些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墓志具有更完整的文化信息,它不仅是单纯的历史文字资料,而且包含了墓志使用方式,墓志与墓葬的关系等丰富的考古信息,对于判定发掘墓葬的年代、墓主身份地位、墓葬等级以及随葬品的意义等重要问题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得对于墓志本身的研究日益重要,使出土墓志成为当代文物考古研究中一项重要的专题研究。 因为墓志是一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使用了近2000年的文化遗物,它具有相对独立与固定的外部形制,有一定程式的文体,有自己特定的礼仪意义,有自己产生、形成、发展的一定规律,特别是有数以万计的出土遗物,这些特点,使得它具有作为独立专题综合研究的有利条件。从当

    • ¥40 ¥50 折扣:8折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   ( 1 条评论 )
    • 赵超 著 /2008-07-01/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本书自一九九二年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遂被多方引用,并且有多处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将本书制作为电子版,在网络上及其它途经出售使用,严重侵害出版方及著者权宜。同时初版由于著者水平、拓本漫漶等因素,存在不少错误,毛远明先生等已有专文指正。现距初版已有十六年之久,读者多方求购。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再版,著者对原书重加厘定。但限于条件,仍可能存在谬讹之处,请读者多所指正。

    • ¥30.4 ¥38 折扣:8折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
    •   ( 20 条评论 )
    • 徐志学 著 /2013-09-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 研究》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形式的 来源、变体形式、意义等;初步探讨了石刻用典形式变体的构成方式、特点以及变 体组研究方法的全面系统性; 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分析了用典形式的意义层次,简要揭示了石刻用典形式意义的 文化内涵;增补了若干用典形式,提前了相关辞书的 书证时代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的相关研究,对石刻语料的释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 古词汇发展事 实和规律的揭示作出了一定贡献,亦有助于相关工具 书的完善。

    • ¥37.9 ¥48 折扣:7.9折
    • 武夷山摩崖石刻与武夷文化研究
    •   ( 180 条评论 )
    • 朱平安 著 /2008-1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图腾文化、神话传说到儒、佛、道三教文化,从自然山水到茶文化,从民俗到文学艺术,从书院到理学文化,从历史事件到旅游文化,等等,都有详细的考证和阐释。而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的,则是摩崖石刻。 本书作者的研究,不是抽象的图解化的概念论述,而是根据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情景化的分析解读,既有感性形象,又有理论深度,读之使人有亲历其境之感,同时又能深入其内,体会其中的文化意蕴及学术价值。

    • ¥30.4 ¥36 折扣:8.4折
    • 北石窟寺史话
    •   ( 2 条评论 )
    • 编者: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责编:陆鸿雁 /2022-09-01/ 江苏美术
    •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始建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北石窟寺千姿百态的石雕造像是陇东地区艺术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的结晶,堪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艺术明珠,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对于北石窟寺的现存遗迹,进行深入梳理,以深入简出的语言讲述北石窟寺发展 的重要事件、历史沿革和关键人物,以及近现代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方面的逸闻趣事。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以领略到石窟艺术的神秘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32.37 ¥78 折扣:4.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