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中国古陶瓷图典
    •   ( 2281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 编 /2013-12-01/ 文物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

    • ¥176 ¥320 折扣:5.5折
    • 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依据(陶瓷鉴定工具书,从理论和实践推翻了传统眼学鉴定的理论和标准,建立了全新的可被检验的科学鉴定体系)
    •   ( 215 条评论 )
    • 蔡礼君 /2019-11-15/ 学苑出版社
    • 目前国内的文物鉴定,特别是陶瓷鉴定,占主流的一直是靠 眼学 和经验的专家。其实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专家所能经眼的文物毕竟有限,专家的知识结构也有问题。在现实中,传统鉴定出现的问题很多,影响很坏,包括时下热议的 北师大捐赠事件 、 王刚砸瓷 ,先前的著名专家孙瀛洲、史树青走眼经历等等,不胜枚举。 拨乱反正,使文物鉴定科学化、规范化是文物鉴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这一点,业内其实一直有反思和认同,渐成共识。 本书是古陶瓷鉴定的权威工具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可操作性极强。 本书版面字数约32万,彩图800余幅,分为 中国古陶瓷历史和相关鉴定 古陶瓷的化学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的物理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工艺知识与鉴定 等4部分,从古陶瓷历史、物理和化学常识,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讲

    • ¥108.9 ¥198 折扣:5.5折
    • 千年邢窑(精)
    •   ( 130 条评论 )
    • 赵庆钢张志忠 主编 /2007-10-01/ 文物出版社
    • 《千年邢窑》一书,主要收录了国内博物馆(院、处、所),国外部分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的邢窑文物精品近300件,窑址或墓葬残器及标本资料百余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邢瓷从北朝经隋唐五代到宋金元时期近千年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部融历史、文化、史料、鉴赏、趣味为一体的开创性图书。

    • ¥230.4 ¥320 折扣:7.2折
    • 过渡期青花瓷(平)
    •   ( 187 条评论 )
    • 谢小铨 著 /2012-10-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使用钴蓝颜料做呈色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两爵之间,青瓷的烧造出现了有意识的釉下彩装饰,但没有发现使用钻料的情况;隋代出现了成熟的白瓷,使青花瓷的出现具备了必要条件;扬州唐城出土的白地蓝花青花瓷残片,是迄今所见早的青花瓷实物,它将中国青花瓷出现的年代前推到9世纪前后;两宋时期,青花瓷虽有烧造,但未成气候;青花瓷的真正成熟时期是在元代。

    • ¥115.2 ¥160 折扣:7.2折
    • 李臣说瓷 明清瓷器识真
    •   ( 110 条评论 )
    • 李臣 /2019-10-3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主题定位于瓷器鉴赏、辨伪和断代,收录了从明洪武到崇祯、清顺治到宣统及民国共五百余年的多个品种的瓷器。瓷器来源主要是作者参加北京电视台《拍宝》栏目时,广大藏友的收藏品。内容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划分为清早中晚期、明早中晚期等几个阶段,每件器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阐述。本书将鉴赏理论与作者实践经验相结合,对收藏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98 ¥360 折扣:5.5折
    • 青瓷白马兼山海——惠东县白马窑址群区域系统调查
    •   ( 9 条评论 )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2023-10-01/ 科学出版社
    • 2019年7月至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区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对白马窑址周边区域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于勘探工作。本次调查共计发现窑址19处,其中江板、匣斗墩等四处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烂屋仔、陂角、石鼓岭、犁头坑等十处窑址,复查核实已知的三官坑等窑址。本次调查搞清楚了白马窑的产品类型和延续时间及分布范围,运输途径、规模变化。为白马窑的下一步文物保护鬼话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并对惠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提供了资料支持。本书既是对此次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书中详细介绍了调查成果,包括展示了调查收货的重要的200余件瓷器标本。

    • ¥121 ¥168 折扣:7.2折
    • 焰红石渚——长沙铜官窑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瓷器
    •   ( 42 条评论 )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2018-08-01/ 文物出版社
    • 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铜官窑石渚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灰沟、灰坑、房基等多处遗迹,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标本,为长沙铜官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焰红石渚:长沙铜官窑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瓷器》精选了精品瓷器150余件进行出版。大量外销瓷风格瓷器的出土证明铜官窑是中晚唐时期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长沙铜官窑是中晚唐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 ¥216 ¥300 折扣:7.2折
    • 中国越窑瓷(上下册)
    •   ( 90 条评论 )
    • 林士民林浩 著 /2012-10-01/ 宁波出版社
    • 《中国越窑瓷(套装上下册)》首次提出“早期越窑”与“越窑”这一全新概念,并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后把“早期越窑”分为成熟、发展、繁荣、停滞、衰落等几个历史时期;“越窑”篇经深入研究,也提炼归纳为复苏、发展、鼎盛、衰落几个历史时期。上述这些分期都是深入研究的成果,有其独到的见解,非常难得,过去还没有这样深入的研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关于“早期越窑”与“越窑”发展的原因,该书也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除了宁波港的发展外,另一个促使窑业发展的原因,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开通,促进了文化、贸易的发展与交融。西方胡人在“早期越窑”制品中的大量出现,说明了宁波、绍兴这些地方早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热土,其影响已深入到制瓷领域了。 《中国越窑瓷(套装上下册)》总结了从东晋到隋代三个多世纪早期

    • ¥230.4 ¥480 折扣:4.8折
    • 李知宴清代陶瓷鉴赏与鉴定
    •   ( 78 条评论 )
    • 李知宴 著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古代瓷器中的青花瓷,是釉下彩的一种,这也是人们广为收藏的一个种类。在明代青花瓷器的发展达到一个艺术高峰,这个时期的官窑瓷器逐渐形成了宫廷化的艺术风格,而民窑瓷器则体现出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风格。今天的节目就是向您介绍有关明代青花瓷器在收藏和鉴赏方面的知识。

    • ¥133.9 ¥186 折扣:7.2折
    • 西夏瓷器
    •   ( 177 条评论 )
    • 杭天 著 /2010-07-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几十年来西夏瓷器研究的成果,在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占有国内外已知的西夏瓷器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多处西夏瓷窑,西夏瓷器的胎釉、器类、装饰手法和装烧工艺,缕析了西夏瓷器与唐宋(金)时期中原地区瓷器及辽代陶瓷的渊源关系,由此推断了西夏瓷器的创烧年代。本书认为,在当时北方地区的主要瓷器类型中,西夏瓷器是质量仅逊于定窑系和耀州窑系瓷器的高质量产品,其剔划花产品则是兼具独创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古陶瓷经典作品。本书公布的资料,绝大多数系首次发表,某些曾被公布过的各地文博部门的藏晶,也是首次以清晰的彩色图片面世。除此而外,本书中还有许多的次:次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以两北地区窑口纪年器及其他标准器为依据,对一些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的某些“西夏瓷”藏品进行详细的考辨,将名不符实的各种

    • ¥259.2 ¥360 折扣:7.2折
    • 吉简吉美:吉州窑遗址出土瓷器集萃(全1册) 文物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0-10-01/ 文物出版社
    • 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吉州窑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遗址范围内保留着晚唐至宋元时期的古窑包24座,出土各类瓷器和窑具标本4000余件,包括各类瓷器,集南、北各民窑之大成,所烧瓷器种类繁多,釉色齐全,纹饰精美,具有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建窑和定窑等窑系的特点,也是元至明清著名官窑景德镇烧瓷技艺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374.4 ¥480 折扣:7.8折
    • 巩义黄冶窑(上下册)
    •   ( 20 条评论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2016-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巩义黄冶窑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全书以窑址为单位,系统地介绍了黄冶窑的窑炉、作坊遗迹以及各种瓷器,出土遗物除了我们熟知的黄冶窑典型产品--唐三彩,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产品,如早期白瓷和黑瓷,对于我们认识黄冶窑的创烧、兴盛以及停烧的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377 ¥580 折扣:6.5折
    • 中国陶瓷史(精)
    •   ( 56 条评论 )
    • 编者:中国硅酸盐学会|责编:沈彙 /1982-09-01/ 文物
    • 陶瓷史是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陶瓷史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很多的学科,一部完备的陶瓷史的写作需要有多学科的协作与努力。中国硅酸盐学会在组织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全国的许多文物考古部门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从新石器时期到明清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陶瓷标本。 、轻工业部、 建筑材料工业局以及各省市所属的陶瓷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对这些标本作了科学分析,并从陶瓷工艺学的角度对当时的烧制工艺进行了论证,对我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和陶瓷 存在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使本书在论述一些重要观点时有 多可靠的科学根据。 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品,它同时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陶瓷制品的造型、装饰、釉色都同当时社会

    • ¥143.26 ¥220 折扣:6.5折
    • 中国陶鬲谱系研究 故宫博物院 编 故宫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 编 /2014-07-01/ 故宫出版社
    • 以接合三空足为特征的陶鬲,如苏秉琦先生所说 :“世界各地都没有 见过类似器物,而在中国文化中,它的存在又特别普 遍而长久,是中华古 文化的一种代表化石,对于追溯中华古文化和古文明 的起源与流变具有特 别意义。”故将各地域的陶鬲从谱系上做一梳理,是 解读中华古文化源流 的重中之重。为破解这道天书般的学术难题,主 编的这本《中国陶鬲谱系研究》便应 运而生。这是部系统研究鬲谱与其相关的考古学 文化纵横关系的论 文集,是陶鬲研究史上的集大成之作,陶鬲谱系研究 也将因此而获得新 的起点。

    • ¥361 ¥729 折扣:5折
    • 新出古陶文图录
    •   ( 93 条评论 )
    • 徐在国 /2018-01-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本书所收录的主要是古陶文,即汉代以前的陶文,也酌情收录部分瓦文、砖文。所谓 新出 ,主要是指王恩田先生的《陶文图录》、袁仲一、刘钰先生的《秦陶文新编》出版后新出的古陶文,也有一部分是二书失收和未收的。全书收录陶文1143方,按照时代编排,分商以前、商、西周、春秋、战国、秦(含战国秦)。战国又分齐、燕、三晋(韩、赵、魏)、楚。书稿所收每一陶文下,先录陶文原拓或照片,图下依次标示编号、器形、释文、出土地、著录作品、现藏地等(不可知者阙如)。对陶文著录作品原文未释或误释者,径改;对少数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的字,择善而从一家之言;陶文原拓缺字和未识字用 □ 代替。所收材料公布或发表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

    • ¥435 ¥580 折扣:7.5折
    • 宋代官窑瓷器
    •   ( 240 条评论 )
    • 李辉柄 著 /2013-06-01/ 故宫出版社
    • 宋代是我国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瓷窑星罗棋布,遍于全国南北各地。宋代瓷窑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北宋和南宋时期,宫廷所需瓷器由官办瓷窑进行生产,这种官办瓷窑,一般简称为“官窑”。 官窑是从烧“贡瓷”发展而来的。唐代的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根据文献记载以及考古资料证明,在当时就大量向朝廷进贡瓷器。宋代由于宫廷的特殊需要,“贡瓷”已经满足不了宫中的需要。所以一种专门为宫中需要而生产的官窑就应运而生了。“民窑”则不受宫廷的任何束缚,工匠来自民间,所产瓷器均供城乡民众所需。这是“官”、“民”两窑的根本区别。这两种瓷窑的共存,不仅是宋代瓷器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促进这时期瓷器发展的重要原因。

    • ¥226.1 ¥260 折扣:8.7折
    •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全16册)
    •   ( 128 条评论 )
    • 张柏 /2008-03-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是继《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后推出的又一典藏巨制,科学版中国出土器物全集系列初具规模。由全国200多家文博单位,1000多名专家学人共同打造而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瓷器的集大成者。该全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瓷器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将成为学术研究的良好平台和监赏收藏的标尺。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收集了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五十多年来在古代遗址和墓葬考古发掘中出土瓷器约4000余件(套),中国80年,新中国50多年古代遗址和墓葬考古科学发掘出土瓷器全部涵盖,囊括了从夏代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出土瓷器资料。每卷有瓷器彩色图盘240幅,配有文字说明。各卷前还附有概述一篇,简要介绍本地区瓷考古出土概况。全书均为中英文对照。《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全书资料丰富翔实,图版装祯精美,为研究

    • ¥4260 ¥5680 折扣:7.5折
    • 古陶文汇编
    •   ( 139 条评论 )
    • 高明 编著 /1990-03-01/ 中华书局
    • 本书收集各种古陶文拓片二千六百二十二张,举凡前此成旧的陶文拓片集和建国后新出陶文,绝大部分均已汇集于此,本书分省著录所收战国陶文拓片。商代、西周陶文虽非战国文字,然实是后者滥觞,故置之首卷首。山东大汶口陶文,其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故置于书后以为附录,其资料之丰,体例之善,均有超过前人处。 古陶文研究是古文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对古陶文的研究较之甲骨、金文,却要落后一些。原因有二:一是资料难找:自清代阶祺开始著録陶文以来,已经一个世纪了。虽然各家所辑的陶文拓片集已有二十余种,但真正刊行问世的不过是《鐵云藏陶》、《季木藏陶》等二、三种而已。这就给古陶文的研究带来了不便。二是文字难认:战国陶文多不合六书,且工匠刻印有时随意增减笔书,这又给古陶文的研究增加了难度。 近年来

    • ¥167.3 ¥198 折扣:8.4折
    • 河南唐三彩与唐青花
    •   ( 8 条评论 )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2006-07-01/ 科学出版社
    • 《唐三彩与唐青花》是近你来考古分社与河南郑州考古研究所的大型出版合作项目的一个部分。前已出版的有《郑州大师姑》、《河南旧石器》,其后出版的有《郑州宋金壁画墓》。 书中所收录的唐三彩与唐青花器物(后者多是白釉蓝彩器)是我国河南郑州考古所近年来收集的一批材料,其中主要包括了明器三彩俑、香炉、盘盏、制作器物使用的工具等类器物,对于研究这个地区的三彩与青花类器物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价值。 三彩器物很早就已经为收藏者所注意,现在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等国外地区的文博机构中的三彩俑、镇墓兽和小件等不计其数。已经成为这个时期中国文物的一种重要类型。 《唐三彩与唐青花》里所收录的这批瓷器对于研究瓷土的来源和制作的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者不仅仅以图谱的形式让这批物品得以展露,还收录了关于器物

    • ¥434.5 ¥550 折扣:7.9折
    • 殷墟出土陶器
    •   ( 14 条评论 )
    • 牛世山 岳洪彬 岳占伟 /2018-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殷墟考古90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殷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但出土*多、富于变化的遗物是陶质类器物,构成了殷墟文化丰富而多彩的多样性特点。这里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就这类文物的发现与研究作回顾、总结和思考。殷墟考古始于1928年10月,主要工作由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1937年因抗日战争中断。1950年以来,主要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隶属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安阳队在当时划定的殷墟重点保护区、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后改为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殷墟外围长期从事殷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殷墟文物,其中出土*多的是陶质类文物。这是殷墟考古人90年来辛勤工作,发掘、研究和保护殷墟这个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见证。

    • ¥223.5 ¥298 折扣:7.5折
    • 饮流斋说瓷译注
    •   ( 176 条评论 )
    • 许之衡 著,叶喆民 译注 /2005-10-01/ 紫禁城出版社
    • 本书在总结前人知识与个人见闻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比较科学的分类、排比方法,博览约取,叙述有条。而且收集了大量专门的学名和俗称,为后人保留下众多的历史名词与古董术语,至今仍为中外博物馆及文物界相沿使用,甚至当作国际名称而有助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作者以瓷同诗人相比,独具慧眼、洞幽烛微,使人欣赏瓷器的品格与时代风格时体会更加深刻,若同一般只会“鉴定”而不知“欣赏”(合称“鉴赏”),有如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所说那种“较量真伪,心无真赏,以耳为目,口论贵贱”的人们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了。

    • ¥253.5 ¥300 折扣:8.5折
    • 李辉炳陶瓷论集(Y)
    •   ( 31 条评论 )
    • 李辉柄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李辉柄陶瓷论集》精选李辉柄老师所发表的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遗址考古调查,宋代官窑瓷器研究,中国瓷器的外销四大方面。拟根据故宫旧藏瓷器的特点,对宋代官窑瓷器作进一步研究。拟对当前瓷器鉴定中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即把传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性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研究与归纳,力争在陶瓷断代上找出一些科学的“鉴证”。此书汇集李老师一生的研究心血,可以很好的让广大读者了解李老师的研究历程,尤其是宋官窑等陶瓷方面研究难题。

    • ¥106.4 ¥126 折扣:8.4折
    • 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精)
    •   ( 8 条评论 )
    • 戴向明 著 /2010-04-01/ 文物出版社
    • 《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共包括八章:分别有,绪论,社公进化与聚落形态: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垣曲盆地的聚落形态和社会复杂化的发展,古城东关仰韶早期:部落社会的陶器生的,古城东关庙沟二期:酋邦社会里的陶器生产,古城南关二里头和二里岗期:国家社会了陶器生产以及结语。

    • ¥101.1 ¥12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