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史学丛书:中国名号与中古地理探索》从中国古代名号、中古地理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先秦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作者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古代国号、名号、地名等为研究对象,力图将隐藏在其中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涵揭示出来,从而将一幅生动有趣的中国古代社会图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剧烈、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19世纪中期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到20世纪开始加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学术研究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同样经历、体现着这种历史的变化。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涌现出了众多的学术名家和大批的字术经典,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在这一世纪从学术观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思想研究的体系。研究、总结20世纪人文学科学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对各个学科学术研究百年成就的审视,也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回顾,意义深远。
《北朝碑志文研究》是对北朝碑志文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全书从多个角度对北朝碑志文进行了考察。首先,论著从历史的维度对碑志文的发生、发展作了纵向梳理,并进一步对北朝碑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具体发展阶段作了整体观照。其次,论著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出发,对北朝碑志中所反映的家族观念、忠孝观念、事功观念和生死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再次,论著从文体构成的角度对北朝碑志文的体例、题材、语体及表现方式作了细致考察。,论著对北朝碑志中诸如作者构成、材料来源等其它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全书坚持基本学术理性,将思想考察、文体讨论与文献考证紧密结合,力求全面展现北朝碑志文创作的完整面貌。
今年恰逢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本书作者长期关注《红楼梦》与曹雪芹研究学术动态,以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眼光,对曹雪芹故居问题以敦敏、敦诚、张宜泉诗文结合历史文献加以解析,提出曹雪芹西山住地最初在隆恩寺(黄叶村),其后迁居双泉寺村(谢草池),并在双泉寺村谢草池故居度过人生旅程的新考证。
钱穆先生全集,在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