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主义进入中国知识分子意识界的早期情况,包括这现象的历史发展以及当时靠前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因素。从1897年发表《扬子江形势论略》而“由选学妖孽变到康梁派”时,他已经接触到鼓吹改革新思想的报章杂志,如康有为的《强学报》及张之洞、梁启超的《时务报》等。陈的四到五次日本的留学经验巩固了他的革命倾向,而这一切都与当时所出版的进步报刊和他所参加的学生政治活动以及他所建立的社会网络有关。
内容简介
约翰·F·肯尼迪从小就是一个特权青年。他早早步入政坛,更在43岁的年纪便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成为美国历目前第4位遇刺身亡的总统。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射出的子弹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令人痛心的离去更增添了他的传奇光环。“年轻、英俊、迷人、富有,战争英雄,哈佛毕业生”是他的标签,而困扰他一生的疾病、在国会中平庸的表现、作为徒竞选总统时遭受的指责和怀疑、当选后面临的各种靠前压力(是民权问题上)、猪湾惨败后的痛苦与自责、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权衡与斟酌、深陷越南战争泥沼的苦闷、对私生活和健康问题被曝光的担心等等,又增添了肯尼迪的神话色彩。
电影与政治,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电影剧情,往往影射政治的现实;而现实中的政治,也常比电影更富有戏剧性。本书为才子作家沈旭晖本中文简体字作品。他以电影做切入点,以其深厚的国际学养,凭借天马行空的跨界知识,层层剖析电影中的政治元素,追寻历史背景或国际真貌。作者在书中处处流露出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渊博,举凡中外历史、政治组织、学术思潮、党派关系,皆能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评论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