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冯?洪堡(1767—1835)和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这对兄弟书写了历史——哥哥作为哲学家、语言学家和普鲁士的政治家;弟弟作为自然科学家、作家和世界考察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成绩斐然,出类拔萃。尤其弟弟亚历山大的人生与作品最近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通过亚历山大?冯?洪堡本人的鸿篇巨制《宇宙》(Kosmos)的出版,通过丹尼尔?凯尔曼(Daniel Kehlmann)的长篇小说《丈量世界》(Die Vermessung der Welt)的出版。洪堡兄弟毕生彼此联系非常紧密,然而,他们在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方面却迥然不同。 本书作者借助书信和作品节选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两兄弟会走上如此的殊途?在突出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站点——比如在魏玛与歌德和席勒的相遇,同时,也描绘出他们生活的光辉时代。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杨晓黎卷》收录了杨晓黎在汉语言文字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大体上可以反映出我的学术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经历。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海外汉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一,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教学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实用性和指导性,落脚点是为了帮助汉语教师切实解决教学难题,因此,论文集中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一组文章从学术研究角度看虽然比较浅显,但却是体现海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特色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然,这些文章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杨晓黎对汉语本体及教学理论的某些思考。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徐在国卷)》收录了徐在国教授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陶器铭文、兵器铭文、玺印文字、陶文、简帛文字、传抄古文等。主要包括《楚简文字新释》、《读楚系简帛文字编札记》、《郭店楚简文字考释》、《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字形摹写错误例》、《战国官玺考释三则》、《战国成语玺考释四则》、《中的籀文初探》、《“中播簋”应为“中簋”》、《兵器铭文考释(七则)》、《郭店楚简文字三考》等。
赵元任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方言学家, 对其研究的成果也屡有新意, 为我们进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不断提供借鉴。本书编录了近几年来外发表的有关赵元任研究的文章30余篇, 涉及赵先生在语言学、音韵学、方言调查、翻译学、国罗方案等方面的成就, 并结合其生平, 探究其治学之路, 以为今人进行研究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并纪念赵先生诞辰120周年。
本书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作协重点合作访谈节目“作家与世界”的文字记录。 文人,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中国历代都担负着定位那个时代精神,并反应其韧性和张力的责任。 《用文字呐喊》一书采用人物访谈的形式,记录了阿来、莫言、张贤亮、贾平凹、韩少功、迟子建、张抗抗、陈忠实、二月河、李洱、白先勇等一大批中国当代特立独行的文人,披露的人生故事、心灵疆域和存在之思。他们用中国*穿透力的声音,对社会、时代、世界、理想、死亡、幸福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思想评述。这是他们每个人的简明创作史和思想史,所勾勒出来的,是过去30多年中国文人的进化轨迹。 这是一批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他们的人,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推荐到国际上,将会颠覆传统对中国的认识和价值评价。世界只有聆听了来自他们的声音,才是叩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 柳 河东 、 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柳 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 韩柳 ,与刘禹锡并 称 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 王孟韦 柳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 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 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 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吴永喆、乔万民选注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散文选注本。
《革新的号手——刘半农》一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拥有一份爱国的热忱、一场孤独的旅程和一生洒脱的性情的语言大家刘半农的一生。
我心爱的人——胡明扬已永远离开人世,但他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永不磨灭。为使这份记忆留在人间,八十四岁高龄的我决心为他写这部传记。 他是一个杰出的知识分子,为他深爱的祖国与人民鞠躬尽瘁。 他是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为中国语言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一生坎坷,受尽各种折磨,个中滋味一言难尽。然而,他却能坦然处之,正如他的诗中所云:“人海浮沉数十年,风风雨雨任熬煎,只缘留得丹心在,万劫千灾自坦然。” 这部传记,是根据我自己与亲戚的回忆,他的文章、自传、日记、档案,他的同事、学生以及同行好友的追思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