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大阪大学哲学博士,历任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48年赴美国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5年回国。他从电磁理论得到启发,于1935年提出了关于核子力的“介子理论”。现在一般认为4种相互作用都是汤川型相互作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规范子(后来杨振宁等发展了规范理论)。 汤川秀树认为,正如电磁作用是带电粒子间交换光子产生那样,核子也是通过交换一种媒介粒子而发生作用的,可能存在某种属核子力的力场。他通过计算,认为这种粒子的质量约为质子的1/10、为电子的200倍,介于质子和电子之间。人们就称它作“介子”。 介子场理论发表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36年,美国的安德森等在研究宇宙射线时发现一种新粒子,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200倍。奥本海默认为这就是汤川秀树预言的介子。“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家。他们是人类文明*璀璨的明珠,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永恒的力量源泉,时刻激励着后来人,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瓦特福特》便为您描写了两位非常厉害的发明家。 魏广振等主编的《瓦特福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位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和亨利·福特。詹姆斯·瓦特从小虽然没有上多少学,却凭借着自己聪明的才智和勤奋好学的精神,终于制造出了台真正的蒸汽机,从而揭开了现代机械文明的帷幕。亨利·福特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凭着对机械制造的满腔热情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开创了汽车史上一个不老的神话,成为20世纪为出众的企业家之一,世界公认的“汽车大王”……他们都曾经历了比普通人更多的磨难,为人类作出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