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他的兴趣还包括哲学、历史、物理学、气象学。 在寻找宇宙和谐规律的过程中,借助第谷 布拉赫的观测,他发现了三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规律,他认识到了太阳系的维度。开普勒的工作对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非常重要。他在科学史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但是关于他的工作和生活,人们了解得还非常有限,这本书会把他真实地呈现出来。
梁守槃,中国著名的导弹总体技术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梁守槃院士传记》采取传记的形式,生动翔实地记录了我国导弹总体技术、航空与航天发动机技术科学家,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梁守槃院士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旨在弘扬梁守槃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启迪和激励新一代航天人崇尚科学,献身事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而不断探索,勇攀高峰。
《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庄逢甘院士传记》叙述了庄逢甘院士的成长、学习和工作经历,通过记叙他的人生历程和科技生涯,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他的业绩与贡献,彰显他热爱祖国、忠诚事业、奉献航天的家国情怀,颂扬他知识渊博、思维缜密、见解前瞻、创新进取的大师风范,弘扬他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团结共事的融合精神,追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举贤荐才的育人之道。他以朴实而厚重的足迹、随和且宽容的品格和业内的成就与业绩,彰显了至高至善、无怨无悔的科学家的本色与底蕴,成为了广大航天工作者敬仰的楷模。
本书是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过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的经历。 本书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兼具,内容真实、语言朴素、图文并茂。适合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尤其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人员阅读参考。
当西方哲学的理性无情地揭开神学神秘的面纱,并在19世纪末公然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西方世界的信仰精神逐渐沦丧并且消亡,潜藏于人们内心的原欲和原恶疯狂地冲破道德精神的篱笆,直接在20世纪造成了世界历史上有组织、最残酷、*范围、*规模的自相残杀:表现出从种族清洗到阶级清洗的意志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373次局部战争;死亡1.88亿人。也就是说,在20世纪,每22人中就有1人死于战争!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世界战争:历史上的仇恨时代》中,把20世纪定义为“一个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的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血腥、最为恐怖和最为野蛮的一百年”。20世纪的世界文学,便是那些天才的文学家们在世纪的灾难中对人类自我存在状态的纪录。它触摸的是人类最为敏感的心灵,是人类在野蛮与残酷中追寻人之为人的真谛的孤独之旅;它无力承担
2020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建系60周年,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在过去的60年中,北师大天文人呕心沥血,不断奋斗,按照“三材”建设要求,营造“和为贵”的系文化,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培养优秀学生,积极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不妥拓展 交流合作,切实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本书以系训为题,包括了对近十年全系工作的总结,以及众多系友、在职及退休教师们感人至深的稿件。大家在这本纪念册中将珍藏的回忆与大家分享,读来如饮甘露,令人备受启发。
对许多人来说,海明威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个神话的集大成者:军人、运动员、情人、旅居国外的人,当然,还有作家。但这些传说背后,他的真实生活仍然是个谜。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什么事让他高兴?从军历程中,是什么让他开怀?他在很私人的信件中说了什么?……本书收录了400张海明威生活中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照片,还有100余封他写给家人、朋友、出版商……的信,其中许多照片和信件从未出版过。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海明威肖像图。从西班牙斗牛节上和公牛一起奔跑的照片,到写给妻子和出版商的坦诚的信,本书通过海明威常用之器物、所见之瞬间、每日之思想,对这位文学 的伟大人物致以 的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