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个性鲜明,是一个疯疯癫癫的怪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有傲癖的穷书生、大才子、佛教信徒,一个狗肉饕餮家、爱神的幸运儿,一个学历过硬的七品 父母官 、酒徒,一个创新的篆刻家、 假画 制造者,一个不讨上司欢心的 糊涂 人、诗人,一个民间曲艺作家、大书法家、大画家,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与当局不合作的狂人,一个兰、竹、石的苦恋者。一个多面性天才的人物,一个永远魅力四射的灵魂。 皓首穷经为一人,三百年前旧板桥。本书作者花费三十多年时间对郑板桥进行研究,将郑板桥行踪的考证探讨和对诗、书、画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从他的生平活动中探索其作品的寓意,同时又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剖析来钩稽他的踪迹。 本书图文并茂,文采飞扬,学术价值与文学修养兼备,历史考据与个人心得并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时代格局
拿破仑如同史诗中的巨人一般,驰骋于19世纪初的欧洲。1812年时,欧洲大陆的大部分疆土都在其掌控之中:他颁布的诏书遍及西班牙南部至巴尔干半岛,从大西洋延伸至俄国。他战胜了除英国外的几乎所有强国。英国将英吉利海峡作为天然屏障实施 深壕防御 ,很难想象英国是如何能够避免陷入被征服的困境。拿破仑白手起家,让法国人几乎在不经意间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这部*著作由英国著名的、*受尊敬的军事历史学家撰写。著作讲述了拿破仑的一生,从法国大革命时代背景直至拿破仑离世以及他留下的丰厚遗产。整部著作不仅展现了精美的画作、地图和照片,还包括一些珍稀文件的影印本,如秘密签署的文件、密码信息、记录本、报告和信件等,这些都是对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品进行了专业研究探索的成果。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项南同志开创进取、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内容包括:(一)积极读书,寻求革命真理;(二)抗战时期;(三)主持团中央工作。他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为团的建设,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增进与各国青年友好了解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四)在八机部的历练;(五)“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六)在农机部的工作;(七)主政福建。项南于1980年调福建省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他在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团结带领省委班子,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开拓性的思路。他任职期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谷牧同志早年受严格私塾教育、解放前任左联负责人、解放后辅佐国家领导人管理经济、改革开放后担任对外开放前线总指挥等辉煌而曲折的一生。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从胶东到北平;(二)五年东北军工作;(三)滨海十年;(四)在新中国初建的岁月里;(五)痛心疾首忆“文革”;(六)改革开放年代。在这一阶段,谷牧同志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75年,谷牧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2月又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从1978年底到1988年初近10年中,分管对外开放工作;十年间,谷牧一人扮演着多个角色:他既是开放政策探索者,又是政策的推行者;在中央,他是前线的指挥官;对地方,他是中央的决策者。(七)关于孔子基金会的工作等等。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任仲夷同志被誉为改革开放的闯将,本书以图文结合形式记录了他敢为人先、披荆斩棘的一生。重点内容包括:(一)求学时代;(二)从共青团到共产党;(三)抗战时期:(四)辗转辽南三地;(五)黑龙江岁月;(六)辽宁岁月;(七)广东改革开放前沿。从1980年起,他执掌广东大权,在重重束缚之中寻求突破。5年后,这个贫穷的边防省份,一跃变成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引领着整个中国走向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再也不会回头。(八)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等等。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张伯苓画传》以时间为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文释图,以图补义,分五章讲述张伯苓秉持教育救国的理想,五十年投身南开教育,一辈子辗转南北、苦心经营,取得辉煌教育成就的人生历程,内容客观,叙事条理清晰,选图具有代表性,真实再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凸显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人格魅力。 离张伯苓越远,张伯苓的思想就越近。穿越时空,仿佛那位留短平头、戴墨镜的伟岸身躯就在我们眼前。 张伯苓(1876~1951)是中国近代极具代表性的教育家,是教育家办教育的典范。他从清末走来,以其北洋水师学堂的资历撬传统教育的磐石,担当开启新时代教育的崇高使命。张伯苓以其无可复制的定力和阅历,谱写了醉心教育五十年的人生;他所创办的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如鲁殿灵光岿然独存;他以育人为要旨,始
即使是今天,仍然有许多人相信人类来自于上帝的花园,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当不足两个世纪以前达尔文告诉世人,我们不过是和猿猴同属一宗时,大多数人被激怒了,嘲讽、挖苦和谩骂一起向达尔文扑来。但时间平息了一切,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伊甸园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在达尔文生活的年代,虽然宗教的势力比起中世纪来已有所削弱,但是上帝的身影仍君临一切。人们认为一切,包括人类自己都是上帝的杰作,自然界的物种生来就是上帝事先设计好的,而且它们永远不变。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依靠年轻、勇气以及父亲的资助,乘“贝格尔号”舰完成了他一生史诗般的环球考察。当他归来时,已病弱不堪,多种疾病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此后几十年的研究完全赖于毅力,终他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发现——关于物种进化机制及人类的起源。
本书通过讲述舒绣文女士一生中发生的几件大事:四大名旦之一、《塞上风云》的轰动效应、离家·求生、爬树捉乌下湖采菱奇思妙想敢打敢拼、陶金与舒绣文的创作友谊、闪光的珍珠、闪烁晶莹光芒的珍珠、德艺千秋等,来描述她精彩的一生。 本书通过讲述舒绣文女士一生中发生的几件大事:四大名旦之一、《塞上风云》的轰动效应、离家·求生、爬树捉乌下湖采菱奇思妙想敢打敢拼、陶金与舒绣文的创作友谊、闪光的珍珠、闪烁晶莹光芒的珍珠、德艺千秋等,来描述她精彩的一生。
《扬州八怪画传》共收录了清代扬州的八位画家,即:汪士慎、李印单、金农、黄慎、高翔、李方膺、郑板桥、罗聘的传纪小说、代表画作以及要关的评论文字。“八怪”原是当地的俗语,意指多样的怪异,原也并不坐实为八人,即便是划定为八人,各家的说法也互有出入,关键倒在于一种“怪异”的意趣在各位画家身上贯穿。
季羡林先生是“国宝”,甚至是“世界之宝”。大家都知道他,但是“ 对他了解不多,更不具体”。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的季羡林先生,内容极为丰富,从乡土情深到留德十年,从学习、生活、尊师重道到教书育人,展示了季老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精深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情趣,表现了他纯厚、质朴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道德风范。 季先生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译而绝”,这四个字正是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传记,以图文并茂的手法,详细地讲述了季羡林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包括他
本书通过讲述应云卫先生一生中发生的几件大事:难忘“一九五七”、《塞上风云》的轰动效应、炉火纯青排《日出》、家乡人喜看《追鱼》、艰巨的任务——完成八部电影、与韩仲良情同手足、敌忾同仇《全民总动员》、走马上任的“教务主任”等,来描述他精彩的一生。
亨利·马蒂斯(1869-1954)一生努力创造的过程,充满了他对艺术风格的神奇探险:他从传统的学院派走出,不断地经历现代艺术的启蒙与发掘,综合各家学说而青出于蓝胜于蓝;他立于印象派的光源下忠实描绘物象的理论,大胆叛逆,开创具有独特形式与强烈色彩的野兽派时期,结束一个迷茫的世纪;他以塞尚的简化风格为其毕生艺术的依托,转向平面构成的形色简约的艺术;他开创每个新的阶段都历经不断的验证,直到画面的形色和谐简约为止,充满抽象与实验的前卫风格;他根植于“艺术是一种装饰”的绘画理念,具体展现物体的自然本质,洋溢着美丽浪漫的异国风情,创造了高度人为与装饰的绘画成就;他为了追求人物与空间的平衡画风,创作了一连串神秘多变的作品;他独创彩纸剪贴的绘画与雕刻形式,调和了形色筒约与纯粹平衡的艺术风格,缔造一个辉
近看梦露,不见了欲望的诱惑,看到了单纯的笑容,看到了青春的萌动,看到了无助的茫然……我们怀念梦露,就让时光倒流五十年,回到属于玛丽莲,梦露的那个时代。回去,不是为了膜拜,不是为了全民所有,非凡是为了看得真切,为了寻找一个真实、美丽寂寞和痛苦的女人。这个女人留给我们太多的话题和疑惑,也留下了足以影响一人世纪的魅力,而她,给自己留了些什么呢? 本书精选近300幅图片,精心设计的版式把图片和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再现梦露传奇的一生。从梦露颠沛流离的童年到她的不美满的几次婚姻,以及她在好莱坞取得的辉煌成绩、她和肯尼迪兄弟的秘情、她的神秘死亡,本书都作了详尽的描述,通过此书,读者能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立体的梦露。
美国人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1962)是一位在近现代中美关系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008年,司徒的骨灰安葬中国杭州并经媒体报导后,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位曾经“别了”、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历史人物的探究兴趣。本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其中包括司徒家人提供的从未公开过的照片,既有史料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本书是作者继《走近司徒雷登》之后的又一力作,较之前书更为全方位地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一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图片近300张,比《走近》增加200多张,着重撰写图片背后的故事。
一个俄罗斯的孤女,一次风雪之夜的邂逅,引出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异国婚恋,她的美丽因勇敢的爱情而绽放,她的哀愁因情感的背叛郁郁悠长,她目睹了家的风光显赫和急剧凋零,在生死离别的伤痛中凄婉孤独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