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理》系日本著名课程专家佐藤正夫教授数十年来潜心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一部力著。佐藤正夫教授曾于1952年和1971年分别出版了《现代课程化》和《近代课程的形成》两本专著。《教学原理》则总结了这两本著作的成就,于1987年即作业76岁高龄时出版,因此本书是作者毕业学术成就的总结。本书的写作思路是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作者首根据教学论的逻辑体系设定了六个专题,即“教学论的概念与教学的意义及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中的教育”“教学组织”。然后用历史的视野,分别从古典教学论、近代教学论到现代教学论对这些专题加以审社,最后对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系统观点。本书在理论上高屋建瓴,在实践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
《过去的教师》讲述在过去的岁月,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新式教育伴随着国门开启、民族自强和全球发展而一路走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承启了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开创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谱写了中国新式教育一时的辉煌。这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守望的财富与指引的明灯。
《教学原理》系日本著名课程专家佐藤正夫教授数十年来潜心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一部力著。佐藤正夫教授曾于1952年和1971年分别出版了《现代课程化》和《近代课程的形成》两本专著。《教学原理》则总结了这两本著作的成就,于1987年即作业76岁高龄时出版,因此本书是作者毕业学术成就的总结。本书的写作思路是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作者首根据教学论的逻辑体系设定了六个专题,即“教学论的概念与教学的意义及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中的教育”“教学组织”。然后用历史的视野,分别从古典教学论、近代教学论到现代教学论对这些专题加以审社,最后对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系统观点。本书在理论上高屋建瓴,在实践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
本书能为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学习、研究和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些微帮助。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系统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把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学说,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思想文化氛围里来认识、理解与描述,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结合、抽象与具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土与域外的结合。
胡适著的《胡适论教育(精)》精选胡适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和演讲稿,内容涵盖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女子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读书与治学诸多方面,充分展示了胡适先生对于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真知灼见。现在读来,依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资参考。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研讨了十八世纪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还对18世纪日本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18世纪日本的教育思想中确然出现了近乎近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萌芽,尤其是关于庶士教育平等观点、关于儿童天性及相应教育的主张、注重实学的要求、对学校教育体系的设想,以及教育研究思想方法的转变等,显得格外突出。重要的是,这些思想像18世纪日本整个思想界、学术界一样,具有的启蒙倾向。
作者对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主张人格“训练与修养”的内容和研究进行了全面介绍以及研读性评点,使作者从“课程、教材、教法三个维度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广大语文教育学习者和研究者所知,又通过设计的“与专家对话”、“我读与我思”等栏目,试图引起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研究。本书是高等学校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高年级学生、语文教育硕士的基础阅读材料,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