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词典共收现代汉语多义词8100条。二 古语词、方言词、没有通用意义的行业语、术语,一般不收。酌收少量多义的成语、惯用语。三 一个词不止一种书写形式,只选取较常用的一种写法。四 词条按首字音序排列。首字同音的,以笔画为序。五 每个词条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六 分列义项,先列基本义,后列引申义和比喻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不止一个义项的,原则上以意义发展的脉络来排列。七 每个义项均标注词性。八 每个义项均举例说明,前用“△”标示。九 有的多义词有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的同音词,或有语音形式不同而书写形式相同的同形词。十 现代汉语有的多义词与古代汉语的词义有明显的差别。本词典设“备考”一栏,引出其本义和书证加以比较。十一 书后际有笔画索引备查。
本书为我社1986年出版的《简明文言字典》的修订本。该字典收字量大(单字16000个,词组13000条),释义全面,而释文及书证却简省明了,不繁杂拖沓,是为“简明”。可供中学师生和一般研究者学习文言文时使用。也有助于进一步运用《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大型工具书。此次修订一是增加了比较常见的文言例句,充实了部分书证;二是依据1988年国家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重新调整梳理了繁体字和异体字,使其更加规范;三是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以符合现代读者的查阅习惯;四是改64开本为国际A5开本,翻阅时更加方便。
本书所收集的人物词条,就其数量而言,唐宋以后的人物形象居多。当然,先秦的诸子散文,如《庄子》、《列子》等书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东汉以前的史传文学,如《左传》、《战国策》中的人物;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中的人物等。这些都是反映我国北朝以前文学人物的各种特点的,本书均有选择地收录。一些对后世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等书中的人物,则较全面地收录。在本书所收的四千多个人物中,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不论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不论是悲剧的还是喜剧的,“每个人物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义角”他们同时在作品中涌现,交相辉映,其中不管新颖独特、另开生面的艺术形象,在我们古代文学人物的画廊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赢得了人民的喜爱。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原则。凡常用成语必收无疑;古代一些非常用的成语,但在今天看来又较有价值的、值得推广的也在收录范围之内,但至少见于两条书证;现代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些新成语尽可能地收录;少许常用的较典雅的熟语也酌加收录。全书共收词目2.5万条。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袖珍本)(辞海版)》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O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广泛搜集各类歇后语共约7000余条(含副条)。《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袖珍本)(辞海版)》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辞书编纂实践经验,很好地保证了《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袖珍本)(辞海版)》的专业水准。全书体例谨严,适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阅读。
笔者认为《引用语大辞典》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体例严谨。每个词条主要包括:难懂词语典故、异读字音的注释、串讲。在考释语源时,引用原话用“语出”表示;语义所本用“语本”表示,如“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是众人皆知的,而该句是化用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而来,故在指明出处时用“语本”。(2考证引用语之出处,时间跨度大。上至《诗》《书》,下至毛泽东等当代人之诗词文章,只要有人引用无不收录,大大超出了清人只研究古语的范围。(3)书证丰富,征引范围广。《引用语大辞典》对于一些引用频率较大的词条,尽量选取不同时代的书证以反映词条在各个时期的引用情况,征引所及,经史子集、道藏佛典、曲艺唱本、笔记小说、报刊杂志无所不包。(4)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引用语中有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在编写过程中,既做到内容全面、叙述清楚,又注意一些的协议、规范及学术界、工业界研究进展,同时还非常注重实用性。《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既适用于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