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 GIS为平台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材。全书共安排了30个实验,内容涉及空间数据基础与Arc GIS基本操作、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可视化、GIS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设备与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说明,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及教学课件。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可以加深读者对GIS基础理论的认识,使其掌握从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处理,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分析与GIS应用,再到空间数据可视化与专题制图等整个数据链路中的各方面专业技能。本书既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乐鹏编著的这本《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服务》首先对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部分进行简要介绍,承前启后,进一步介绍了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标准和技术,然后从空间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别出发,介绍了空间信息基本服务、服务集成和应用等,后对空间信息服务的前沿进行了介绍。该书的出版,有助于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对空间信息服务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服务的研究和应用。
GIS不仅是强大的地图制图工具,其核心能力是空间分析。GIS空间分析可以揭示地理数据中蕴含的格局、关系和趋势,以进行决策和未来规划。 《GIS空间分析指南》从空间分析的定义开始,向读者阐述GIS空间分析的意义,介绍各种空间分析方法,提供进入地理空间分析领域的必要知识,并以大量的彩图进行说明,简单清楚地向读者展示了空间分析的用途。通过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如何从问题中提取基本元素,从多种方案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及使用软件工具精确地分析结果,并展示成果。 《GIS空间分析指南》作为GIS空间分析的入门书,适合GIS和相关专业的初学者和希望进一步提高空间分析技能的资深用户。 《GIS空间分析指南》主要阐述了六个常用的地理空间分析任务: ?地理要素空间位置制图分析 ?*值和小值制图分析 ?密度制图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从近年来GIS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以GIS设计和应用为主线,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作者多年的开发设计成果,系统地介绍了GIS设计的特点、方法、过程和实现技术,详细阐述了GIS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多个应用实例等内容,具体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GIS实施与维护、GIS测试与评价、GIS项目管理与质量工程、GIS标准化、GIS开发模式、GIS设计实例等。本书内容安排上首先介绍必需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理论和数据库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再以通俗流畅的语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教学与开发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此外,每章的后面附有习题,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难
人工免疫系统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智能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中如何应用人工免疫系统模型是本书的主题。梁勤欧编著的《人工免疫系统与GIS空间分析应用》主要以克隆选择算法(CLONALG)及其扩展模型遗传克隆选择算法(CLOGA)、人工免疫网络模型(aiNet)、改进克隆选择算法、局部变换克隆选择算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GIS空间分析中的定位一分配问题(Location-Allocation)、地理信息预测问题、聚类分析问题、旅行商问题(TSP)、车辆路径问题(VRP)等为主要应用和实验目标,概略地研究了人工免疫系统在GIS空间分析中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免疫系统与GIS空间分析应用》适合于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为这些领域的硕士研究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是高等学“十一五”*规划教材,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13章,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结构、GIS的地理数学基础、数据输入、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管理、数学空间的几何对象、空间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GIS的输出与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与标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等。 该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软件工程、测绘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国土管理,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研究和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立足教学需要,全面介绍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在理论后面紧跟实例实例操作,解决与资源、环境相关的问题。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各种卫星系统及其图像特性,遥感图像信息特征,遥感图像数实际上处理系统,遥感图像的各种预处理、增强处理、分类处理、遥感图像的变换,住处提取与融合等内容。书中表、图丰富。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科遥感专业和GIS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和科研工作才参考、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GPS卫星信号,GPS定位系统的基本观测量,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测绘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特征、功能、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数据库设计,着重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产品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标准化,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与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气候生态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后还介绍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及其发展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农业、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地理、生态环境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是韦玉春、汤国安、杨昕等在总结遥感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及国内外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展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遥感数字图像的获取和存储;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图像显示和拉伸;图像校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遥感图像分类;地物成分分析和信息提取。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既可作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该教材是为了满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其内容是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工作者必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国外同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面的教材有明显的区别。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集成工程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规范;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方法和法律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方法和企业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Are/lnfo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基于Are/lnfo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专业一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案例等。为了方便教学和读者自学,每章都配有思考题或练习题。 该教材是我们在多年从事地
ArcGIS是GIS领域应用广泛的平台软件。本书详细介绍了使用ArcGIS制作地图和管理数据的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地图创建、图层管理、数据的符号化显示、地图标注、版式设计和打印、鼠标的使用、数据的图表展示、创建报表、基于地图的查询、数据的栅格操作、ArcMap的矢量数据编辑、ArcToolbox应用、定制ArcMap和二次开发。 本书主要面向ArcGIS初、中级用户,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学习ArcGIS使用的入门教材,同时对从事GIS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黄河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379048)以及武汉大学教务部资助下,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本书共分九章,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数据模型,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模,是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章介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是GIS栅格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四章介绍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包含分析,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矢量数据的网络分析,是GIS矢量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五章讨论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数据的量算,空间数据的内插,空间信息分类,空间统计分析等内容
《创新改变世界(18位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精选了18位著名科学家有关创新的经典讲座内容,他们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分享了开展科技创新的感悟,体现了丰富鲜活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反映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中国科学院在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创新改变世界(18位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对各行业青年人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由郭传杰等主编。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原理、技术与应用。对GIS、RS和GPS的发展、原理与技术、应用实例以及未来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并以具体生动实例分析说明了当前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技术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本书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可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的培训教程。由于书中内容专业面广、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性,因此也适合作为软件开发、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部门或相关专业研究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就地理空间信息在区域多目标规划中应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在分析区域多目标规划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地理空间信息与区域多目标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区域多目标规划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方法,并就模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研究针对区域多目标规划的需要,就规划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空间分析,建立了区域多目标规划跟踪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支持区域多目标规划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模型。该研究只就地理空间信息在区域多目标规划中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说明,试图提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及技术的规划决策支持方法体系,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要建立实用的规划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部门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信息规划管理部门
本书在充分研究和分析GIS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GIS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内容、相关规范与标准以及GIS设计的各种方法,并系统介绍了GIS设计与开发的各个阶段,即GIS系统定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及维护等的方法、步骤、工具以及GIS设计项目管理与质量保证的相关理论方法。此外,本书还对GIS空间数据库和分布式GIS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后,本书以建设完成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具体实践了GIS设计各阶段的方法和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GIS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GIS研究、技术、应用、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为发展遥感图像应用处理技术而撰写的著作。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包括五章,概述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机理;中篇包括九章,分别讲座有关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涉及的基本理论及其关键技术;下篇概括成六章,介绍笔者及其同事们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在许多重要遥感应用领域开展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研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及具体方法。本书为广大从事遥感应用的各行各业科技人员提高遥感应用水平、拓展遥感应用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应专业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关培训班、研讨班的参考读物。
本书以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融合原理、融合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 全书共11章。第1~3章介绍了图像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图像融合的预处理方法、源图像的成像特性及图像融合的性能评价;第4~9章系统介绍了各种图像融合方法,其中包括早期各种简单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以及基于Shea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等;第10章结合图像融合的具体应用实例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应用;11章对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本书着重介绍图像融合技术中*基本和*成熟的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学者的当前工作。 ?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