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数据要素化治理的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为主线,内容按照概念篇、原理篇和工程篇依次展开。概念篇在对数据、数据要素相关概念及其演进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首次对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化 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基于传统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规律,提出数据要素化治理的基本思路。在原理篇,定义了数据元件作为连接数据供需两端的 中间态 和数据要素交易流通的标的物,进而构建基于数据元件的数据要素流通模型、数据要素化安全模型以及数据要素化治理系统模型。在工程篇,详细阐述了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 三位一体 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案例剖析,验证数据要素化治理模型及三大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可复制性。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和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编写而成。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继续保持《51单片机自学笔记》一书的写作风格。以任务为中心,并在书中配有多幅卡通图片,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渐进式地讲述了AVR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本书不但讲述了AVR单片机的常用知识,还重点讲述了Bootl.oader及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的使用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包括单色图形液晶屏绘图函数库的应用,同时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内容及调试经验融人到本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针对目前介绍飞思卡尔MC9S12(X)系列单片机的教材不多、初学者入门困难的现状,作者撰写了此书,旨在将初学者领入飞思卡尔的殿堂。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从原理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主要讲解了MC9S12(X)系列单片机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使读者掌握模块的使用方法,尤其针对“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进行了大量实例讲解。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为读者提供全部实例的测试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飞翔科技系列开发板上进行调试。读者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例的调试,迅速入门飞思卡尔单片机。 本书可作为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单片机教材,也适用于该系列单片机的自学者和开发人员。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USB协议、StellariUSB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多个USB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USB开发思路、流程及编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USB主机、USBOTG开发。全书共分15章:第1章介绍USB系统基础知识、基本术语、USB基本结构、开发流程、USB枚举、USB描述符格式、主机和设备开发过程等。第2章介绍Cortex-M3内核的USB处理器,包括USB基本模块、工作方式、USB寄存器操作、寄存器级编程等。第3章介绍使用设备驱动库函数进行Cortex-m3编程,包括内核操作、中断控制、GPIO编程、USB基本编程等。第4章介绍TI的USB库使用及编程。第5章至第10章介绍USB设备开发。第11章介绍USB主机开发。第12章介绍USBOTG开发。第13章介绍USB设备开发总结及注意事项。第14章介绍USB主机开发总结及注意事项。第15章USB系统开发总结,包括常见概念性问题、开发问题
本书是以单片机和物联网相结合的学习理念为知识主体,使用C语言和Java语言分别对底层单片机进行电子系统设计和上位机端控制界面进行APP开发。全书总共分为三部分:*部分: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知识篇;第二部分: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案例实践篇;第三部分:单片机与物联网综合案例实践篇。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知识篇包括底层单片机应用和上位机Android知识的学习。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案例实践篇包括一些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和基于APP控制的单片机应用案例。单片机与物联网综合案例实践篇的内容是在掌握单片机与物联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案例开发技能,能够深层次地对单片机与物联网进行综合系统设计。全书内容编排由浅入深,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完成单片机与物联网知识的学习。实例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LED显示屏开发技术(第2版)》以当今广告媒体中较为流行的单色、双色、彩色和条形(门头)LED显示屏控制系统为背景,结合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控制系统,对LED显示屏数据组织方式和灰度、亮度控制作深度剖析,详细讲解如何根据LED单元板驱动控制方式高效率地排列存储器中的数据。并且在相应章节中附有经过实际应用项目验证的完整开发实例,以供读者参考。在简要讲述普通51单片机和C51编程的基础上,《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LED显示屏开发技术(第2版)》还对具有40MHz工作频率、单指令周期的增强型51单片机——VRS51L3074及其在LED显示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该书也是国内本铁电单片机相关的中文书籍,为初学铁电单片机或是希望了解该单片机的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中文资料和开发例程。另外还对通用LED显示屏上位机控制软件设
《TMS320C674xDSP应用开发》以TI公司的浮点DSP芯片C6 74x系列为平台,详细介绍了DSP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DSP的基本原理、DSP的结构和指令系统、DSP的仿真软件、DSP的片内外设、DSP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基于DSP的算法实现等。 本书内容全面、实用,讲解通俗易懂,书中的所有软硬件设计略作修改即可在工程中直接应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以及自动控制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DSP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
《DSP嵌入式项目开发三位一体实战精讲》以TIDSP系列为写作平台,通过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DSP嵌入式项目开发的方法与技巧。全书共分12章,篇(第1、2章)为DSP开发基础,简要介绍了DSP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以及CCS集成开发工具,引导读者掌握必要的技术基础;第二篇(第3~12章)为项目实例,通过12个实例,详细阐述了DSP在接口扩展与传输、工业控制、图形图像、数字消费与网络通信领域的开发原理、流程思路和技巧。实例全部来自于项目实践,代表性和指导性强,读者通过学习后举一反三,设计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步入高级工程师的行列。本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实例典型,技术先进热门。不但详细介绍了DSP嵌入式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而且提供了完善的设计思路与方案,总结了开发心得和注意事项,对实例的程序代码做了详细注释,方便读者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地反映了有关基于混沌及分形理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在吸收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先进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教学与实践体会,以非线性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内容新颖且理论联系实际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教材体系。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共分9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混沌及分形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5章介绍了相空间吸引子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从多尺度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微观及宏观结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介绍了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第8章介绍了非线性时间序列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第9章介绍了混沌吸引子不稳定周期轨道探寻方法。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51单片机系统入门·扩展·应用开发学习手册(案例详解版)》共18章,分为6篇。开篇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定时计数器、串行通讯、ADC模数转换、可编程计数器阵列等外设资源及其使用,并重点介绍了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和使用技巧。接着介绍了单片的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和分类,其中主要介绍了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和内部点可擦除存储器EEPROM的使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单片机系统资源的扩展。然后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环境和C语言基础知识及其在单片机C51中的扩展。后举例说明了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单片机的数据通讯、数据采集、单片机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覆盖了单片机的主要应用技术。后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辅助设计包括电源系统设计以及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Small RTOS51是为51系列单片机而编写的。它是完全免费的、源代码公开的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它可在无任何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单片80C51系统上运行,并且是可移植的。全书分两部分。部分为基础篇,介绍Small RTOS51和一些基本概念,并详细分析Small RTOS51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为应用篇,给出部分常用硬件在Small RTOS51下驱动程序的源代码。这些源代码在DP—51单片机仿真实验仪上全部调试通过,且只要经过很少的改动,或是不改动,就可以在其他环境下使用。应用篇还通过对这些源代码的分析,让读者理解基于RTOS的编程方法,并给出完整的例子让读者全面掌握基于RTOS的编程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实验参考资料或课外读物,对嵌入工应用开发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全面讲述了嵌入式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书中没有简单罗列各种嵌入式微控制器的电气特性、物理特性以及具体使用等内容,也没有罗列具体开发工具及开发软件的具体使用,而是关注于让读者理解微控制器背后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从全局上把握嵌入式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技术等内容。全书内容覆盖嵌入式微控制器、软/硬件调试、模/数转换、外设接口、数字信号处理以及模糊逻辑等主要概念,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本书强调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微控制器的架构和技术特点,使其更适合用作高校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以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用作专业嵌入式微控制器设计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经典80C51单片机为讲解模型,并辅以SST89C5X和P89C51XX为实验机型;以μVision2为软件集成开发环境,Flash Magic为在线烧写软件工具,并辅以硬件综合开发工具DH2004A。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背景知识、硬件架构、ROM、RAM、SFR、指令系统、通用并行端口、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程序、汇编语言工具链、模块化编程技术、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软件模拟调试技术、硬件综合开发工具、硬件仿真开发技术、下载编程实验仪用法和烧试简易开发技术等。 本书的突出特点为思路新颖、通俗易懂、语言流畅、循序渐进、内容细致、系统全面、学用并重、注重实效、经验点拨、兴趣激发、解疑释惑、吐故纳新。 本书适合作为启蒙单片机初学者轻松入门和快速上手的自学读本,或者用作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或实训指导书,也可作为科研、生产和维修技术人员的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以MCS-51单片微机为中心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MCS-51单片微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与串行接口等,同时还介绍了输入/输出口的扩展、键盘接口技术、显示接口技术和D/A与A/D接口技术,后介绍MCS-51兼容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全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别是介绍了一些较新的单片微机接口技术。内容通俗易懂、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每章都配有习题,特别适合于没有学过微机原理课程的人员学习。《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管理与编程基础、linux应用程序设计、arm程序设计、内核开发与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开发等5部分内容。 本书作者都是长期使用linux系统进行教学、科研和实际生产工作的教师和工程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遵循读者学习的一般规律,结合大量实例讲解操作步骤,能够使读者快速、真正地掌握嵌入式linux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嵌入式开发爱好者的自学教程和专业人员的参考手册。
本书将实时系统、对象建模、快速开发过程以及系统保险性等几个完全分离的学科统一起来,重点介绍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进行基于模型的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及被称为ROPES的基于风险的迭代开发生命周期。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包括:基础知识、分析、设计、高级实时对象建模。另外,书后还包括三个附录,总结了UML符号表示并介绍了两个工具——PhapsodyTimeWiz。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XilinxFPGA高级设计及应用》用简洁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FPGA高质量和可靠性设计中必须掌握的概念、思想和设计方法,如FPGA设计思想、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高级配置管理、空间应用可靠性设计、分区设计和高效测试系统设计等。本书来源于工程实际,选取的专题都是实际工程开发中必须面对、难度很高的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了本书,书中深入剖析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细节,并提供了使用方法和实例。
本书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夜的变革背景,总结*的数据中心设计/应用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基于国内、国际*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为中国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提供全新的理论架构、设计逻辑和方法、评估模型与实践。 本书秉承技术中立,尊重国标及行业通用规范,强调标准与规范在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创建合理的理论体系,也提出在实践中可操作的评估方法与具体实践步骤。 本书供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方(包括金融、通信、政府、企业、军队、公共设施、社会机构等)、各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系统集成/智能建筑/IT等行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与研究院所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开放自动化系统级建模语言 IEC 61499 的核心机制、 定 义与设计范式, 是作者团队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 全书以 IEC 61499 标准 内容为框架, 讲解各基本概念、 设计范式、 工具演示、 设计实例。 同时, 以若干从简单到复杂的工程项目的开发为主要流程, 穿插着介绍 IEC 61499 的各知识点。 本书适合从事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科研工作或工程设计及开发的专业 人士作为参考书, 也可作为在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用书。 本书 还是上海交通大学、 施耐德电气、 固高科技、 立德机器人的 IEC 61499 指 定培训教材。
目前个人计算机相关产业上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然而嵌入式软硬件技术人才却非常缺乏,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我社引进了这本《嵌入式系统开发圣经(第二版)》。本书通过介绍嵌入式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新一代SoC、热门的RTOS及跨平台的移动Java,引导读者了解并彻底分析集通讯、信息、娱乐于一身的嵌入式系统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C51基础》以80C51系列单片机为对象,共分为11章的内容。为方便读者选择,前7章主要围绕单片机芯片本身的引脚、结构、指令及功能来讲解,它们是学习单片机的基础,适合少学时课程使用;后4章主要讲解单片机芯片的常用外围接口,方便多学时课程的安排。 本书第1章主要围绕单片机的发展历史、课程地位、学习方法及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第2章从应用者的视角讲解了单片机的结构和引脚功能,着重讲解了“怎样使用”的问题。第3章利用大量的图表讲解了80C51系列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指令功能等内容。第4章利用典型实例介绍了80C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的顺序、分支、循环及子程序设计的方法。第5章介绍了中断的概念、中断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断的编程方法和实例。第6章介绍了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组成结构及应用实例。
本书在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教科书的基础之上扩展了嵌入式系统的内容,并以新颖而完整的视角看待今天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前两章讲了计算机的发展和算术处理基础知识,随后分别介绍了CPU结构、功能单元、性能优化、外部接口、实际嵌入式处理和计算的未来。本书不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例子来增强可读性,同时文中还穿插了许多注释框来拓宽读者的视野,其中包括一些额外的例子、有趣的信息摘要和附加的解释。书中除了包含嵌入式工程师所需的所有与典型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课程有关的主要内容外,还包括大量对目标读者有用的信息——甚至给读者
本书以ST公司STM8S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了STM8内核MCU芯片的指令系统,简要描述了其常用内嵌外设结构、功能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STM8S系列MCU芯片应用系统的硬件组成、开发手段与设备等。在编写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地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着重介绍硬件资源及使用方法、系统构成及连接;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兼顾基础性、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的本科教材,亦可供从事单片机技术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