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
筛选:
    • 大岳品鉴——武当山道教建筑鉴赏
    •   ( 47 条评论 )
    • 宋晶 /2020-1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在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武当山道教建筑*代表性的宫观等道教建筑类型,分十三个专题,围绕名称释义、堪舆选址、布局规制、审美鉴赏进行品评鉴赏,以领略武当山道教建筑的庞大规模、雄伟气势、皇家规格,体会道教建筑所传递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体味中国建筑宏观设计*之作的高超水平。全书图文互映,以建筑视角,用建筑语言,揭示道教圣山所蕴涵的文化魅力。

    • ¥129.6 ¥180 折扣:7.2折
    • 印度建筑的兼容与创新:孔雀王朝至莫卧儿王朝
    •   ( 77 条评论 )
    • 薛恩伦 著 /2015-04-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印度的历史悠久,早出现的印度河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同时,印度古代建筑的发展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形成一个高峰,以桑吉大塔为代表的佛教建筑成为这个时期建筑的标志。印度古代建筑发展的另一个高潮是在莫卧儿王朝,莫卧儿王朝也是印度的后一个王朝,莫卧儿时代的建筑是印度古代建筑辉煌的时期。莫卧儿建筑是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融合的成果,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王宫的兼容与创新成为印度古代建筑的典范。莫卧儿时代的拉杰普特建筑是印度古代建筑的另一个亮点,拉杰普特建筑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对印度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印度建筑的兼容与创新--孔雀王朝至莫卧儿王朝(精)》作者薛恩伦两次访问印度,重点访问了印度北部的古代建筑,恒河以北是印度古代建筑集中的地段,从阿育王

    • ¥108 ¥150 折扣:7.2折
    • 重拾瑰宝圆明园
    •   ( 2 条评论 )
    • 郭黛姮|责编:温淳 /2022-01-01/ 人民文学
    • 圆明园是清代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造园艺术高超,被雨果称为“东方幻想艺术的代表”。圆明园被焚毁后,世人只见废墟与荷塘,难再见皇家园林的样子。本书作者郭黛姮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几代学生攻克难题,用 的数字技术,还原了60%的圆明园景观,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的圆明园。本书以专业而平易的语言,生动的史料,结合精准的圆明园复原景观图片,时而历史,时而当前,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圆明园的美丽和动人,体味圆明园的绚烂与沧桑。 书中有上百幅图片,包括完整收入《圆明园四十景图》,清代样式房图,以及圆明园换景观复原图,图文相益,再现圆明园的瑰丽。 责编推荐本书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郭黛姮的作品,用数字复原景观图,介绍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功能和意义。这些建筑有居所,朝堂,书屋,戏台,验农,观景等处,也

    • ¥111.72 ¥168 折扣:6.7折
    •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 1
    •   ( 10 条评论 )
    • 张鹏举 主编 /2012-1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1)(精)》由张鹏举主编,本书是关于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的学术专论和资料汇集。 内容分为三部分:部分是综述,系统论述了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发展的历史分期以及一般的共性特征等,是本书的阅读背景;第二部分是召庙建筑的档案资料,对全区范围内重要历史遗存的召庙及其建筑进行了逻辑整理和系统归档,主要内容包括召庙简介、历史沿革、保存状况、建筑做法、技术档案、测绘图纸及现状照片等,是本书的主体内容;第三部分为相关附录,内容包括现存其它召庙的档案简表、小同历史时期召庙数量列表以及召庙不同名称的汉、蒙、藏文对照表,是本书的补充内容。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1)(精)》对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静态保护与动态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对发掘地域建筑文化和相关学术研究方

    • ¥536.4 ¥598 折扣:9折
    • 圆明园(全五册)
    •   ( 86 条评论 )
    • 中国圆明园学会 主编 /2007-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0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圆明园罹劫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在会上谴责了帝国主义者焚毁圆明园的罪行,同时对长期以来圆明园遗址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深表忧虑。会后以宋庆龄、沈雁冰、习仲勋为首的1583人签名,发表了保护、整修和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同时成立了“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并由中国圆明园学会主办《圆明园》学刊,以便推进对圆明园的学术研究。学刊于1981年11月创刊,到1992年5月,共出版了五集,登载了近百篇有关研究圆明园研究的文章,作者从历史、建筑、园林、文物保护等不同学科对圆明园本体和遗址的保护、整修、利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圆明园》学刊久已脱销,许多读者要求重印,中国圆明园学会决定借圆明园建园三百周年之际,重新刊印,以

    • ¥143.5 ¥160 折扣:9折
    • 太和殿三百年
    •   ( 24 条评论 )
    • 张克贵崔瑾 著 /2015-04-01/ 科学出版社
    • 《太和殿三百年》是部较为全面、详细介绍北京故宫太和殿的著作,从太和殿的肇建和石质构件、大木结构、琉璃屋面、墙体构筑、建筑装修、油饰彩画、瓦面维修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太和殿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工艺,图文并茂、资料翔实。

    • ¥221.2 ¥280 折扣:7.9折
    • 中国古代建筑.朔州崇福寺
    •   ( 3 条评论 )
    • 柴泽俊 编著 /1996-05-01/ 文物出版社
    • 崇福寺是我国金代巨刹之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东大街北侧。此寺创始于唐,重建于金,明、清两代曾有重葺,寺内现存殿堂楼阁十座,即山门、金刚殿、鐘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堂、三宝殿、弥陀殿和观音殿,其中弥陀殿和观音殿为金代原构,余皆后世重修。1982年,中国政府公布朔州崇福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護单位。

    • ¥262.5 ¥420 折扣:6.3折
    • 重拾瑰宝圆明园
    •   ( 47 条评论 )
    • 郭黛姮|责编:温淳 /2022-01-01/ 人民文学
    • 圆明园是清代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造园艺术高超,被雨果称为“东方幻想艺术的代表”。圆明园被焚毁后,世人只见废墟与荷塘,难再见皇家园林的样子。本书作者郭黛姮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几代学生攻克难题,用 的数字技术,还原了60%的圆明园景观,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的圆明园。本书以专业而平易的语言,生动的史料,结合精准的圆明园复原景观图片,时而历史,时而当前,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圆明园的美丽和动人,体味圆明园的绚烂与沧桑。 书中有上百幅图片,包括完整收入《圆明园四十景图》,清代样式房图,以及圆明园换景观复原图,图文相益,再现圆明园的瑰丽。 责编推荐本书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郭黛姮的作品,用数字复原景观图,介绍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功能和意义。这些建筑有居所,朝堂,书屋,戏台,验农,观景等处,也

    • ¥110.04 ¥168 折扣:6.6折
    •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 15(道教建筑)——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   ( 8 条评论 )
    • 杨嵩林 主编 /2002-1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发源于民间。初期,道教的治所和传道场所中是洞、堂、舍、室、石屋等民间建筑,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改造,接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科仪,转变为皇家道教之后,才有了建造宫观的待遇。唐、宋、金、元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宫观的建设也达到了极限。本卷突出展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宫、观、殿、阁、庙等的择址、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建筑形制,建筑造型、内外装修等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 ¥297.5 ¥350 折扣:8.5折
    • 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大修实录
    •   ( 1 条评论 )
    • 颐和园处理处 编 /2006-09-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修缮的范围,包括排云殿景区、转轮藏景区、五方阁景区、佛香阁景区和长廊景区。古建筑维修面积共约9389.95m2。工程自2005年1月开工,至2006年9月竣工。在修缮工程中主要依据了特有的万寿山工程则例进行。为了保存颐和园古建筑原工艺技术的做法和保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在修缮工程中,把原来不同于一般官式建筑的做法保存了下来。这样的科学态度,十分重要。 这次颐和园重点修缮的古建筑,都是颐和园的重要景区建筑,排云殿、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面临昆明湖,高踞万寿山,极为雄伟壮观。而728m的长廊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长的古建筑画廊。对颐和园这一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价值展示来说,排云殿、佛香阁和长廊的形象至关重要。其维修将在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文奥运”增光添彩。

    • ¥119 ¥238 折扣:5折
    • 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精)
    •   ( 74 条评论 )
    • 吕舟 /2011-06-01/ 文物出版社
    • 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殿堂式建筑的典范,也是我国唐代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结晶。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艺术的宝库,不仅结构是晚唐遗构,而且还保留着塑像、壁画、题记等大量唐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其他如明代添加的泥塑等,尽管是后期作品,但同样是东大殿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此次测绘也对这些重要的文物遗存作了记录和分类。同时,为了分析这些文物在东大殿内的保存条件,我们也对殿内不同区域的光照、湿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和记录,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做必要的准备。考虑到其重要价值,以及在维修过程中对它的保护,我们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参考其他国家历史建筑维修中的经验,为佛光寺东大殿设计了一个在维修过程中使用的保护设施,为这座珍贵的古代木构建筑的修缮创造条件。清华大学吕舟教授带

    • ¥490.1 ¥580 折扣:8.5折
    • 西藏藏传佛教建筑史
    •   ( 52 条评论 )
    • 汪永平 /2021-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南京工业大学汪永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西藏藏传佛教建筑研究 (批准号50678082)的多年研究成果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7个章节。上篇主要介绍西藏藏传佛教建筑发展的历史、选址、布局、形制、营造工艺以及装饰的艺术风格等;下篇主要内容为著名寺院实例分析,包括昌都、山南、藏北、阿里以及日喀则等地区的概况介绍以及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历史发展、时代特征等。全书分析透彻,研究深入,大多数研究资料通过实地勘查及测绘获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331.2 ¥460 折扣:7.2折
    • 新城开善寺
    •   ( 18 条评论 )
    • 刘智敏编著 /2014-01-01/ 文物出版社
    • 开善寺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辽代木构建筑之一,以其年代久远及结构形式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部《新城开善寺(精)》(作者刘智敏)完整地记述了现场深化设计与保护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对有关问题的探究也很有价值,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316 ¥400 折扣:7.9折
    •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   ( 87 条评论 )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郭黛姮,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编著 /2018-08-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现存的许多佛教寺院,始建年代往往可以上溯到唐宋,甚至更早,但能保留下早期建筑的已凤毛麟角,特别是在江南尤其如此。即使存在早期建筑,寺院建置却不一定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浙江宁波保国寺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一座寺院。保国寺大殿建成已经1000多年,为浙江现存年代*久的木构建筑,作为一座木构殿宇,在江南潮湿的气候条件之下,历经近千年的风雨,尚能保存至今,实在难得。保国寺大殿的价值不仅由于它的历史长久值得夸耀,而且在屈指可数的早期木构建筑中,就其保存的历史信息之丰富,特别是在印证《营造法式》方面,更是无与伦比。它所采用的木构技术,成为11世纪*、*有代表性的范例。这样的技术作法为90年后产生的中国*部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奠定了基础,其木构建筑的科学理念在书中得到提炼,在世界科学史上闪耀着光辉。

    • ¥140 ¥200 折扣:7折
    •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宫殿建筑3 (沈阳)
    •   ( 3 条评论 )
    • 支运亭 编 /1999-05-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上始终保持着独特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而宫殿建筑在古代建筑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宫殿是供封建社会统治者行使权力和生活、游乐的建筑,所以它们在城市里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的建造花费了当时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宫殿建筑总是反映了一个时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成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起源很早,但留存到现在的只有明、清两代的宫殿了。本卷集中介绍了沈阳故宫在布局、个体建筑、建筑的室内外装修以及在装饰雕刻和色彩应用等方面的光辉成就。

    • ¥297.5 ¥350 折扣:8.5折
    •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调查及研究
    •   ( 36 条评论 )
    • 蒋晓春 等 /2018-05-01/ 科学出版社
    • 石窟寺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支艳丽的奇葩。近些年来,中国石窟寺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地域覆盖更加广泛,研究内容更加宽广。在此背景下,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BR》 本书搜集整理了嘉陵江流域1702处石窟寺资料,并对调查过的10余处重要石窟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社会背景、观音造像以及与其他地区石窟寺的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225.6 ¥267 折扣:8.4折
    • 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全二册)第5辑
    •   ( 9 条评论 )
    • 郑欣森朱诚如 主编 /2007-10-01/ 紫禁城出版社
    • 这部《论文集》的主要内容,是200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80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紫禁城学会联合举办的明清宫廷建筑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成果汇编。 本书为显著的特点,首先是论题广泛。来自海内外四面八方的学者们,围绕紫禁城这个中心,展开了广泛地讨论。大家对于北京明清故宫、明南京故宫、安徽风阳明中都和辽宁沈阳清故宫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热切关注。无论是对既往历史沿革的描述,还是立足于今天现实状况的保护维修,都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观点和论述。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集中反映了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践中的可贵探索。这个特点既是这个时代风貌的体现,也是博物馆界、古建筑保护界不断进步的证明。许多作者都是亲身参与了故宫大修工作的专家,他们把来自实践线的认识形成文字,总结经验,讲述体会,有些看法的确属于真知灼见

    • ¥152.1 ¥180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