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LEM *技术发展报告 第13卷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UnionofLaboratoriesandExpertsinConstructionMaterials,SystemsandStructure,RILEM)成立于1947年,是旨在推动建筑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的非政府科技联盟,实现该领域研究与应用间的技术转化。RILEM关注建筑材料及其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材料中的应用,涵盖了从建筑建造、使用和材料回收的全过程。RILEM的更多信息和前期出版物都可以在www.RILEM.net上查到。RILEM*技术发展报告(STAR)是由技术委员会(TC)撰写的。这些报告是RILEM*重要的对外公开资料 报告该领域*前沿的科学与工程资讯。TC
离散元颗粒流方法,能实现数值模型宏观力学响应特性逼近真实材料的力学响应特征,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应运而生而广受关注。PFC5.0软件,充分利用了复杂颗粒、空间裂隙网络几何构造方法,是对原有版本软件的巨大提高,优化了计算速度,改进了算法,大大拓展了颗粒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本人看来,其可应用范围,小到微观尺度、大可到星系空间,无所不能。
《新型胶凝材料》一书以合成的四种新型高胶凝性矿物 硫铝酸钡钙、硫铝酸锶钙、磷铝酸钙和磷铝酸钡钙为基础,建立了新型水泥熟料组成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合成了六种新型胶凝材料:阿利特 硫铝酸钡钙水泥、阿利特 硫铝酸锶钙水泥、贝利特 硫铝酸钡钙水泥、贝利特 硫铝酸锶钙水泥、富铁磷铝酸盐水泥和磷铝酸钡钙水泥。本书详细阐述了这六种新型胶凝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技术、微量组分对熟料煅烧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水泥水化硬化机制以及水泥耐久性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建筑材料领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水泥工业的科研、生产与管理者和大专院校相关领域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第八项技术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 以及北京市新型防水产品应用技术, 由施工和生产等单位的技术专家共同编写。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当时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部提出 四节三高 , 即 四节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 三高 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积极建设的方针, 建设部组织专家针对建设急需的、应大力推广的技术, 编制了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 1994 年8 月建设部发布 关于1994 年、1995 年和 九五 期间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通知 的文件。自此,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经历1998 年版(10 个大项43 个子项)、2005 年版(10 个大项94 个子项)、2010
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资源化,本书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与应用:粉煤灰矿渣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冶金渣制备高强度人工鱼礁混凝土、钼尾矿制备高强混凝土、金尾矿制备胶凝材料及其固氯机理和钒钛铁尾矿制备预拌混凝土,按照固废特性活化特性制备研究性能研究机理研究应用研究的思路,搭建新型工业固废基混凝土研究框架,为解决固体废弃物混凝土中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参考,促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向高性能化、高值化良性发展。
本书是为泡沫混凝土行业全面介绍泡沫剂生产与应用技术的著作。泡沫剂是泡沫混凝土的核心原料,是行业各类企业关注的重点。全书共10章。第1?2章讲述泡沫剂基础知识及技术原理;第3章讲述泡沫剂的成分与复合技术;第4~6章讲述泡沫剂起泡力、泡沫稳定性、泡沫料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7章讲述泡沫剂的生产方法;第8章讲述泡沫剂标准及检测方法;第9章讲述泡沫剂的选择、使用、保存方法;第10章讲述新型泡沫剂的开发。 本书涵盖了泡沫混凝土的研发企业、生产企业、使用企业、检测与监管机构所关注的内容,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用性技术,对他们从事泡沫混凝土的研发、生产、应用、检测与监管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019年1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我国引领性建筑节能国家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标准》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环能院院长徐伟表示:本标准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国家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提出中国解决方案。《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本书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落实贯彻的重要技术支撑。
《多孔陶瓷实用技术》一书共分十章:前四章系统地介绍了多孔陶瓷的概念、各种类别、制备技术、性能测试、孔结构表征;后六章分别较全面地介绍了多孔吸声隔音陶瓷、绝热和超绝热多孔陶瓷、多孔陶瓷载体、多孔过滤陶瓷、生物多孔陶瓷、多孔陶瓷传感器。全书着重介绍了各种实用技术特别是制备技术。 在本书中关于孔的描述有孔隙、气孔、孔穴、细孔、微孔、宏孔、大孔等。这些词汇基本含义都相同,是指相对于多孔陶瓷中的固相而言,包含在材料中的气相。它们也有差别,这些差别很容易根据词汇本身理解,相信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献语境体会到其中的区别。本书尽可能地保留所引用文献的提法。
《气凝胶节能玻璃,原来如此》一书讲述了气凝胶在隔热保温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它在各领域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气凝胶玻璃的节能效果。本书是玻璃行业一本介绍气凝胶节能玻璃的图书,旨在科普气凝胶知识,推广气凝胶玻璃。 本书文风活泼,通俗易懂,可供从事气凝胶产品研发人员阅读,也可为节能领域相关企业提供创新思路。
全书内容大多来自作者在立磨生产线的真实记录和总结,非常实用,对提高立磨用户操作水平、立磨研发制造单位产品优化、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提升设计品质等,均 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本书可以帮助新用户充分了解钢渣制粉立磨工艺、选择 合理设计方案和优质装备,为建设优质工程创造条件。 作者从钢渣储存、计量输送、粉磨烘干、产品收集、废气净化、产品储存、装车发 运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优化工艺设计和装备配置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宾馆建筑的建造及运营能耗在整个建设生命周期能耗中占有较大比重,可能会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科学合理地提升宾馆建筑综合能效,同济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并推出“中国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丛书”之《宾馆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本书重点介绍了宾馆建筑的用能特点及其技术路线﹐从宾馆建筑节能的原则与关注点入手,阐述了被动式节能技术与设计、主动式节能技术与设计,建筑调适在宾馆建筑的竣工和运营中的指导效果等内容﹐并对宾馆建筑运营管理中的节能策略与系统优化,设备维护与管理、节能技改措施等能效提升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层探讨。本书的出版旨在为从事宾馆建筑设计,施工及管理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卫生陶瓷及其生产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了与卫生陶瓷原料相关的地质、矿物、采矿、选矿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第3章讲述了卫生陶瓷原料的分类、各种坯釉用原料及辅助材料。第4章介绍了卫生陶瓷生产中所涉及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矿物组成测定方法、陶瓷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坯釉原料性能测定方法及原料入厂质量测定方法。第5章讲述了坯釉配方中相关的基础计算、坯釉的性能要求、坯釉配方确定方法及其生产中的维护。《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可供从事卫生陶瓷生产的操作者、技术人员、管理者参考,也可供陶瓷专业的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刘文永编著的《铁尾矿制备建筑材料技术》主要介绍了利用铁尾矿烧制胶凝材料——高铁铝水泥熟料、利用铁尾矿制备干粉砂浆、利用铁尾矿配制喷射混凝土及固结超细铁尾矿的特种水泥、固结含泥土尾矿的胶凝材料、用特种水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用新型胶凝材料配制全尾矿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内容。希望《铁尾矿制备建筑材料技术》此书能为致力于铁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参考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的组成,包括沥青材料、聚合物沥青、沥青乳化剂及辅助材料的性能与选择。对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的乳化原理及性能、稳定性、分裂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在建筑防水、道路铺筑、铁路道床、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都作了详细介绍。本书立足科学发展前沿,尽量吸收国内外乳化沥青及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的新成果,使读者对乳化沥青和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有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本书可供沥青及沥青材料、聚合物沥青、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研究和教学参考,从事乳化沥青和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在建筑防水、道路铺筑、铁路道床、水工防渗、化工防腐等方面应用的科研人员、院校师生、生产和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从绿色建筑市场背景与国内外相关政策出发,详细介绍了绿色建筑选材理论体系,分别从节能、节材、节水、改善室内环境四个角度,介绍了绿色建筑选材的标准与要求,结合实际案例,使读者能深入了解绿色建筑选材的要点。后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开展的绿色建筑选材相关工作。 本书内容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建筑设计、施工人员以及绿色建材生产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建筑类相关专业教材使用。
本书以建筑师人群为主要对象,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标准统一的格式,深入浅出的技术介绍和结合市场的产品案例及集相关商家介绍,帮助设计师在工作中快速便捷的了解当今市场上常用及建筑外装饰材料。内容包括:涂料;地材;水泥;陶瓷;石材等。
《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混凝土(全彩)》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的应用原理并汇总了精选案例。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介绍了混凝土吸引人的材料特性,然后通过精选的当代建筑项目来展示使用这种材料的可能性。1~4章介绍了有关水泥和混凝土的所有信息,从技术性能到近的水泥基材料的特点。5~24章通过领先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系列项目,说明这些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卓越的品质与大胆的设计拓展了混凝土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可能性。本书是混凝土设计的宝贵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混凝土(全彩)》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的应用原理并汇总了精选案例。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介绍了混凝土吸引人的材料特性,然后通过精选的当代建筑项目来展示使用这种材料的可能性。1~4章介绍了有关水泥和混凝土的所有信息,从技术性能到近的水泥基材料的特点。5~24章通过领先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系列项目,说明这些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卓越的品质与大胆的设计拓展了混凝土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可能性。本书是混凝土设计的宝贵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