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LEM *技术发展报告 第13卷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UnionofLaboratoriesandExpertsinConstructionMaterials,SystemsandStructure,RILEM)成立于1947年,是旨在推动建筑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的非政府科技联盟,实现该领域研究与应用间的技术转化。RILEM关注建筑材料及其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材料中的应用,涵盖了从建筑建造、使用和材料回收的全过程。RILEM的更多信息和前期出版物都可以在www.RILEM.net上查到。RILEM*技术发展报告(STAR)是由技术委员会(TC)撰写的。这些报告是RILEM*重要的对外公开资料 报告该领域*前沿的科学与工程资讯。TC
离散元颗粒流方法,能实现数值模型宏观力学响应特性逼近真实材料的力学响应特征,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应运而生而广受关注。PFC5.0软件,充分利用了复杂颗粒、空间裂隙网络几何构造方法,是对原有版本软件的巨大提高,优化了计算速度,改进了算法,大大拓展了颗粒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本人看来,其可应用范围,小到微观尺度、大可到星系空间,无所不能。
《新型胶凝材料》一书以合成的四种新型高胶凝性矿物 硫铝酸钡钙、硫铝酸锶钙、磷铝酸钙和磷铝酸钡钙为基础,建立了新型水泥熟料组成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合成了六种新型胶凝材料:阿利特 硫铝酸钡钙水泥、阿利特 硫铝酸锶钙水泥、贝利特 硫铝酸钡钙水泥、贝利特 硫铝酸锶钙水泥、富铁磷铝酸盐水泥和磷铝酸钡钙水泥。本书详细阐述了这六种新型胶凝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技术、微量组分对熟料煅烧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水泥水化硬化机制以及水泥耐久性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建筑材料领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水泥工业的科研、生产与管理者和大专院校相关领域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第八项技术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 以及北京市新型防水产品应用技术, 由施工和生产等单位的技术专家共同编写。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当时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部提出 四节三高 , 即 四节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 三高 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积极建设的方针, 建设部组织专家针对建设急需的、应大力推广的技术, 编制了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 1994 年8 月建设部发布 关于1994 年、1995 年和 九五 期间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通知 的文件。自此,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经历1998 年版(10 个大项43 个子项)、2005 年版(10 个大项94 个子项)、2010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应用技术》一书主要介绍了水泥助磨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水泥助磨剂应用技术、湿拌砂浆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及海洋高性能混凝土抗腐蚀外加剂技术。本书既有行业发展宏观概论、混凝土理论研究,也有工程实践应用的章节。 本书可作为水泥(集团)企业、商品混凝土(砂浆)企业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也可供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的设计、施工人员借鉴,还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这本书的目标是概括性地论述这一工业部门目前的科学研究状态,以及尽可能清楚地论述在这一领域内的工艺技术。该书中涉及原材料(坯体原材料中来自采矿场的黏土质原材料以及外加剂),加工处理过程的基本原理(混合料的制备、坯体成型、干燥、焙烧等),机械和设备,并且也审查了这一工业部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的工业性研究。 本书对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热工性能、含水状态下的性能以及耐久性也进行了论述研究,为使用者展示了本行业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也对*的产品发展进行了评论。后,简要性地描述了新的欧盟标准以及产品的CE标记。
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资源化,本书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与应用:粉煤灰矿渣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冶金渣制备高强度人工鱼礁混凝土、钼尾矿制备高强混凝土、金尾矿制备胶凝材料及其固氯机理和钒钛铁尾矿制备预拌混凝土,按照固废特性活化特性制备研究性能研究机理研究应用研究的思路,搭建新型工业固废基混凝土研究框架,为解决固体废弃物混凝土中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参考,促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向高性能化、高值化良性发展。
本书是为泡沫混凝土行业全面介绍泡沫剂生产与应用技术的著作。泡沫剂是泡沫混凝土的核心原料,是行业各类企业关注的重点。全书共10章。第1?2章讲述泡沫剂基础知识及技术原理;第3章讲述泡沫剂的成分与复合技术;第4~6章讲述泡沫剂起泡力、泡沫稳定性、泡沫料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7章讲述泡沫剂的生产方法;第8章讲述泡沫剂标准及检测方法;第9章讲述泡沫剂的选择、使用、保存方法;第10章讲述新型泡沫剂的开发。 本书涵盖了泡沫混凝土的研发企业、生产企业、使用企业、检测与监管机构所关注的内容,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用性技术,对他们从事泡沫混凝土的研发、生产、应用、检测与监管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3月23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18〕65号),决定在北京市等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要合理布局消纳处置、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化利用,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研究制定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政策,要求试点地区在2018年4月前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底。试点工作结束后,试点城市要及时总结试点主要做法、成效、经验以及问题和建议,形成试点报告,于2020年1月底前报送我部后全国推广。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由于大部分城市对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不够重视,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建筑垃圾私拉乱倒、挤占道路、侵占良田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城乡人居环境和安全运行。
2019年1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我国引领性建筑节能国家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标准》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环能院院长徐伟表示:本标准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国家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提出中国解决方案。《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本书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落实贯彻的重要技术支撑。
《多孔陶瓷实用技术》一书共分十章:前四章系统地介绍了多孔陶瓷的概念、各种类别、制备技术、性能测试、孔结构表征;后六章分别较全面地介绍了多孔吸声隔音陶瓷、绝热和超绝热多孔陶瓷、多孔陶瓷载体、多孔过滤陶瓷、生物多孔陶瓷、多孔陶瓷传感器。全书着重介绍了各种实用技术特别是制备技术。 在本书中关于孔的描述有孔隙、气孔、孔穴、细孔、微孔、宏孔、大孔等。这些词汇基本含义都相同,是指相对于多孔陶瓷中的固相而言,包含在材料中的气相。它们也有差别,这些差别很容易根据词汇本身理解,相信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献语境体会到其中的区别。本书尽可能地保留所引用文献的提法。
装饰施工图体系庞大,内容繁杂且高深,涉及的知识点多,并且关联性强。本书主题为室内细部设计中的 材料收口 ,这是每个合格设计师必须掌握的知识。书中每个实例分别由三维透视图、现场照片、施工图和文字解析组成,追求以极简的方式表达内容,便于读者理解。书中每个案例都具有代表性,学会一种收口方法,那么这一类型的知识点就能基本掌握了;在表达知识方面,以透剖形式体现材料属性和施工工艺,即使没有去过现场的读者,也会很容易理解;所配实景照片,能够直观展现竣工后的效果;所配CAD施工图,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材料尺寸与施工要求,同时学会图纸排版、线型设置等知识点;而全面的文字解析,则帮助设计师在逻辑上清晰了解制图思路,进一步加深对材料收口知识的掌握,起到系统学习知识点的作用。 本书作为室内设计师常用工具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卫生陶瓷及其生产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了与卫生陶瓷原料相关的地质、矿物、采矿、选矿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第3章讲述了卫生陶瓷原料的分类、各种坯釉用原料及辅助材料。第4章介绍了卫生陶瓷生产中所涉及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矿物组成测定方法、陶瓷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坯釉原料性能测定方法及原料入厂质量测定方法。第5章讲述了坯釉配方中相关的基础计算、坯釉的性能要求、坯釉配方确定方法及其生产中的维护。《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可供从事卫生陶瓷生产的操作者、技术人员、管理者参考,也可供陶瓷专业的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由边树举、林波、任德会编著的《建筑工程材料检验取样及质量评定手册》以*现行标准而编制的现代建筑工程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概述、砂浆和混凝土用原材料及检测、混凝土及检测、建筑砂浆及检测、墙体材料及检测、建筑钢材及检测、防水材料及检测、建筑功能材料及检测、建筑门窗及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简易土工检测、结构工程的质量检测、地基及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检测等主要检验方法、取样方法及其质量要求。 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先进性、全面性、实用性、规范性的原则,特别强调在建筑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性,不仅可以作为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见证取样、工程设计、建设监理、材料采购、材料生产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实用技术手册,而且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
《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木材(全彩)》详细介绍了木材的应用原理并汇总了精选案例。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1~4章介绍了读者想要知道的有关木材的一切,从技术性能到*的木制材料的特点。5~24章通过领先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系列项目,说明木材在当代建筑中的重要性,拓展了木材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可能性。本书是木制材料设计的宝贵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木材(全彩)》详细介绍了木材的应用原理并汇总了精选案例。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1~4章介绍了读者想要知道的有关木材的一切,从技术性能到*的木制材料的特点。5~24章通过领先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系列项目,说明木材在当代建筑中的重要性,拓展了木材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可能性。本书是木制材料设计的宝贵参考资料。
本书是在作者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多年的系统研究和积累基础上,并吸收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编著而成的。全书共分为12章,主要包括:国内外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基础,水泥水化与减水剂应用基础,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设计,缓释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种类和制备,用于预制构件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粉状化制备技术,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他外加剂的相容性,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工程应用,陶瓷行业用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水煤浆行业用聚羧酸系分散剂的结构特性与性能。附录中还列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相关标准及测定方法。全书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实用,可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生产、销售、应用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在扼要阐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普通混凝土、特种材料混凝土、特种材料混凝土、特种性能混凝土、特种施工方法混凝土、掺外加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100多种混凝土的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方法、步骤及设计实例。该书具有配合比设计百科全书之功能。 本书对从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供从事混凝土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建筑五金工具书。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建筑五金工具、建筑门窗、门窗五金、龙骨、吊顶与隔板、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小五金、焊接器材、建筑消舫器材、水暖器材、卫生洁具及配件、给排水管材与管件、电工器材等。书中全面介绍了国内常用建筑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及*的数据资料和有关标准。 本书巽有内容丰富、取材实用、资料新颖和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手册从行业应用出发,以科学、先进、实用性为编写原则,力求内容新颖、准确、实用,结构层次分明,叙述简明扼要,形式以图表为主,广泛收集工程中常用的各种建筑五金的品种、规格、性能数据,各类常见材料牌号的使用条件、性能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应用实例等,编成一部建筑五金类的综合性工具书。 可供从
《设计师的材料清单:室内篇》以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人群为主要对象,作者团队通过大量的资料比对、筛选和考证,很终提炼出很有价值的内容,以简洁易懂的语言,简明统一的格式,深入浅出的技术介绍和结合市场的产品案例及相关商家介绍,帮助设计师们在工作中快速便捷地了解当今市场上常用及近期新的建筑装饰材料,帮助设计师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全书设置了涂料、石材、陶瓷、玻璃、木材和石膏6个基本大类,同时考虑行业习惯和使用情况,增添了非成分命名的地材、吊顶、板材、墙纸窗帘、布艺皮革、隔断和五金7个大类。此外,还针对室内装饰行业高端订制业务的需求,增加稀有材料1类。全书共计14个大类。每类材料子项设置为9个标准内容板块,包括:材料简介、材料性能及特征、产品工艺及分类、常用参数、施工及安装要点、价格区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