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为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同济大学学术专著(自然科学类)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孙钧院士学术团队近十年来主持承担各类重大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若干创意性成果,包括:海底隧道制定*小埋深及其衬砌结构设计、软基盾构法越江隧道纵向三维数值计算、水工输水隧洞预应力混凝土复合衬砌相互作用及其深大竖井基坑围护结构静动力分析、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地下水封油库围岩块体稳定分析与渗流控制等方面所作的较深入细致的探讨;在一些地下结构设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方面,也体现了多项学术上新的突破,如:桥梁桩基础的群桩效应和工后沉降、桩基三维非线性抗震动力分析与试
midasGen软件是一款主要面向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的通用有限元软件,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已经应用多年。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编著的《midasGen工程应用指南》列举了13种常见的工程形式,结合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规范要求,对(3en的操作流程、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了详尽说明。同时,书中对于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也进行了详尽分析与解答。 希望读者在阅读《midas Gen工程应用指南》之后,对于midasGen软件的使用,可以从初学者变成使用高手,从使用高手变为专家的得力帮手。
中国古代门窗,一向附丽于建筑及园林营造之中。历代写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辟「小木作」诸章,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
本书是在对欧洲规范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最近欧洲标准化协会(CEN)颁布的欧洲系列结构规范(Eurocode)编写的。介绍了欧洲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基础、结构上的作用、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结构分析与计算、受压和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构件受剪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构件的裂缝和变形控制、钢筋锚固、连接和截断、楼板设计、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和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本书可供混凝土结构研究人员、规范编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但泽义主编的《钢结构设计手册(上下第4版)》内容包括: 近期新版《钢结构设汁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很好诠释、延伸与补充。 涵盖现行钢结构各专业设计标准内容;全书共21章,总计260余万字,内容丰富新颖,为以往各版《钢结构设计手册》之最;本书各种类型钢结构及其节点的设计与计算是几十年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并有所创新;部分章节的设计计算示例采用手工计算,过程清晰易于理解;加深对标准的理解进而正确使用,指导与优化设计。 第四版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材料选用、结构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钢结构、多层与高层钢结构、门式刚架、压型钢
本书系统介绍了现代木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及趋势、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结构抗震抗风设计、建筑防火设计、防护与维护设计、建筑舒适性与节能、装配式与信息化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等。结合现行 标准和 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结构用木材及工程木制品、构件与连接设计方法、结构体系选型与设计原则、结构抗风与抗震设计和建筑防火设计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现代木结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以及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用于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其他教学实践环节的指导用书。
本书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设计方法研究和工程应用四个角度,对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展开全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构件变形限值的理论研究、基于试验结果的构件变形限值统计分析研究、典型构件拟静力试验研究、构件变形限值的验证与修正、强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分析、地震波的选取方法、设计方法在各类典型结构中的应用、结构变形限值研究、工程实例、结构构件破坏形态预测。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专业师生以及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工程人员参考。
“建筑科学”这一章节不但概述了重要的科学原则,而且次对基于新节能法案的计算方法以及法案中的相关内容予以介绍。 本书涵盖了以往手册中的所有屋顶材料,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现状,是一本包括传统屋顶在内诸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尤为突出的一点是,本书也对新型屋顶材料予以了阐述,例如,膜材料首次以单一章节的形式出现。据我们所知,这是本以独立成章的形式介绍膜构造原理的出版物。 “能源的获取”一章也是新增加的,因为这部分内容正在坡屋顶的科研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生产与建造领域中,我们介绍了预制产品的现状,并给出为获得经济型坡屋顶而采用预制法的参考意见。此外,本书还归纳出模数屋顶的设计原则,提出进一步发展模数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在建筑工业中,翻新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考
本书详细介绍结构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特点和各种受力和变形性能,以及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的特殊性能。进而以试验为基础,概括了基本构件在各种内力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工作机理和计算方法,从而揭示了钢筋混凝土用作一种组合结构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于工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工况,包括疲劳、地震、爆炸、高温(火灾)和耐久性损伤等,介绍了材料和构件的特殊性能及其分析方法。本书是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编写的同名课程的教材,也适合相似专业本科生的教与学;对于从事结构工程有关的科学研究、设计和施工的技术人员,在处理工程问题时也可用作参考。
本为为第八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的论文集,全书汇集了全国各系统、各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撰写的论文192篇,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边坡与基坑工程等方面内容以及国内岩土工程界专家撰写的专题综述等。
《混凝土外加剂及防水材料》共四十五章,从外加剂简单的生成原理讲起,对混凝土外加剂及掺合料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技术及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现有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实用方法、建议掺量、适用范围等也进行介绍,每一章都配有实际工程应用实例,方便读者学习,解决了有些工程部门想用外加剂而不会用,有些部门由于使用不当不敢再用的难题。 《混凝土外加剂及防水材料》适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混凝土材料及制品的研究、设计、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有关院校师生阅读。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应用深基坑工程的各种围护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全书共分为2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 论、设计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放坡开挖基坑工程、悬臂式支挡结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土钉及复合土钉支护、冻结法围护结构、其他形式围护结构、围护墙的一墙多用技术、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地下连续墙技术、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TRD工法)、咬合桩支护技术、基坑工程土方开挖、逆作法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深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对策、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技术。
自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院以来,出版所编制和管理的建筑专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已成系列,种类齐全、内容详实,为广大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为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了促进建筑技术进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教学等工程技术人员,我院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08183号文“关于印发((2008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从国标图集中精选出近期出版发行的适用于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施工基本需求的建筑主要部位的常用构造单行本进行合订成册。内容均以*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为设计依据,编入先进成熟技术。合订本编制立足常用、简明扼要、查阅方便、易于携带。 J11—1《常用建筑构造(一)》国家建筑标
2011蛇形画廊展馆由世界著名的瑞士建筑设计师彼得·卒姆托设计。该项目是卒姆托在英国完成的座建筑,其中包含了非常有影响力的荷兰设计师皮耶特·奥多夫专门设计的花园。在彼得·卒姆托设计的展馆中央是一座花园,建筑师希望该花园能使参观者变成观察者。彼得·卒姆托的设计旨在帮助人们抽出时间来此放松、观察,然后或许再次进行交谈,或许不交谈。展馆的设计主要强调角色、感官和情绪在体验建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卒姆托用精选的建筑材料创造出能引发人深思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唤起人们身边自然环境中精神层面的东西。和往常一样,卒姆托的审美目标仍然是按照甲方要求细致地设计这座建筑,使其既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又作为情感体验的客体。
本书从随机动力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依次介绍了随机动力学的概率论数学基础,包括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而介绍了工程中常见随机动力激励(如风、地震、海浪)的随机物理建模;然后阐述了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的随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以及考虑激励随机性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概率守恒原理的两类描述(随机事件描述和概率空间描述)出发,着重介绍了进行高维随机动力系统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详细阐述了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理论推导和数值求解方法。后,介绍了结构可靠度和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在复杂结构系统可靠度评估和随机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法。本书重要贡献是对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清晰表述及其在地震激励和风浪作用下评估结构动力可靠度和控制问题的应用。
内容简介 ( 字数不低于 500 字 , 可以抄一些书内的内容 ) : 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兴生活形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这种趋势下,木构建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型木构建筑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认同,而是在诉求环保、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关注人性和生活品质,关注地域文化传统的传承。所谓老树开新花,在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的支持下,木构建筑正步入全新创作天地。 随着对木材物理性能认识的深入,以及新型木构件技术的发展,当代木构建筑已远远脱离传统木建筑形象,突破传统的纯木框架或梁柱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鲜明的结构特征、严谨的结构逻辑和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和空间上寻求应用创新和变化。以木材作为建筑结构,空间形式更为灵活、节点处理手法更为多样化,结构关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