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为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同济大学学术专著(自然科学类)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孙钧院士学术团队近十年来主持承担各类重大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若干创意性成果,包括:海底隧道制定*小埋深及其衬砌结构设计、软基盾构法越江隧道纵向三维数值计算、水工输水隧洞预应力混凝土复合衬砌相互作用及其深大竖井基坑围护结构静动力分析、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地下水封油库围岩块体稳定分析与渗流控制等方面所作的较深入细致的探讨;在一些地下结构设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方面,也体现了多项学术上新的突破,如:桥梁桩基础的群桩效应和工后沉降、桩基三维非线性抗震动力分析与试
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3章是数字信号处理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数据压缩采集及无线传输算法;第4、5章是结构模态分析与识别方法;第6、7章是结构损伤识别和模型修正方法;第8、9章是车辆荷载识别与建模方法;第10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主梁安全评定方法;第11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拉索安全评定方法;第12、13章是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和地震损伤识别算法;第14章是结构健康监测的Benchmark模型。
图解建筑结构入门 本书包括结构概要、力和重量、力的基本说明、内力、力与变形、应力、挠度、静不定结构(框架结构)、倾角变位法、建筑中的其他外力、结构计算共11章314个建筑结构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以问答和图解的形式作出详细解释。活泼的语言、简练的公式、生动的插图,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传达建筑结构的有趣性。 图解建筑设计入门 作者根据自己学习建筑设计的经历,用问答和图解漫画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让复杂理论变得简单易懂,展示建筑设计的趣味性。系列书作为建筑入门书、参考书,多年来已征服数批零基础学生和讨厌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 本书包括尺寸、面积、住宅、集合住宅、办公楼、剧场、店铺、酒店、托儿所和幼儿园、学校、图书馆、医院、美术馆和博物馆、社会福利设施、城市规划、背诵事项共16章269个
本书介绍作者近年来在传统木结构主要节点抗震性能与整体结构耗能减震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木结构的结构特点与震害特征、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榫卯节点力学模型、殿堂式斗栱节点力学性能、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榫卯连接木构架抗震性能、带填充墙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传统木结构振动台试验和传统木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
《建筑加固改造托换工程技术实例100例》一书内容为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十年来高难度工程的典型案例及各种新技术的汇编,涉及的工程类型包括建筑加固、基础加固、改造、纠倾、托换、鉴定,并介绍了部分自有专利技术。全书包括七部分,*部分:综述;第二部分:结构加固与改造;第三部分:基础加固;第四部分:纠倾与顶升;第五部分:托换与平移;第六部分:检测与鉴定;第七部分:部分专利技术介绍。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建(构) 筑物的加固、改造、纠倾、托换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校师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著的《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含条文说明第2册砌体钢木混凝土)(精)》是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第2册,内容包括:砌体和钢木结构、混凝土结构。本书全面梳理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照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并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对2009年出版的设计、结构、施工三本《大全》和配套的三本《条文说明大全》进行了重大修订。新版《大全》将《条文说明大全》和原《大全》合二为一,即像规范单行本一样,把条文说明附在每个规范之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规范。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0(替代 03J930-1):住宅建筑构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对03J930-1《住宅建筑构造》的全面修编。修编后的图集内容顺应住宅建筑发展的需要,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住宅建筑设计、施工、监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资料。 11J930《住宅建筑构造》结合设计、施工、监理人员的使用特点进行编制,内容主要包含室外工程、地下室防水、砌体墙、墙体保温、轻质内隔墙、外墙面及室外装修配件、楼地面、内墙面及室内装修配件、屋面工程、楼梯栏杆、常用门窗、厨房、卫生间等。结合实际工程需要,还增加了小区道路、宣传栏、信报箱;无机保温材料内保温构造;太阳能集热器在住宅建筑上的安装构造;电梯井道隔声构造;无障碍设施安装构造;保温、隔声楼地面构造;条板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原理》论述了作者领导的课题组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原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具体内容包括:组合构件,如型钢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不锈钢管混凝土和FRP(FiberReinforcedPolymer)约束钢管混凝土等的耐火性能;火灾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和修复加固方法;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耐火性能;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钢混凝土组合平面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原理》内容新颖,系统实用,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为与土木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相关的论文集。从本次论文集收录的198篇论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中既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的教授,又有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同时也有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踊跃参加,本书集中反映了本学科领域广泛的社会需求和朝气蓬勃的发展前景;本论文集根据论文内容,共分为学科发展及标准化,试验研究及分析,结构测试技术,工程检测及鉴定,结构耐久性研究,加固材料性能及结构加固技术,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建筑物纠偏移位及灾后处理和加固工程应用实录等九篇,这些集中反映出会议内容的多样性和建筑物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本书主要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重点工作即时推出的相关标准规范汇编本 《城市建设标准专题汇编系列》,本系列汇编共13分册,《建筑结构检测维修加固标准汇编》为 **0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建筑结构检测维修加固标准汇编(精)》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建筑结构检测维修加固标准单行本共42本,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肯尼思 M.利特、汪家铭、安妮 M.吉尔伯特* 的《结构分析原理(原第4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 经典教材)》介绍和分析了普通结构构件的基本技术 ,包括梁、框架、桁架、索和拱等。不仅介绍了静定 与超静定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而且简要介绍了矩阵 分析等现代结构的分析方法,试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 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对结构性能的直观理解 ,并能够判别结果的正确与否。
肯尼思·M.利特、汪家铭、安妮·M.吉尔伯特* 的《结构分析原理(原第4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 经典教材)》介绍和分析了普通结构构件的基本技术 ,包括梁、框架、桁架、索和拱等。不仅介绍了静定 与超静定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而且简要介绍了矩阵 分析等现代结构的分析方法,试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 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对结构性能的直观理解 ,并能够判别结果的正确与否。
本论文集分为“第十五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与“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论文两部分,每部分中按照边界层风特性与风环境、钝体空气动力学、大跨度桥梁、高层与高耸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低矮房屋结构、设计标准与风险评估、其他风工程问题分类,共144篇论文。部分录用80篇学术论文,第二部分录用64篇学术论文,所录用的论文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结构风工程研究的*思想、成果与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风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将工程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分为*性、模糊性和非概率凸性,分别从可靠性和稳健性分析与设计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工程结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技术理论及工程应用。理论方法部分主要针对单一不确定性和混合不确定性的工程实际,介绍了不确定性设计基本原理与适用范围,同时系统地总结了不确定性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工程应用部分实践了各种设计模型及算法的工程实现方法,包括作者科研项目中的典型结构件等;后对工程结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技术未来的前景作了简单的展望。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是由英国钢结构学会(The Steel Constraction Institute)在前6版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欧洲标准(Eurocode 3)组织编写的,中文译名为《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本手册一直是英国、欧美及全世界许多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行业最经典的畅销工具书之一。 别克 戴维森、格拉汉姆 W 欧文斯编著的《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内容丰富,融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于一体,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反映欧洲钢结构建筑行业的*材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的大型权威性工具书,对我国钢结构设计行业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共36章,主要包括:绪论、钢结构建筑一体化设计、欧洲规范的荷载、单层建筑、多层建筑、工业钢结构、特殊钢结构、轻型钢结构与模块化施工、辅助钢结构、钢材生产、失效过程、分析、结构振动、局
本书系统介绍了现代木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及趋势、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结构抗震抗风设计、建筑防火设计、防护与维护设计、建筑舒适性与节能、装配式与信息化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等。结合现行 标准和 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结构用木材及工程木制品、构件与连接设计方法、结构体系选型与设计原则、结构抗风与抗震设计和建筑防火设计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现代木结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以及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用于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其他教学实践环节的指导用书。
《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稳定与控制(精)》系统论述了桥梁、建筑、输电塔和冷却塔等工程结构物因风荷载而产生的振动、稳定和控制问题,反映了作者近20年来在理论分析、实验方法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16章。第1章介绍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基础,第2章介绍梁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第3章介绍高层建筑风荷载与等效风荷载,第4章介绍桥梁风荷载,第5章介绍山区峡谷风环境,第6章介绍输电塔与冷却塔的风荷载,第7章至第12章分别论述气动参数识别、颤振、抖振和涡振等风致振动和稳定的深度问题,第13章至第15章介绍风致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拉索、吊杆等易振构件的减振技术,第16章简要介绍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 陈政清专著的《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稳定与控制(精)》可供桥梁工程、结构工程、风工程、空气动力学和振动控制
J Wardenier教授在20世纪后期对钢管结构的设计方法一直有着极大的影响。矩形钢管是他的创造,在他的努力下已经成为钢结构的主要截面形式之一。他丰富的研究成果成就了他在矩形钢管领域中的巨人地位。 Wardenier教授因为在国际上致力于管结构设计准则标准化的领袖角色而蜚声全球,特别是在作为国际焊接协会(11W)管结构XV—E分会主席期间。同样,在过去的30年中,无论是作为工作组的主席或成员,还是作为技术委员会的主席或成员,他对CIDECT活动始终如一的支持已经成为CIDECT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2年,他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管截面节点”一文。在此后的20年中,在管截面设计方面出版了很多专著和指南。这些专著和指南几乎都面对工程师这一读者层次,而对初学者而言,要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显然十分困难。值得庆幸的是,Wardenier教授对这个领域
《Applications of Static Beam Functions in Vibration Analysis of Structures(静力梁函数在结构振动分析中的应用)》以著名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李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静力梁函数作为基函数,研究梁、板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重点分析变截面和变厚度、内部支撑以及边界条件对梁、板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全书共23章,第1章介绍李兹法的发展史与存在的问题;第2章至第6章研究各种边界和内部支撑条件下变截面欧拉-伯努利梁和铁摩辛柯梁的振动特性;第7章至第11章研究各种边界和线支条件下等厚度基尔霍夫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2章至第14章研究线支和点支等厚度复合材料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5章和第16章研究变厚度基尔霍夫薄板的振动特性;第17章至第20章研究等厚度和变厚度米德林中厚板的振动特性;第21章和第22章研究线支和点支等厚度复合材料厚板的振动特性;第23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应用深基坑工程的各种围护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全书共分为2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 论、设计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放坡开挖基坑工程、悬臂式支挡结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土钉及复合土钉支护、冻结法围护结构、其他形式围护结构、围护墙的一墙多用技术、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地下连续墙技术、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TRD工法)、咬合桩支护技术、基坑工程土方开挖、逆作法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深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对策、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