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节能诊断;4.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5.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6.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8.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9.可再生能源利用;10.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书主要针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习者,由实践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建筑技术与建筑结构教学的同济大学曲翠松副教授编写而成。书中由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入手,着重讲解建筑技术对于建筑设计的支撑作用。全书共分七章,包括设计顺应气候、能量、通风、双层立面、中庭、被动式与主动式。各章节中均选取了相应的建筑实例以更好地说明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本书适合建筑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广大建筑从业者阅读与参考。
为了建立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标准流程,对服务标准、合同规范、交易流程、节能减排效益的测试和验证等要点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能服务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引用标准、术语、项目选择、技术方案、合同管理、融资、项目实施管理、运营管理、节能量评估、项目移交和项目后评估等。本导则可用于指导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本书共分六章,包括建筑节能检测概述、外保温系统及组成材料测试技术、建筑幕墙、建筑门窗、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建筑现场检测。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外保温系统及组成材料检测技术、建筑幕墙及门窗检测技术、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检测技术、节能建筑现场检测技术、门窗节能性能标识等,同时在附录中给出了一些常用检测项目的检测记录表,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书可供从事建筑节能工作的检测、生产、施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学习使用。
《建筑节能检测实用手册》依据现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并结合作者朱敏的工作实践而编写,将节能检测归纳为砂浆及保温浆料、保温板材、建筑玻璃及门窗、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建筑物围护结构现场检测、建筑节能配套材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7个方面内容,从建筑节能材料检测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常用建筑节能材料的试验标准、检验批划分、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结果评定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描述。书中还附有各种记录表格,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对于从事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建筑节能材料研发、工程质量监督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土木工程及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工程化实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节能检测机构的培训教材。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内容涵盖从典型示范项目推广到城市级大范围节能改造,可为我国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提出科学建议。通过唐山、乌鲁木齐等北方地区4个城市和北京地区既有农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示范,总结了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政策和管理经验,可为在全国广泛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基础数据的调查提供参考,为全国大规模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节能的意义,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既有居住建筑调查方法,综合改造节能潜力及经济性分析,节能改造技术措施,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本书可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可供建筑热工、暖通空调技术人员、建筑节能相关工作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由刘月莉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第四期合作项目(简称中日JICA项目)《推进中国住宅节能技术进步项目》的成果之一。作者借鉴日本,结合中国(北京等地寒冷地区)国情,将建筑节能技术贯穿设计、施工、再生能源利用、检测、评价全过程,内容简明实用,对有效地提高中国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效率,改善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加强中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可实施性,确保建筑节能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建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备受追捧,然而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低碳建筑”呢? 在《寻找绿色低碳建筑》这本漫画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童话故事。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北极熊大白丧失了家园,天气精灵小蓝和环保卫士胖兔子粥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帮助北极熊寻找绿色低碳家园的重任。他们不辞劳苦,遍历世界各地,终找到了真正的低碳建筑,并为北极熊建造了一个新的家园。故事中北极熊有了新的栖息之地,而现实中北极熊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人类又将会面临什么问题呢?赶紧行动吧!
我国近些年来绿色建筑发展迅猛,绿色建筑产品 的市场需求凸显。佟晓超编*的《绿色建筑产品认证 与评价--国内外典型政策和案例解读》结合国内外情 况,介绍了产品认证、绿色产品和政策制定有关概念 ,分析了各国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法律和行政性规章 的制定,内容包括概述,产品认证发展,我国建筑产 品发展,国外绿色建筑产品,我国绿色建筑产品评价 ,认证制度与政策、法律、法规,认证制度与标准体 系,认证制度与标准管理八章以及三个附录。本书案 例可供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和利益相关方品读。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该规范编制组根据规范编制了本书。本书共分17章,每一章都与规范中的相应章节相对应,对规范中重点的条文进行内容解读,カ图使广大智能建筑从业人员在本规范的使用中做到内容清楚,理解深刻,便于使用。 ????本书可作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宣贯辅导教材;可供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设计人员及高等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以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供热系统的热源及主要设备、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供热系统流量调节、供热系统协调运行、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供热系统运行监测与量化管理节能技术,以及大庆油田供热系统数据远传与监控系统。书中阐述详略得当,体现了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恰当结合。 本书可供建筑环境与供热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以及供从事供热、通风、空调等专业的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为规范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选材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建设部于2005年1月批准发布了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该规程对膨胀聚苯乙烯板应用于外墙外保温的四种系统和聚苯颗粒胶粉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施工与检验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规程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外保温的成熟经验指导我国外保温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可以指导企业按要求进行生产和施工,从而有效控制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促进外保温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为了配合《规程》的实施,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更好地应用标准和进行工程实践,编写了本导则。导则中除了详细介绍了《规程》所推荐的5种系统外,还增加了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本书系统介绍建筑节能与能效管理的知识,包括能源、环境、建筑、建筑节能;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建筑能耗分析;建筑能效管理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建筑能效的评价指标;建筑能耗的 计量与测定;建筑能源审计;建筑能源管理的实施;建筑节能措施;热电冷联产和分布能源;蓄冷空调;绿色建筑;建筑能效管理的职能系统等内容。 适合高等院校师生及专业人员学习使用。
建筑节能是实施能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取向。本书紧密联系我国已颁布的建筑节能标准及某些地区的施工图节能审查要点,针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和建筑特点,并注重国际上先进的节能设计理念,重点介绍了建筑能耗的构成和节能的基本途径,提供了相关的节能设计依据、技术和方法。本书内容包括建筑节能基本知识,相关节能设计标准和施工图审查要点介绍,建筑规划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能建筑的效益评估,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土建设计人员、建筑节能工程监理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是人居环境技术普及读物,具有信息量较大、浅显易懂的特点。作者以适合大众口味的叙述方法,以介绍应用学科的理工科知识为主,还涉及文史哲、艺术、经济、社会学科的内容,提纲挈领地让读者了解有关人居环境方面的知识。 本书从七个方面讲述了人居环境技术,包括:综述;生态环境中的土壤、水和空气;生物环境及应用生态学;气象与气候环境;建筑物理环境技术;中国园林环境与造园技术;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社会。 本书适合建设设计、规划、管理人员及普通读者阅读,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近年来,上海以建筑应用为龙头,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材料(体系),以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近两年来,就已落实了420余万平方米的节能住宅建筑,有力地促进了上海的建筑节能工作发展。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 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和居住舒适性为主要目标的建筑节能工作,在多部门的合作、多环节配合下,正与时俱进。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提高市民建筑节能意识,普及建筑节能常识,方便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管理等各有关部门人员了解和掌握建筑节能的专业技术与政策,是一部具有可读性、技术性、实用性的工具书。
为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优先抓好节约能源资源,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深入开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型系列节能实用丛书, 既《政府机构节能读本》、《大型公建节能读本》、《企业节能读本》、《生活节能读本》系列读本, 全面系统介绍节能知识和实用案例,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本书为《大型公建节能读本》,系统地介绍了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案例,针对宾馆饭店、场馆、商厦、医院、学校等大型公共建筑中的节能提供全面系统的专业解决方案。适合各级能源管理机构领导干部、节能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介绍了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全书共分10章: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20世纪建筑发展回顾;21世纪建筑发展趋势;什么是可持续建筑;太阳能与沼气在建筑中的应用;提高建筑节能、节地、环保效能;掩土建筑;建筑绿化;优化组合;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经济效益。另外,书后还附有主要专业词汉英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查寻有关资料及学习。 本书除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环境保护、工民建等专业本科、专科和研究生教材外,还可供有关设计、科研、管理人员参考。
建筑环境学是一门以研究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技术平台与技术基础课程。作为本专业门以建筑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本书重点强调从实用、新颖和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紧密结合建筑环境科学发展的时代进程和技术前沿,对建筑内外热湿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室内空气品质以及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问题展开系统的编写,同时对相关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及应用情况通过实例加以剖析,以期能以直观化、形象化的方法将复杂问题表述清楚,达到授业解惑之教学目的。 本书既可以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环境监测、给水排水、供热通风空调,以及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设计、安装、制造、运行等工程技术人员和
《广义建筑节能(第2版)》立足于广义建筑节能的战略思路。在纵向层面上,探讨了建筑节能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的现《广义建筑节能(第2版)》可供建筑学、建筑节能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的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