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建筑师格伦·马库特(Clenn Murcutt)已拥有30年的辉煌设计历程,他在澳大利亚留下了大约500座住宅,那些谦逊的建筑外观,无论粗犷抑或典雅,都独具魅力,他的作品成为“栖居于风景的机器”,同时也被奉为”生态建筑”的典范!他坚持一个人独自工作,同时拒绝澳大利亚本土以外的任何设计项目,他的工作室的无非是一张绘图板,而他的客户却甘愿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排队等待着他的服务。 马库特是2002年度建筑学晋利策奖的获得者,同时也是阿尔瓦·阿尔托金质奖章全球的7位荣获者之一。他设计的小型住宅集现代性,本土文化、精湛的地方手工艺和对自然的尊重于一身, 自然和谐、独具一格,焕发着杰出设计师的个性风采,同时以谦逊的姿态给我们莫名的熟知与亲切。 这本书及时而全面地收录了马库特的主要作品,追述其早期的学习历程及影
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正方形、圆形及三角形大胆甚至是武断地并置在他的作品中,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中击。另外,康晚年在东方的重要作品,除了彰显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外,也从另一个侧面流露出他对东方文化的独特见解。 康的教育生涯和建筑创作活动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他的建筑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理
《走向新建筑》阐述了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理论,以及有关工业,经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批量生产精神”等观点。柯布西耶从1920年起,在其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汇集为《走向新建筑》一忆,于1923年初版,1924年出增订的第二版。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流逝并未减损它的光辉。 这本书的版出版之后,到处都产生了对与建筑有关的事情的兴趣。普通人因此而谈论建筑、喜欢谈建筑、希望有能力谈论建筑。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运动的后果。 这本书不企图说服专业人员,而是说服大众,要他们相信一个建筑时代来临了。建筑成为了时代的镜子,现代建筑关心的住宅,是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为普通人,"所
《国外绘画大师经典作品概览:色彩风景》作者经过20多年的长期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在色彩风景教学上有重大突破:突出水与色的结合、薄与厚的结合,既突出了水粉、水彩表现技法,又对色彩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相信《国外绘画大师经典作品概览:色彩风景》会对初学者有的启发。该书作者经过20多年的长期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在色彩风景教学上有重大突破:突出水与色的结合、薄与厚的结合,既突出了水粉、水彩表现技法,又对色彩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相信《国外绘画大师经典作品概览:色彩风景》会对初学者有的启发。
《当代建筑的逆袭》为青年设计师邵唯晏多年来学习和工作的经验所得,重点介绍了当代建筑的十种特质:数字性、动态性、拓扑性、自相似性、模糊性、轻透性、多向连接性、地景性、地域性、永续性。并根据每种特质的特点,配以相应案例加以解释,使人更容易明白这些特制的应用形态,方便读者理解当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