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明编著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是为了配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而编写的,具体包括 建筑给水排承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要求、建筑给水排 水工程课程设计、学生优秀课程设计实例一则、建筑给水排永工程毕业设计、学 生优 秀毕业设计实例一则等六章。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结合实际工 程对建筑设计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包括设计构思、设计原则、规范依据、具体 分析、 具体计算、图面表达等。2.系统:从本课程及工程建设要求出发,系统介绍课程的具体要求,所 要达 到的目的等。3完整: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课程所学知 识的 综合,保证课程所学主要内容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得到应用。4.详细:课程知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及工业区较为性给水工程设计。
日本作家金子光美编著的这本《供水系统病原微生物对策》内容不仅涉及到当前有关病原体的话题,而且还将今后应该引起关注的其他原虫、细菌和病毒等作为对象,以及饮用水的安全指标及危险评估等,凡与水质卫生相关的,各种问题均做了详细阐述。随着日本《水道法》对水质标准的修改,今后应采取何种对策,《供水系统病原微生物对策》在列举许多污染案例的基础上,就预防、分类和维护管理等方法做了具体阐述,并为供水系统病原微生物对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本书前版是国内**本全面论述微污染地表水源饮用水处理技术的专*,现重新编写。王占生、刘文君、张锡辉*的《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分14章,包括:国内外地表水源水污染现状、地表水水质特征、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趋势、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类、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特点和选择处理技术的关系;受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技术,常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生物预处理、深度处理等、针对富营养化水源水的适宜处理技术、饮用水的消毒与消毒副产物、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管网中AOC、三卤甲烷、卤乙酸的变化;有关水质指标的分析测定,色质联机定性微量有机物、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OC、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Ames致突活性、消毒副产物等,膜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组合工艺处理效果评价以及饮用水净化未来的展望等。本专*适合从
李冬、张杰*的《社会用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法》是继《水健康循环原理与应用》(2005年出版)和《水健康循环导论》(2009年出版)两本*作之后,继续系统深入地探讨循环型城市水系统模式的力作。 本书以水系统社会循环为主线,明确了节制社会用水循环流量、城市水资源流、物质流、能源流的再生再利用与再循环,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流域水资源的统筹管理等环节的关键问题,从技术、经济、管理、城市建设、规划和流域统筹管理等多角度系统地提出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和流域水环境恢复的解决途径。 本书可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循环经济等学科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决策、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由廖莎和余瑜等编著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用教材,是在1981年试用教材《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的基础上经几度修订形成的。本版为第二版,内容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199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 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l38:2002等新规范、规程重新订正。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共九章,内容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受拉承载力计算,裂缝与变形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柱下基础设计,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等。 本书也可供给水排水专业和土建类工程技术人员
本套丛书根据*行业标准《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标准》CJJ/T225-2016要求,系统阐述了自来水生产工、化学检验员(供水)、供水泵站运行工、水井工、水表装修工、供水调度工、供水客户服务员、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供水)、供水管道工和变配电运行工等10个供水行业重要岗位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理论及现代专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供水行业调研成果,融汇了作者们多年实践经验的精华。我们相信,随着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系列培训教材的出版,必将对全国供水行业职工的职业技能、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套丛书根据*行业标准《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标准》CJJ/T225-2016要求,系统阐述了自来水生产工、化学检验员(供水)、供水泵站运行工、水井工、水表装修工、供水调度工、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供水)、供水管道工和变配电运行工等10个供水行业重要岗位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理论及现代专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供水行业调研成果,融汇了作者们多年实践经验的精华。我们相信,随着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系列培训教材的出版,必将对全国供水行业职工的职业技能、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和它们的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开展水质分析是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夏淑梅主编的《水分析化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质分析的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并且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天然水的水质及水质分析基础,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流动注射分析及质谱和色谱等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后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包括水质分析基本操作及水质分析项目测定共13个实验。《水分析化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水资源与水文专业的教材,也
12S522《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市政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外无内压的圆形排水管道。雨水管道管径D=200~2000mm,污水管道管径D=200~1500mm,检查井盖板以上设计覆土厚度在0.4~4.Om之间。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0.2g、0.30g)。矩形井按有地下水及无地下水两种情况设计,其余均按有地下水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φ700~φ1500圆形、直线和90°三(四)通矩形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选用与施工详图;φ900~φ1500圆形沉泥井选用与施工详图;矩形和半圆形竖槽式混凝土模块式跌水井选用与施工详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522·替代05SS522):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根据混凝土模块产品及其作为井室墙体材料的砌筑技术发展,对05SS522《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进行修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522·替代05SS522
为了适应“研究型”、“应用型”和“教学型”等不同类型学校对“水处理生物学”课程的要求,顾夏声的《水处理生物学》在继承《水处理微生物学》主要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体系、内容和章节顺序做了较大的调整和增补,由原来的八章调整为十七章。在体系上,本书分为“水处理生物学基础”、“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水质安全与生物监测”和“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四部分。在内容上,主要增加了古细菌、光合细菌、微生物的生态、大型水生/湿生植物及其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污染物的生物分解性评价、生物对污染物的吸附与浓缩作用、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有害水生植物的控制、水质生物毒性检测等相关内容,同时对原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增补,力图反映国内外*的成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础知识、投影概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图的表达、室外给水排水施工图实例、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实例、给水排水工程详图实例等。 本书不仅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一般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从事给水、排水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内容为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气体消防系统、建筑灭火器、热水供应、排水系统、中水系统、小区给排水、系统的隔音与减振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对其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并附有一个工程设计计算举例和3个工程实例。 本书可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给水排水工程、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王增长主编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新颁布的标准进行了修订。编写过程中吸收了部分学校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内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新技术,反映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趋势。本书共分 13章,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及其计算,建筑消防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及其计算,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及其计算,饮水供应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建筑中水工程,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在上一版基础上,增加了地下工程消防系统、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以及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相关内容。本书附有设计例题和练习题,并附有配套光盘,便于教师讲课和学生自学。 本书不仅可作为给排水
本书由给水管网工程优化设计与运行管理、排水管网工程优化设计与运行管理与给排水工程经济分析等内容组成。主要论述了给水排水管网技术和优化设计的方法,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措施,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给水排水管网工程中设计的要素等,从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的角度,简要论述了给排水管网系统的技术管理和运行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提出了常用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城市供水行业和市政管理行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本书扼要阐述了供水管网的功能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针对供水管网当前及展望二十年内常用的管材和阀门,作了较系统的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有:钢管、不锈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聚乙烯管等管材及其管件的制造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应用相关经验;结合近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工程造价分析,提出了管材选择的推荐意见;对于常用管材输水的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关注要点;针对供水管网常用的阀门类别、性能及质量状况作了系统介绍;特别是空气阀的功能、设计计算方法等,作了较详尽论述;扼要阐述了水锤危害及当前的防护措施;对阀门的组装、阀井砌筑、阀井维护等述及了相关知识;本书收集整理了300多幅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述及了管材与阀门的个性、制造方法、应用经验。 本书适合供水管道设计、施工、运行
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建筑小区净水设备产水量为0.548.Om3/h的管道直饮水工程,工业建筑中管道直饮水工程可参照本图集。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原水为未经深度处理的生活饮刖水或任何与生活饮用水水质相近的水。图集主要内容包括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和净水工艺。 图集中系统管网部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定时循环系统和全日循环系统,分析了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组成与优缺点,引入了现在给排水设计人员还不十分熟悉的静态流量控制阀和动态流量控制阀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在系统循环管刚中的应用及其阀前、阀后压力的计算公式等。 图集中净水工艺部分介绍了净水工艺选用原则、适用条件、净水设备、运行参数、净水设备选型计算、系统控制。编入的净水工艺包括臭氧一活性炭-纳滤(反渗透)
本教材按给排水内容分为两篇。第1篇为给水管网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给水管网系统工程规划与设计;给水管网系统的水力计算;给水管网技术经济计算;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和设计;给水管网材料、附件;管道的施工及管网维护管理概述;给水管网运行调度及水质控制。第2篇为排水管网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排水管网系统工程规划与设计;污水管道系统设计与计算;雨水管渠的设计与计算;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排水管道材料、接口、基础及管渠系统构筑物;排水管渠的管理和养护。书末附录给出了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例题。 本教材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介绍计算机在给水排水工程及环境工程领域应用基础和使用经验的图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常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Origin绘图和数据分析基础;SPSS的数理统计应用;管网平差和分析软件EPA—NET详解;AutoCAD应用技巧;给水排水工程相关工具软件和商业简介等。 本书读者对象为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和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基础,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和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本书也可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城市水环境规划治理理论与技术》阐述了城市水生态与水环境系统,介绍了城市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的方法,规定了城市水环境规划原则及方式,讲述城市水环境污染成因、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环境容量的推算方法,分析城市水环境的水质评价方法,后介绍城市点源污染处理技术及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并提出创新的城市用水模式与城市节水体系。全书共分10章。第1章城市水生态与水环境系统;第2章城市水资源与城市水循环;第3章城市水环境规划;第4章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水环境容量;第5章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第6章城市点源污染处理技术;第7章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第8章城市水环境中雨水利用技术;第9章创新的城市用水模式;第10章城市水经济与水文化建设。《城市水环境规划治理理论与技术》可作为高等学校城市水资源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
本书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及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书中前3章介绍了膜技术及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第4、5章介绍了传统预处理和超滤预处理系统的设计;随后8章分别讨论了反渗透膜系统设计的各方面内容;在后的第14章介绍了海德能公司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为便于读者对反渗透系统设计软件的掌握,本书还以光盘形式提供了美国海德能公司的中文版设计软件及其演示性使用说明。 书中关于反渗透膜元件及膜系统的数据分析,除特殊注明属于试验测试数据之外,主要是基于海德能公司的设计软件计算。本书运用大量的曲线与图表,从各个层面揭示反渗透元件及系统的内在规律,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相关设计数据以资参考。 本书可供膜法水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组编的“土木工程新技术丛书”之一,根据我国*颁布的相关规范、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使用情况,全面、翔实地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和近年来的新技术与新进展。 全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共26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给水工程,分为9章,内容包括概论、给水管网及相关设备设施和给水水质处理等;中篇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为10章,内容包括与建筑相关的各种给水排水系统;下篇为排水工程,分为7章,内容包括概论、各种管渠系统和相关设备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着重介绍城市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基础工程及设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取水工程、城市给水处理工程、城市管道工程、城市排水工程、水环境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的阐述,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及原理理论,介绍基本的工艺设备和典型的工艺流程,列举出主要的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本书的学习,能了解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体系和所涵盖的主要专业知识。 本书可供给水、排水及相关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等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