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 现代中国园林之父 陈从周主编。全书在结构上分为 名园鉴赏 和 品园杂识 两部分。上篇 名园鉴赏 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重点介绍国内现存园林及园内景点;下篇 品园杂识 系统介绍我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与品园知识;后附中国园林历史大事年表。本辞典条目完整,内容详尽,是一本既有鉴赏价值,又具专业背景的实用鉴赏辞典,亦是园林艺术和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的逐渐复苏,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复兴,古老又迷人东方文化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来越多人的关注,设计师们也更加关注东方美学风格的设计。 本书案例根据设计风格,分为自然东方、现代东方、禅意东方、古典东方四个章节,详细且深入地介绍了近30个案例,这些案例均是由国内一线景观公司设计的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本书案例新颖、图片精美、内容丰富,每个案例既展示了项目概况、设计手法、设计落地后的高清实景图,还展示了施工图纸。内容从设计理念到设计细节,再到设计总结,知识点多,参考性强,并随书赠送电子版施工图纸。
从古至今,园林都代表了独特的人文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这一题材,也一直令艺术家深深着迷。以绘画为主要形式的其他门类视觉艺术,不但对史上杰出园林的历史传承具有价值,也对未来园林设计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凡妮莎 雷明顿(Vanessa Remington)是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Royal Collection Trust)的高级策展人,她在本书中以300多张珍贵图片回溯了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东西方园林艺术的演变,并揭示了园林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意义。这些作品均为从皇家收藏中精选出的具有卓越价值和非凡美感的油画、木版画、素描,还有挂毯和珠宝,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从未公开过的藏品。 本书不仅是一场令人陶醉的艺术之旅,更是一首致敬园林之美的赞歌。
《武汉近代饭店宾馆交通建筑(第2版)/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丛书》作为整套丛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生活建筑与城市发展密切的联系,展现了近代武汉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景观。汉口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在中地城市中开埠较早,其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武汉近代饭店宾馆交通建筑(第2版)/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丛书》收集的大量的实地测绘数据,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主要介绍了汉口的饭店、宾馆与交通建筑在开埠之后的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建筑技术、风格特征以及建筑细部加以总结与思考,表达了武汉城市建筑独特的审美风格,希望借此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中国园林是一种诗意的建筑,是人的精神寄栖之地,向来以文化品位为宗旨,山水田园,亭台楼阁,帝王胆略,文人胸襟,意在其中,天人合一。皇家园林硧浑博大,江山万里寓于宫苑庭园,至帝王万机闲暇不忘江湖之乐。自古庶民不秀雅空灵,移山缩水寄于曲院回廊,使文人归隐田园不忘江湖之乐。 四座名园,两皇两私,数百年间或辉煌或凋落,风雨相伴,乃中华建筑史上奇绝的一章。今有北京、承德、苏州三地摄影名家,将十几年潜心拍摄的园林佳作,辑成卷帙,合作出版。虽学养各异,却意趣相同,对园林建筑情有独钟,每有奇思妙想,或触景生情,皆以影像为记。各人的情感,各人的理解,各人的观念,各人的功力,尽在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像表现之中。
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的《园林建筑(精)/中国古建全集》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名胜三个类别,全面涵盖北方、西南、江南、岭南区域,将园林建筑设计如何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林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的方方面面,做出详细的阐述。
由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和冰岛组成的北欧五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的高福利地区。在相近的自然条件、共同的宗教信仰、类似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北欧国家的人民形成了特有的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 与北欧国家其他的设计领域一样,北欧国家的景观设计实质上是对生活的设计。设计师把设计看成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自然和艺术还原在生活之中。景观设计追求内在价值和使用功能,作品非常实用又耐用,充满了恬静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思想、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对光与材质的关注、人情味与地域特色,以及实用、美学与艺术品质的统一是北欧各国现代景观的共同特征。而北欧国家不同的发展状况、地域特征、民族传统,以及受到他国影响的不同也导致了北欧各国的现代景观存在着多元化。 北欧的现
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与法国园林和阿拉伯园林鼎足三立,各具异趣。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生活和游乐的地方,也是他们实施朝政,行使权力的重要场所。它们的建造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皇家园林总是反映了一个时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成就。
当代景观设计的一大优点是努力寻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是景观设计重要的特点之一,对本书中所论述的专业——景观设计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书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寻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是这门极富创造性的学科中复杂的领域,因为在这里要综合解决景观设计中的许多基本问题。 就作品的选择而言,毫无疑问,本书是《世界景观设计》(World of Environmental Design)系列丛书中精彩的分册之一。本书选择项目的主要依据不仅是美学的和实用的标准,还在于项目的施工过程。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终认识到建筑与景观相协调的必要性不仅仅是要表明对环境的关注,而且更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景观设计已进入所有的商务领域,这一现象从本书中所介绍的项目中就可以略见一斑。
园林建筑家 陈从周先生生前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 50 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作等身。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建筑》、《园林谈丛》、《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为精辟, 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 ,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 明轩 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人。 散文家和画家 陈从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占地约5200亩(约3500,00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六个皇帝在150年的时间里不断经营修缮完成。基鼎盛时期是康、雍、乾三朝。园的总体布局和主要景观,也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完成的。 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无比杰作,在中国造园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造园艺术曾经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被西方人称为〔万园之园〕。它曾经作为人类文化艺术之瑰宝,存在了100多年。 为了更广泛地介绍圆明园当年的盛况,此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圆明园的保护、宣传和研究提供了历史艺术鉴赏的参考。
本书包含北方著名古典园林中的殿、舫、楼阁、门、桥、塔、堂、亭、榭、轩、斋十一类园林建筑的全面展示,每一大类前有文章讲解和描述,每座建筑含有建筑测绘图纸和照片,细部图纸丰富、具体,生动,充分展示国内经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和构造,为园林建筑设计师提供大量参考和学习的样本。
主要介绍江苏传统园林的人文地理背景、历史沿革、当前遗存概况、主要类型,以及其造园思想、造园要素、理法与美学意境。根据各地现存传统园林的实际状况,选出约56处历史价值高、当前遗存状况好、图文资料精美的经典园林重点介绍,每处园林约3-5页;另精选未列入经典园林的100处以 江苏现存传统园林名录 形式附后。为保护和发扬地域珍贵建筑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江苏古建园林传统营造技艺,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和活化利用,增强江苏优秀传统营造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和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传统营造技艺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根据江苏省传统营造技艺活化传承系列工作部署,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传统建筑研究中心、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搭建。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说石构景》是以图文合一的形式(彩图千余幅),介绍石景造型艺术如何与其他造景元素配合,共同营造环境景观艺术表现形式、方法与技巧的一本专业性读物。主题要点:石道因缘、石艺精魂和石景赏析。首先以自然山水景观为开篇,进而演绎到人文石景的多种构景形式,如天然观赏石构景;石雕石刻造型艺术构景;石雕工艺品构景;碑碣刻石构景等。 另外,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石景艺术精华中,选出近八十处风景名胜园林的珍贵石景,进行赏析。从读者实用的角度,提出可供借鉴的一些宝贵经验、观点和技巧,供景观工作者参考。书末附有全国风景名胜园林中石景要目 (850处),供浏览查询。 本书可供景观设计师、石工匠师、石文化爱好者、旅游管理人士参考。
极少主义园林,以其注重简洁的线条、抽象的形体和强烈的空间感觉而日益流行起来。特别是在过度繁忙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创造出一块宁静的蔽所,用以修养身心。极少主义风格还有其他的优势:它适宜于市内的小空间并仅需较少的维护。这部精彩的图解著作,是对极少主义园林的一种极富灵感的诠释。 曾多次获奖的园林设计师克里斯托弗·布雷德利-霍尔,从全世界城市、乡村大大小小的园林中,精选出了*的极少主义作品。他从每一处园林背后探究创作的灵感,并解析了如何把对空间和比例的理解与对材料和植物的巧妙而富于想像的运用结合起来。他为我们展现出:*的园林都能同其周围风景及其所邻接的住宅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书介绍了极少主义的哲学思想,也谈及了相关的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和当代生活方式。本书在绪论中还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
虞金龙教授的《我眼中的英国花园》不仅以风景园林设计和实践的专业人士的视角对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英国园林发展的脉络、风格演变和经典设计做了系统阐述,更从历史、人文、自然这三个维度将英国园林和花园的美好全面展现。 带读者从历史“时间轴”上了解英国园林和花园是本书的亮点。《我眼中的英国花园》的另一精彩之处是虞金龙教授将这些花园、园林,及它们所属的古堡、庄园、乡舍与“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文人园林(中文版)/中国精致建筑100》着重剖析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生观、哲学观,从中探索了文人园林的成因,得出了园林即是士人的生活、士人的人格、士人的追求的结论。并以简要文字和大量精美图片,详尽宣传、介绍了中国文人园林起源、发展历史、类型、营造手法,还详细介绍了文人园林与中国古代哲学、古典文学、古代绘画、古典美学的关系等。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典园林五书(套装共5册)》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典园林五书(套装共5册)》是作者精心编写而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典园林五书(套装共5册)》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更好的阅读,从书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值得了解和知道的。一起来阅读吧。
本书按照编年史和谱系学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从先秦至新中国共十个历史时期,二千余年来的时代背景、风景园林营造活动、著名人物、论著。尤其是,本文经过文献考证和遗存调研,甄选出200余处经典的风景园林案例,包括历史名胜、私家园林、衙署园林、寺观园林和书院园林等多个类型,就历史沿革、相地立基、环境因借、建筑布局、掇山理水、植物配置、装饰陈设、品题点景等方面的历史特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可供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人士购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