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芦原义信 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 ,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 饶有兴味 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K2S建筑事务所、Enter-Sipoo高中和IT学院、埃斯波医院、Verstas建筑事务所、Kirkkojarvi综合学校、Saunalahti综合学校、“巨人之路”游客中心、Anttinen Oiva建筑事务所等。
本书是在第2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由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国际理论与实践、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三部分内容组成。书中以国内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代表性实例为素材线索,基于作者的实践与研究,深入浅出地探讨、阐述了城市广场、商业街景、公园旅游区、居住区环境、纪念性场 所等各类典型景观规划设计及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并就学科发展、专业教育、从业注册等问题,向读者展示了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在中国的巨大发展前景。 本书可供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旅游规划人员,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作为正在兴起的景观规划设计类本科生与研究生专业的教材和相关专业师生阅读的书目。
李鑫编著的《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第2版)》是《景观工程设计技术》丛书中的一分册。本书从景观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事景观照明设计需要了解的光学基础知识和景观照明设计原理。全书共分为4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例看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景观照明中的光学基础知识、景观照明设计原理以及景观照明设计应用。 《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第2版)》可供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照明设计师、电气工程师、城市照明管理人员以及任何对照明设计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或许以其对有机建筑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为人们所铭记,其建筑物的形式和材料都与自然浑然一体。可是人们却较少知道,他在景观和场地设计上同样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他在这个领域的才能和创造反映了其对场地的整体性把握,追求场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利用植物、气候、太阳能和自然光线实现环境的敏感设计。 《赖特景观》是本为完善地涵盖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景观和环境思想的书籍。本书的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世人展现了大师的一生以及他一生的作品。而先前研究赖特的书籍却忽略了与其成就、兴趣和职业同样重要的一些方面,这些方面也是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包括: ·赖特首先提出将后侧的起居室朝台地花园敞开的设想——这比加利福尼亚州的其他建筑师普遍应用这一理念早了50年。 ·赖特实际上设计了历史上
《设计景观》一书提出一种尤为实用且易于实践的设计哲学。作者凯瑟琳迪认为景观设计是一种基于形式的技能,意在促成环境发展和功能实现。以此为基础,作者通过本书的论述,建立一种实践这种既忠实又创新的技艺的框架,其核心理念是“节俭的美学”。 入选本书的景观案例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从丹麦的赫勒乌普玫瑰花园到美国班布里奇岛的布罗德保护区,从英国牛津郡的罗夏姆园到日本京都的东福寺。也可以说,本书是凯瑟琳迪本人的手绘作品集,生动的描绘既引人入胜又切中要点。
《世界当代园艺设计1000例》由伊恩·拉奇、杰拉尔·拉奇所著,是一本有着丰富的插图并关注于当代*秀园艺设计的资料性图书。本书共有10章.每一章都包含一篇对于园艺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艺术设计方面的权威专家的采访.每一件产品都附有网址和详细的说明.本书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园艺师.同样也适用于广大设计爱好者。
本书是博格林卡规划·建筑·景园设计机构李雄飞、李昊工作室的景观设计工程的部分内容,是以历史文化为积淀,通过对当地文化内涵的发掘、延展与升华,终形成设计方案的综合性作品集。主要作品涵盖了天津、新疆、福建、辽宁、山东、广东、江西等八个省市自治区。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社区已经取代住宅小区,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社区模式。在新社区建设高潮的背后,是过去30多年来新理论、新概念的深入人心,是设计理念的彻底更替。现代主义过时的教条,已经被可持续发展、适宜居住性理论、新都市主义、形成社区、制造地方感、步行公共领域等等所取代。这些新概念的流行,传达了人类对*居住模式的*追求,也就是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以及环境优美。本书对这些新理论、新概念的发展进行了论述,特别对当代*的新社区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