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shopper(简称GH)是一款可视化编程语言,它基于Rhino平台运行,是数据化设计方向的主流软件之一,同时与交互设计也有重叠的区域。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GH的*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可以通过输入指令,使计算机根据拟定的算法自动生成结果,算法结果不限于模型,视频流媒体以及可视化方案。二是通过编写算法程序,机械性的重复操作及大量具有逻辑的演化过程可被计算机的循环运算取代,方案调整也可通过参数的修改直接得到修改结果,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部分主要讲解Grasshopper建模的相关原理与技巧;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讲解建筑采光、辐射、风环境和能耗的相关模拟方法和设计优化流程;第三部分主要解读了相关的参数化建筑设计案例。
本书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新旧规范对照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新修订规范GB50010-2002与旧规范GBJ10-89的主要内容、新旧规范的区别;以及新规范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增加、删除、修改、补充的内容。全书主要根据新GB50010-2002的内容,系统阐述新规范条文要求、条内容理解及说明、条文中设计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等。同时,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本书完全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结构体例编写。为使读者对新规范内容能快速掌握和应用,本书对于新旧规范内容相同或修订变化不大的条文,做简要介绍;对于新规范修订比较大或新增加的条文做详细介绍。另外,在各章内容的节均编排了“本章主要修订内容介绍”;各章节中编入了大量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例题,使本书更具有指导性。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科研人员使用,也可
本书为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标准编写过程中充分结合上海市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工程实践经验。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文件封面及目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设计说明、布置图、节点详图、预制构件加工图、施工装配图、金属件加工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专项设计计算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本标准附录A为专项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细化和图样化表达的示例,可供专项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本图集适用于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抗震设防烈度不小于8度的地区,基层为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墙体外墙外保温工程。 涵盖了粘贴保温板系统、胶粉EPS颗粒系统、EPS现浇混凝土系统、EPS钢丝网架现浇混凝土系统、胶粉EPS颗粒贴砌保温板系统、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系统、保温装饰板系统七种外墙外保温系统和作为附录的岩棉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 包括了各种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组成材料的性能指标。墙体、门窗洞口、勒脚、阳台、变形缝、空调搁板等建筑部位的构造详图,说明了不同气候分区、不同基层墙体、不同传热系数的各种系统保温层厚度,特别是依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外保温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文)的要求设计了防火隔离带的构造。
11J122《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修编代替03J122《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其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的外墙内保温工程,也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外墙内外复合保温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内保温工程。 图集内容包括五种外墙内保温系统: 1.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2.保温板内保温系统 3.保温砂浆内保温系统 4.喷涂硬泡聚氨酯内保温系统 5.玻璃棉、岩棉、喷涂硬泡聚氨酯龙骨内保温系统。 图集主要包括:说明、选用表、性能表、立面示意图、构造节点详图及附录等内容。 本图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根据新制定的《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报批稿)对原图集进行修编,内容符合新规程要求。 2.补充和调整了部分构造做法,取消了原图集中钢丝网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是建设工程设计行业重要的文件资料,本套书邀请该规定的负责人或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进行编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执行规定的要求。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对相应部分规定的解读或解析,第二部分列出了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师范设计文件,第三部分是规定中相关条文的摘录
《11G101-1、12G101-4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剪力墙边缘构件应用详解与实例》一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建筑制图基本规定、柱平法识图及构造、剪力墙平法识图及构造、梁平法识图及构造、有梁(无梁)楼盖平法识图及构造、楼板相关构造制图及识图和剪力墙边缘构件平法施工图制图及识图。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12G112-1·替代06G112)》适用于非地震区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图集以新出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规范内容的变动情况,对原图集的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进行补充和调整,并把各种数据细化和优化后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新增了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等表格,该表是对11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内容的补充。该图集可使广大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方便快捷的查找和使用相关的数据,减少了查找规范并进行计算的时间。相关图集介绍 13SG905-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图解(模板工程一组拼式全钢大模板施工体系)》国标图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现浇剪力墙、简体等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JGJ 138-2016 备案号 J 13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11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04G329.8进行修编。该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的、采用烧结普通砖(非粘土砖)、烧结多孔砖等砌筑的墙体或采用轻型钢墙板及与柱柔性连接轻质墙体的一般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m),钢柱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9m)。主要内容有钢筋混凝土柱箍筋加密区段、屋架与柱的连接、柱间支撑及节点、屋面板的拉结、墙梁与柱的连接、圈梁、维护墙的拉结。增加了钢结构连接节点、圈梁做法等内容。可与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钢屋架、混凝土屋架、屋面梁、柱问支撑、钢筋混凝土柱、抗风柱等)配套使用。6m柱距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圈梁部分可以直接选用。
本规程系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227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对原《钢筋混凝土薄壳顶盖及楼盖结构设计计算规程》BJGl 6—65进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汇总了国内外有关薄壳结构的主要科研、设汁资料,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修订稿,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修改,后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8章和5个附录,对原规程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对原规程条文作了全面的整理。主要内容是: 1.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的要求,规定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的规定,修改了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2.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代替原规程
本规范适用于发生撞击、爆炸、地震以及火灾等偶然事件时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设计。2015-05-01实施。
本书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为基础,结合作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编写而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原材料、成品进场,钢结构焊接工程,钢结构紧固件连接,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钢结构组装,钢构件预拼装,钢结构安装,钢网架结构安装,压型金属板安装,钢结构涂装等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现象与预防治理。书中对每一质量通病均包含质量通病现象、预防治理措施和质量验收要求3个部分。 本书可供钢结构制作工厂、钢结构安装企业、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部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钢结构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11SG619.3《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三)(单层工业厂房抗震加固)》国标图集适用于6~9度地区,未经设防和虽经设防、但仍低于抗震鉴定加固采用烈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的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图集主要内容为:天窗架、屋架、屋面板、钢屋架、屋面梁、柱(混凝土柱、钢柱、砖柱)、抗风柱、围护墙等的加固做法。 11SG619.5《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五)(公共建筑抗震加固)》是经过对公共建筑结构体系特点和对现有资料现状的分析,提出的抗震加固做法。本图集内容为:框架结构增设防屈曲支撑、阻尼器加固时的各种方式和节点连接做法,框架抗震墙结构墙体加固或增设钢支撑加固的各种方式和节点连接做法,大跨空间结构支座的加固方法,大跨空间结构支座附近杆件抗震不足时的加固做法,地基基础加固做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