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局部修订对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品种和规格进行了调整。共涉及9个条文的修改,分别为第4.2.1条、第4.2.2条、第4.2.3条、第4.2.4条、第4.2.5条、第9.3.2条、第9.7.6条、第11.7.11条和第G.0.12条。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本规范修订条文自2015年9月22日起实施,涉及修订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较为性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4基本规定;5构件计算;6连接设计;7方木原木结构;8胶合木结构;9轻型木结构;10防火设计;11木结构防护及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18年8月1日实施。原《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同时废止。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等场所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
随着现代结构体系朝着大跨、低频率、低阻尼方向发展,在人群荷载作用下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本书以大跨度楼板、连廊、螺旋楼梯以及人行桥等过人结构为工程背景,就人群-结构相互作用及控制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行人动力学模型建立、人群运动模拟、人群-结构耦合动力系统建立及求解、结构过量振动控制等。
.
2017-05-26 11:26:38
《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第二版)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第二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的相继出版发行、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bingyin)的开通;及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巡回宣讲,作者有机会通过博客、邮件、电话与网友和读者交流,就大家感兴趣的工程问题进行讨论,现将作者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归类成册,以回报广大网友和读者的信任与厚爱。其目的是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遵从规范解决问题时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有所启发。 朱炳寅编*的《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第3版 )》所根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高层建筑混凝
本书主要叙述建筑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常见振动危害及其防振设计问题。包括概述、常用机器设备动力荷载、防振指标、地面振动传播和防振距离、设备基础隔振设计、单层厂房防振、多层厂房防振、古建筑防振和保护、振动事故处理、环境振动测试和分析等。 本书可供建筑结构工程防振设计时参考,也可供环境振动影响及防治设计、总体规划设计、生产工艺布置设计和处理振动影响问题时参考。
13SG619.5《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五)(公共建筑抗震加固)》国标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多(高)层框架结构、多(高)层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大跨钢结构屋盖的抗震加固。包括体育建筑、电影院、博物馆、档案馆、商场、展览馆、会展中心、旅馆、办公建筑、科学实验建筑等公共建筑。主要内容为:框架结构增设钢构套、钢筋混凝土套加固,增设抗震墙加固,增设防屈曲支撑加固,增设金属屈服型阻尼器加固,增设钢支撑加固、增设粘滞型阻尼器加固;大跨钢结构的杆件加固、支座加固、体系加固;基础的柔性基础改为刚性基础加固、独立基础改为条形基础做法,新加抗震墙基础做法,并给出了某体育馆抗震加固设计示例。本图集列举出较为典型的加固构造措施,是对《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钢抗风柱》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非地震区及地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9度地区的一般中轻型单层工业厂房,基本风压线荷载为2.4kN/m~8.1kN/m。图集提供的山墙抗风柱为由三块钢板焊成的工字型截面钢抗风柱,山墙墙体宜采用轻质墙板和小型砌块。图集内容包括总说明、抗风柱选用表、抗风柱布置图、安装节点图、抗风柱上柱高度表、柱脚底板详图、抗风柱详图、系杆详图、钢构造柱详图、抗风柱设计参数及附录等。 抗风柱是单层工业厂房山墙处的结构组成构件,本图集是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系列国标图集中的新成员。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时,可根据厂房的跨度和使用要求确定抗风柱柱距和下柱高度,再根据厂房的屋架型式,确定抗风柱的上柱高度。根据厂房所处地区的基本风压、抗风柱的受风从属面积及抗风柱高度确定基本风压(线荷载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汇编/城市建设标准专题汇编系列》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包含有关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耐久性和性能检测的相关标准共35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4基本规定;5构件计算;6连接设计;7方木原木结构;8胶合木结构;9轻型木结构;10防火设计;11木结构防护。
09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是对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及 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排布的细化和延伸,配合 04G101-3、08G101-5及06G101-6图集解决施工中的钢筋翻样计算和现场安装绑扎,从而实现设计构造与施工建造的有机结合,为施工人员进行钢筋排布和下料提供技术依据。
由李东彬主编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实施指南》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主编入主持编写的一本具有很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实施指南。 本书共包括6部分内容,分别是《规范》修订概况,《规范》内容释义,表格示例,问与答,专题研究和附录。 本书适合广大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检测人员、监理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
本图是对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的修编。本次修编按新规范对图集中标准构造详图部分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结合设计人员习惯对制图规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编将原04G101-3、08G101-5及06G101-6内容合并为一本,适用于基础部分结构施工图设计,方便设计施工人员使用。
本书是对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的修编,该次修编收集了2011年*版G101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在总说明部分提供了“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索引表”,方便查找使用。 本书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抗震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主要内容包括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以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 图集编制过程中对G101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将常见问题按国家现行标准及较为成熟的经验给出构造做法,避免工程中遇到疑惑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因错误做法而造成返工;有助于设计施工人员正确掌握结构构造要求,更好地使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系列图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这本《高性能混凝土标准汇编》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包含有关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耐久性和性能检测的相关标准共35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是对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的修编。本次修编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10、《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新规范对图集中标准构造详图部分进行了修订;结合设计人员习惯对制图规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编将原03G101—1、04G101—4内容合并为一本,将原08G101—5中地下室部分内容与上部结构协调统一后编入,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结构施工图设计,方便设计施工人员使用。 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
05J909《工程做法》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包括室外工程、外墙饰面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筑涂料五方面,建筑各部分的工程做法及材料附表、附录。 图集内容符合当前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按全国各气候分区、地质分布的特点,基本将民用建筑与一般工业建筑的常用做法编入图集,补充一些技术上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体系的做法(如非粘土砖系列:烧结页岩实心砖、烧结页岩粉煤灰实心砖等;建筑涂料系统化;楼地面保温)。 内容丰富,查找索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