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如果他们有幸访问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并且获得这本书籍留作纪念,他们将是何等的幸运。该著作可能是神经外科学领域中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引人入胜,令人欣喜。如标题所述,Lehecka,Laakso及Hernesniemi医生在赫尔辛基期间,就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学的撰稿工作,然而他们的贡献远不止此。他们与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JuhaHernesniemi及其同事齐心协力将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神经外科中心。用国际化形容这个地域偏远的北部地区绝非夸大其辞,名单列及的访问者名望显赫,更像是全球神经外科学领域的名人录。 著者用生动有趣的插图展示了芬兰神经外科学的历史(虽然部分在当时的环境下影响深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芬兰气息。更为重要的是,从对赫尔辛基中心医院的理念、例行程序
《英文神经外科病例集萃(第2版)》是《英语神经外科病例及英汉神经外科词汇》的第2版,由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教授、卜博教授、徐蔚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共同编写而成。书中精选了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的128个病例并以精炼的英文进行编写,同时还介绍了神经系统的查体、神经影像学、神经外科常用分类等内容。在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编者着力归类编写了神经外科常用词汇,并以英汉即对照的形式出现,以方便读者的查找和记忆。《英文神经外科病例集萃(第2版)》内容全面、结构合理、临床实用性较强,适合神经外科中低年资医生、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学习、参考。
本书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靠前很很好不错的专家共同编写,按照国家对不错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集中、准确的介绍了涵盖技术与临床应用的经典方法和学科发展新理论。全书共分33章,本书着重于介绍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适度地介绍了颅脑外科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本书不仅是拟晋升不错职称的应试者考前复习指导用书;并能提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务人员临床会诊、科研、带教和临床教学水平。本书具有很好不错性、实用性和优选性,是高年资人员推荐案头书。本书配有多媒体光盘。包含近1000道试题,2套综合性模拟试题。习题集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4种题型。试题由知名专家亲自拟定。通过实战演练,帮助考生掌握卫生专业机考操作知识和技巧。
《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2012版)》(作者中华医学会)补充近年、外临床资料,如未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规范;增加了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出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等章节;对功能神经外科疾病一章重新编排;补充完善了脑肿瘤间质内放射治疗及脑活检等立体定向技术。另外,卫生部主持制定的临床路径已在很多医院采用,需要进一步规范普及,本次再版增加了17个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谭启富、李龄、吴承远编著的《癫痫外科学》由我国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小儿科的知名专家、学者、老中青三代结合.在版《癫痫外科学》的基础上,共同编写而成。全书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有关癫痫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成果,总结了我国开展癫痫外科治疗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大型专科参考书。本书由版的64章,调整增加至79章,100余万字,配有插图600余幅,其中精美彩图160余幅。书中分别叙述了癫痫外科的发展史,癫痼的流行病学及预后,病因、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理学,多章内容详尽介绍了有关目前癫痫术前评估,致痫区(灶)定位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手术患者的选择和麻醉技术(包括唤醒麻醉技术),各个部位癫痫及各种病因引起癫痫的手术处理原则和方法,儿童癫痫外科特点及各种综合征手术选择.神经调控治疗原则及各种治疗方法细
神经系统临床检查对于医学生和低年资的医生往往比较困难,但又必须应予掌握。杰兰特·富勒编著杜彦辉编译的《轻松临床神经系统检查(第5版)》简明易懂,指导读者完成必要的临床神经系统检查。书中介绍了相关背景,告诉读者该怎么做、检查所见及有什么意义;总结的常见错误和小贴士更便于读者查阅。修订的第5版介绍了最便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此版本已被翻译为十余种语言,成为国际畅销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更新的彩色照片更有助于眼部的检查,而一章增加的临床指南,将更有效地帮助医学生通过临床测试。
出版这部《哈里森临床神经病学》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一本能提供广泛涵盖神经科重点方向、针对内科医生的基础性读物,并秉承哈里森系列图书一贯的重点关注疾病病理生理和治疗的风格。通过使用新的表格使内容更具表现力,并且增加了神经影像学进展。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增加了问答部分,从而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
本书为总结经验和满足临床教学需要,从北大医院神经内科十几年来积累的病例中精选50例进行介绍。这些病例的诊断以病理、基因、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按病变的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疾病类,将具有类似表现的疾病归类在一起,进行相互对比和鉴别,同时对每个大类概括介绍其诊断策略。本书重点介绍神经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帮助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专业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在本书的还介绍了如何准备神经内科考试。本书所涉及的患者均在北大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过,由工作在一线的高年资医师进行收集总结,并得到科内众多老教授指导。书中介绍的多数患者从全国各地以及北京市各个医院神经内科转诊而来,该书也是对众多神经内科同仁的工作的汇报与总结。
本书是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神经内镜委员会主委张亚卓教授组织全体委员编写的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其目的是为了规范神经内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操作技术及适应证的选择。本书内容包括:神经内镜的仪器设备、手术技术的训练、 技术操作特点、技术培训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常用神经内镜手术。
本书对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包括锁孔手术的理念、微创手术平台的建立、相关设备的使用、围术期的处理、手术入路的设计、锁孔入路基础解剖,以及锁孔手术在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颅神经疾患、脊柱和脊髓疾病中的应用,还介绍了3D打印新技术建立颅脑疾患实体模型进行模拟手术,以进一步提高锁孔手术疗效。书中有大量神经外科复杂疾患进行锁孔手术的病例分析,并有相关手术的12个手术视频。本书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开展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的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对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包括锁孔手术的理念、微创手术平台的建立、相关设备的使用、围术期的处理、手术入路的设计、锁孔入路基础解剖,以及锁孔手术在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颅神经疾患、脊柱和脊髓疾病中的应用,还介绍了3D打印新技术建立颅脑疾患实体模型进行模拟手术,以进一步提高锁孔手术疗效。书中有大量神经外科复杂疾患进行锁孔手术的病例分析,并有相关手术的12个手术视频。本书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开展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的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美国医师考试高效复习系列丛书之一,由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专家翻译。全书采用精练、简明的语言,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知识与复习要点,同时还涉及到了发育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学科的内容。非常适合有志于参加或欲了解美国医师考试的中国医学生和医生参考使用,也可供广大医药院校师生学习专业英语参考。
本书聚焦颅脑损伤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内容涵盖颅脑的解剖和生理、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颅脑损伤合并伤的诊断与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颅脑损伤的预后与康复、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等内容。全面、
在苏黎世,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畸形始于1967年1月。在此后的20年间,共手术治疗了414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和7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另有86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从我科出院而未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动静脉畸形是可切除的,但病人拒绝手术;另有24例因有损伤神经功能的风险当时未予手术,晚些时候才手术切除;还有22例(22/500=4.4%)是无法切除的动静脉畸形。本卷(IIIA和IIIB)通过总结分析这41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及86例未手术治疗的经验,讨论显微外科技术诞生前后对这类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情况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其他类型可手术的颅内血管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22例)和静脉血管瘤(5例A),也做了简要的介绍。脑膜、脊膜、脊髓的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和手术治疗不在本书中讨论,将另有专著介绍。第IIIA卷的内容:历史回顾、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