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内镜在头颈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了广泛应用,可以提供照明、放大,帮助观察肉眼无法触及的区域,在视野及视距限制上甚至优于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区域。本书的绝大部分图片来源于光学内镜。本图谱按照解剖区域划分,包括外耳与中耳、鼻腔与鼻咽、口腔与口咽。气道与上呼吸消化道四个方面,介绍了常见的儿科耳鼻咽喉疾病,并附上了大量的光学内镜图。希望本书能对关注儿童的耳鼻喉科医生提供帮助,还能对儿科医生及语言病理学家、护士、内科医生和听力学家有所帮助。
贾六金先生系第三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躬耕临床,五十余载,学验宏富,尤擅儿科,圆机活法,与时俱进,有 山西小儿王 之美誉。本书系统整理了贾六金先生学术思想;深入探讨了儿科疾病的诊治经验;重点展示了临证效验对方组合,补泻兼施、升降并调、寒温共用,特色鲜明,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涵盖了正常的心脏,主要详细地从多种成像平面了解正常的解剖,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预防,心脏畸形遗传问题,彩色-脉冲多普勒,三维超声和妊娠早期超声扫描等在胎儿超声心动图中的应用。本书第二部分按统一的格式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了详细讨论,系统介绍了每种心脏畸形的定义、疾病谱与发病率,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和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在每种心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以及鉴别诊断,预后与转归。
目前临床上小儿推拿组方选穴较多,大家学习起来有较大难度。本书作者根据多年古今医籍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系统总结出了小儿推拿独穴疗法,用于小儿疾病的防治及保健,本疗法独取一穴,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方便患者等优点。书中配有大量清晰的真人操作图片,并附有高清操作视频,希望大家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小儿推拿。此书面向专业及非专业人士,为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执简驭繁,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婴童医案》乃作者 临证有效医案。医案之述, 遵其实况,皆为临证实例,入书标准为有效,其有效皆为亲自随访,或随于即时,或访于日后因他病就诊之机,原始记录皆有纸质、录像,或有图片。医案题目或始自病名、证名、症名、治法、病因、病机,不以定式,如 小儿久咳案 小儿手足心萎黄案 上病下取疗麦粒肿案 母子同治案 , 无相应中医名称者,冠以现代医学名称,如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案 。小儿为病,多为常见多发之恙。案中 所施之方,均源自临证经验之方,不外 消积方 感 热方 咳嗽方 亚康方 婴泻方 五方,诸案多为五方加减化裁而来,为此,原本欲定书名为《婴童五方医案》,基于与余三书名称匹配,故仍以《婴童医案》为名。作者擅长简明之法,调治繁杂之疾者,力荐也!《婴童医案》,言述临证治病之小故事
1.本书追溯津沽小儿推拿理论形成和发展历史,详解津沽小儿推拿流派特色、临证要点。向读者原本呈现津沽小儿推拿以八纲辨证为主,结合脏腑、经络、体质辨证,指导运用核心特定穴推拿、小儿腹部推拿、皮部推按等方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特色理论方法体系。 2.针对临床常见病,辨证施治,充分展现了临证中的中医思维,并极具实用性,指导小儿推拿从业者临床处方操作。 3.64种常用小儿推拿手法、55个常用小儿经络穴位,20种小儿常见病症,不仅有每个穴位的图示,还有每种操作的图示,并且在常见病治疗的介绍中,也一步一图,便于学习和操作。不仅有图,本书还附有15段小视频,让读者更加立体直观地学习。家庭小儿保健也可参考使用。
住院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离不开新生儿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照护,针对这类人群的照护需要非常特别和专业的护理技术,本书籍针对所有的新生儿医护人员进行撰写的,供他们参考和学习,内容涵盖了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技术、危重新生儿护理评估技术、新生儿气道护理管理技术、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管理技术、新生儿皮肤护理技术、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技术、新生儿家庭参与式照护技术这些关键的护理技术,掌握了这些技术后可以对住院新生儿病人进行很好的照护,也是专业人员极为期待的关键技术的解读手册。
本书是 儿童健康专业标准数据集丛书 之一,书中针对川崎病诊断治疗及随访这一主题,围绕人口学信息、就诊记录、诊断信息、体格检查、一诉五史、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物理检查、治疗及疗效评估、随访等方面展开。数据集覆盖川崎病患儿门诊就诊、住院治疗及随访等诊治信息,关注川崎病患儿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和特殊检查等,旨在提高川崎病诊治的准确性和同质性,为实现川崎病临床多中心研究、制订该病诊治规范和指南等提供依据。
本书系搜集整理近年来汪受传教授在辨治小儿疾病的新认识和经验编撰而成。 学术思想 是汪受传教授对中医儿科近年来学术发展的总结和展望,以及汪师在继承先贤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 医论医话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汪师对中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的新认识、辨治经验以及验方的总结; 临床医案精选 主要搜集整理了汪师近年来治疗儿科疾病的经典医案。
本书共分十二部分,主要从发育迟缓的表现、危害、家庭康复的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儿童发育迟缓家庭康复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部分简要介绍了发育迟缓的基本情况和正常儿童的发育规律。第二至第十部分系统介绍了针对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认知发育落后、儿童吞咽困难、儿童斜颈斜头、高危儿、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障碍等疾病的家庭康复,并从 怎么知道儿童有这些问题,有哪些表现和危害,怎样进行家庭康复 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十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发育迟缓儿童营养和睡眠的家庭康复指导方法。第十二部分着重介绍了如何开发儿童潜能。
本书由我国脑复苏专家王培东教授组织几十名有关学科专家、在中华脑复苏中心(南京紫金医院)总结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昏迷、持续植物状态(peistvegetative state,PVS)外研究进展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PVS患者的综合治疗(高压氧、电起搏刺激为主)。全书共分三篇三十三章,主要包括昏迷、PVS患者的临床分类、病因、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等。此外,还介绍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等。本书内容丰富,集世界观点和我国实践经验于一体的意识障碍患者,适合神经内外科、急诊科、高压氧医学、康复医学等科各级临床医师、也适用教学、临床和科研的高级参考读物。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普通外科诊疗常规(第2版)》沿袭了版的体例,以我院目前临床科室建制为基础,扩大了学科覆盖范围。各科编写人员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的作风投入这项工作,力求使《常规》内容体现当代协和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小儿占我国人口的1/3,小儿骨科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尤其先天畸形中的四肢与脊柱畸形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脑瘫后遗症也随之增多,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健康与成长。一些疾病如发育性髋脱位早期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延误治疗则可能导致终生残废,给患儿及家长带来极大痛苦,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及生命质量,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责任。 我国小儿骨科专业起步较晚,是一新兴学科,目前该专业仅在一些具有儿科学系的高等医学院校和一些骨科专科医院中设立,多数医院尚由成人骨科医师兼治。国外发达国家均有小儿骨科学专著,以指导临床,而我国尚感不足。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小儿骨骼系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解剖、生理等均具有发育期特点,治疗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律,方能
本书分为九章,主要是采用问答的形式对儿童骨科的常见疾病进行解疑,既有各个部位的疾病,比如儿童脊柱侧弯问题、发育性髋脱位问题、儿童股骨头坏死问题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问题,也有系统性疾病,比如先天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问题等;所设的问题既有科普性的回答,也有较专业的回答。因此,此书既适合家长阅读,也对儿童骨科医护工作者有参考价值。家长可了解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使之遇到问题时不会慌张,而儿童骨科医护工作者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向家长做好解释,消除家长的顾虑。此外,本书每一个章节中既配有易懂的示意图,也有相关治疗的外观照片。
《肝硬化良方妙法》系统地介绍了近10余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共308首,全书反映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新进展及新成果。《肝硬化良方妙法》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供临床、科研、教学及肝硬化患者参考。
本书以 儿童生长发育疾病 为编写主题,采取问答形式,系统讲解了儿童生长发育基础知识、儿科疾病中医药治疗护理与行为矫正、儿童营养基础知识、营养缺乏性疾病、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生长障碍、性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及青春期少女常见病,另外还提供了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图表,涵盖中西医结合儿科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诊疗思路。全书章节大致分为专业问答和科普问答两种形式,既有对儿童病理生理*佳研究成果的权威论述,也有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手段的前瞻性介绍,并剖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旨在为儿科医护及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提供权威的知识,并为儿童家长排忧解难。
本书主题是从护理层面出发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手册,从新生儿先心病的种类、发病危险因素、机制、各种先心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疾病特点、检查重点、治疗和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方便新生儿护理人员学习掌握,在临床上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新生儿先心病。
本书详述了婴幼儿麻醉管理方面的细节,涵盖了各类型手术的麻醉程序、术前/中/后的麻醉管理和特别注意事项。新增内容如下:·前沿技术和新型药物的应用·加入新的章节“附录1:罕见病和综合征的麻醉要点”“附录2:心肺复苏及新生儿复苏”·扩大了涵盖的手术范围,包括微创手术·关于婴幼儿疼痛管理的新观点和争议的话题·讨论手术室之外的麻醉和流程·深入讨论患儿、父母、麻醉师和医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消除患儿的焦虑
本书主要介绍了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治要点,与传统教科书略有不同,本书重点放在心电图样本上,旨在为心律失常的鉴别和治疗提供一种临床操作指南。本书未提供有创电生理图像,只给出一些如何及何时适合行有创检查的简明指导,并简单介绍了导管消融术以及起搏器和除颤器的应用。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儿科实习生和以心脏病学为专长的儿科医师以及心脏病学和儿科重症监护的实习生和医师。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教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著作《温病条辨》还被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在中医学有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中,温病学也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而对中医专业研究生的温病学教材,长期以来各中医院校都在探索之中。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多数以学习温病学的原著为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研究生对单纯学习原文的兴趣不大,所以有的院校又编写了能反映温病学现代研究进展的一些教材,其内容包括了温病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进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关的老师和学生都感到,中医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原著和了解现代的研究进展都是必要的,前者可以进一步夯实研究生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为其后的学习、研究温病学原著提供思路和突破口;后者则较为实用,能直接指导研究生今后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