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缺勤和丧失(部分)劳动、生活能力的疾病,也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除小儿较少见外,其余年龄均可患病,尤以青壮年及重体力劳动者多见。其发病原因模糊不清,而治疗效果又常令人失望,俗称“痛人腰痛,医生头痛”。 本书分为学术理论研究、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概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等专题,论述其发病学的新观点、诊断学和新内容、治疗学的新方法。书中汇集了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近20年来的主要成果论文(包括部分英、日文版)近70篇。本书对医院骨科、外科、骨伤科、软伤科、正骨科等医师及基层全科医师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是朱汉章教授提出来的,由其研究生重新整理,将其提出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进一步研究,进行深化和延伸,并且结合主编多年的针刀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发挥。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有对针刀医学许多旧理论及方法的否定,而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将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融于针刀治疗,并令疗效有了质的飞跃。
本书旨在介绍中西医临床经验和理论方法,由有丰富临床经验、同时又掌握国内外中西医发展动态的学者撰写,是一本中西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临床专著,本书注重临床的实用性,汇入了学者们自己积累的大量资料和经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新经验、新技术,同时详细叙述了中医药在治疗骨关节疾病上的独特优势,中西汇通,优势互补,以臻治疗上的完美。
连院长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眼科疾病诊疗手册》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有关眼科疾病的病史采集、视功能检查和眼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医的五轮、脏腑、八纲、内障、外障、眼底病变、症状的辨证方法。下篇以现代医学解剖部位分章,以病名分节,共介绍了135种眼病,对每种疾病,依次简明地概述了其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调护。全书诊断、鉴别诊断采用西医的诊断标准,治疗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眼科疾病诊疗手册》融合中西医眼科的优势,参考诸多眼科名家的经验,并吸取近年来外眼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切合临床实际,是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和全科医师的一本简明扼要、方便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案头手册。同时也可作为本科生、硕士生的参考书。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概论、男性解剖生理及病理、男性生育、性学、遗传学、免疫学、男科检查与诊断、男科药物、男科治疗与养生保健、男科检测治疗仪器等。各论包括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与节育、精索疾病、睾丸副睾疾病、阴囊疾病、腹股沟疝、疾病、前列腺疾病、男科老年病、性传播疾病、等。全书共25章,100余万字,论述160余种男科疾病。按先西医后中医的体例,从每种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详细阐述,并介绍男科疾病的诊断、检测、治疗方法。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甲状腺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的新技术、新经验等重要研究进展状况,较重点地叙述了甲状腺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力求做到内容全面、新颖、扼要。全书共14章,章介绍了中医学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第2—6章分别介绍了甲状腺的解剖、组织胚胎学、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生化、甲状腺疾病与遗传、免疫的关系、甲状腺的各种检查。第7—14章对各种甲状腺疾病的中西医诊治作了全面的阐述。本书主要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内分泌疾病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编写。
编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分3篇15章系统阐述了妇科肿瘤临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具体介绍了外阴、、子宫颈、子宫体、卵巢、输卵管等部位肿瘤的病因病机、病理、转移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随访、预防等,突出阐述了辨证论治、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调治、情志调养、综合疗法等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内容,本书条理清晰、系统实用、贴近临床,适于各级妇科、肿瘤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重点详尽介绍中西医结合对甲状腺疾病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经验的认识,以期同行能够借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更好服务患者。重点详尽介绍中西医结合对甲状腺疾病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经验的认识,以期同行能够借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更好服务患者。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与临床》是从现代睡眠医学的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中医关于睡眠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将长期从事睡眠障碍研究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系统介绍了中医关于睡眠医学的基本理论、睡眠的生理与心理、特殊人群的睡眠问题、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节律障碍、异态睡眠、睡眠运动障碍、失眠概论、失眠的中医治疗、失眠的西医治疗、睡眠障碍评估技术、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睡眠实验室建设等进行论述,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及其他从事睡眠障碍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与临床》由汪卫东、刘艳骄和慈书平主编。
本书详细介绍了骨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和医嘱等内容;在治疗部分将治疗处方或治疗方案及方剂组成及用法等实用内容单独列出,并做重点介绍,同时按照典型病例列出了常规医嘱以供读者参考。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专业、西医专业医师及基层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旨在展示一代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院士宝贵的医疗经验。他的中西两套坚实的医学背景,使得他在临床上诊疗病人时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技巧。遣方用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且善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有机地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陈老师目前仍精神饱满地活跃在临床一线,坚持门诊、查房及院外会诊,本书力求如实反映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陈老师多年来著述甚丰,然包括如此大量医案医话且以专著形式面世尚属首次。作为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熟练运用中西医两套方法诊疗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类似病案为数不多。希望该书的出版,对于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师在平时的临床科研工作中将会起到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糖尿病足的致残率高,而患者手术后失去的不仅是肢体,还有工作能力和对生活的信心。因此预防、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降低截肢率十分重要。本书共19章,包括概述、糖尿病足的中医沿革、发病机制、病机、辨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诊断流程、诊断和鉴别诊断、西医内科治疗、西医外科治疗、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感染性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常用、患者的心理调节和护理、案例和中医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等内容。重点从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分别对糖尿病足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外科人员参考。
《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立足中西医结合,从病因、诊断、临床分型、中医的认识等几个章节,阐述了湿疹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特别是中医部分深入浅出,系统简洁地论述了一些中医基本概念,中医对湿疹的认识、辨证和治疗,并有典型医案。《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从生活实际出发,对长期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些中西医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因此,《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不但适合临床各科特别是皮肤科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本书系《名医秘技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以对肝病的西医诊疗和中医辨证施治为引导,详细介绍了作者收集、整理的各名家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名医秘验绝技、专家经验良方、常用及食疗妙方。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所选秘验绝技疗效确切。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及广大肝病患者阅读参考。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即开始交流和借鉴,中西医结合从此起步。溯本求源,中西医结合医学从无到有,相互吸纳和借鉴,取长补短,在对立和统一中走向结合之路。依次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即中医药学的传承——西方医学的传入——中西医结合的起步——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学。
本着融会贯通、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原则,《脊髓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治疗》力求在介绍现代康复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同时,突出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实现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并从脊柱脊髓的解剖生理及生物力学和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病理、并发症、现代康复技术、中医传统康复等全面详细地阐述脊髓损伤的具体治疗方法,便于脊髓损伤康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脊髓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治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临床可操作性强。 《脊髓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治疗》可供临床康复医生使用,也可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参阅,还可供临床康复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