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临床按摩系列 功能解剖:肌与骨骼的解剖、功能及触诊》通过大量图片和肌运动练习,帮助读者探索和理解人体的结构、局部解剖和运动特点。书中涵盖大量彩色照片和手绘插图,能为读者清晰勾画出身体的每一层结构,从骨到韧带、从浅层肌到深层肌都得到清晰表现。本书肌肉解剖图表明了肌的起点、止点和神经支配,同时采用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读者学习骨与肌的触诊。 通过本书,读者可深入理解人体的结构,从而掌握这些结构如何通过关节运动来完成各种动作,并了解被动和抵抗活动范围的技巧。每章结尾综述了一些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类型所涉及的人体结构和功能。
《王三虎经方医话. 临证篇》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经方医案. 杂症篇》 王三虎
临床诊断时,我们都希望透过皮肤看清产生症状的肌肉位置、功能改变;临床治疗时,我们更希望透过皮肤看清解剖结构的走向,判断手法的准确性。本书注重从人体外观透视内部结构,直观描述肌肉位置,展示功能作用,巧妙结合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按摩技术。从整体医学角度开展治疗,由点及面,科学施治,让临床按摩疗法更生动、更实用。
《米晶子济世良方》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感于时世多病,现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书中所引效验方多达五百余首,所列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全书先以病位言之,分头面、胸腹颈项、全身三部分,后又分述内外妇儿、癫疯部等疾病。文中多沿用古方,诸家著述年代不同,所用药物名称与计量单位或有差别,故在文末另有两篇有药物别名与计量换算附录,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作为道医专业书籍,适于专业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本书最初名为《十万金方》,系1958年全民献方运动中,河北省卫生厅从全省征集到的10万多首秘方、单方、验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分15册排印(前2册铅印,后13册油印),分送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收藏,其内容可谓朴实无华,沙里藏金。1998年河北省卫生厅组织力量重新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15册合为一本,名为《重订十万金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所载方剂多为献方者自己的经验,或来自民间,其主治、剂量(有的未提供)、用法仅供参考,读者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谨慎、合理选用;非专业人员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选用。
本书内容跨越了几千年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中医儿科学和小儿推拿的有机结合,几乎囊括了小儿推拿学的所有内容,集小儿推拿疗法之大成,荟萃各家各派推拿手法之精华,从理论到临床,从继承到创新,真实反映了我国现代小儿推拿发展水平,具有全面系统,全中求精,资料翔实新颖,临床实用性强,深入浅出的特点。 全书共分五篇。*篇为绪论,简要介绍了儿科推拿发展简史及小儿推拿相关论著。第二篇为基础篇,详细介绍了儿童生理病理及体质喂养、小儿病因病机及辨治、小儿推拿基本知识、小儿推拿穴位及手法。第三篇为临床篇,重点介绍了儿童常见的脾胃病证、肺系病证、心肝病证、肾系病证、新生儿病证、传染病、头面五官疾病及其他病证,共8章63种病证的古籍文献阐释、病因及发病机理、症状识辨及辨证、证治要点、分型条辨的手法及选穴、流派
克里斯蒂?凯尔编著的《功能解剖(肌与骨骼的解剖功能及触诊)》通过大量图片和肌运动练习,帮助读者探索和理解人体的结构、局部解剖和运动特点。书中涵盖大量彩色照片和手绘插图,能为读者清晰勾画出身体的每一层结构,从骨到韧带、从浅层肌到深层肌都得到清晰表现。本书肌肉解剖图表明了肌的起点、止点和神经支配,同时采用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读者学习骨与肌的触诊。 通过《功能解剖(肌与骨骼的解剖功能及触诊)》,读者可深入理解人体的结构,从而掌握这些结构如何通过关节运动来完成各种动作,并了解被动和抵抗活动范围的技巧。每章结尾综述了一些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类型所涉及的人体结构和功能。
本书倡导中医重视脉诊,对《伤寒论》之纲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等所列,以“辨…病脉”为纲。进行从脉诊为切入点的解读,回归《伤寒论》之原点。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总结“八纲六经脉法”解读《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创立“八纲六经脉法”之“宏观脉图”“微观脉图”对《伤寒论》之方脉进行解读。以“八纲六经”为纲,以“经方”为目进行分类。以宏观脉象对《伤寒论》之八纲六经进行辨证,以微观脉象对《伤寒论》之症因、病机、气血阴阳、病理产汤及病因、病理及进行辨方证及疾病诊断。以期达到“诊脉知病”、“一脉一方”的诊疗景界。 书中对每一常用“经方”进行六经归类下的详细脉诊解读,对“经方”内在脉象内涵进行分解,读者可据脉对“经方”病机及组方深入理解,并可据不同“脉象”异同进行灵活化裁。做到“指下澄明、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本书结合针灸在现代与多学科交融互动发展中的交互影响,探索提出了对针灸、穴位、经络等传统概念的新认识、新见解;结合现代解剖结构,梳理绘制了传统腧穴的解剖透视图和剖面图,以及肌肉、神经针刺位点透视图,以明确针刺部位的解剖层次,方便精准取穴,降低操作风险;结合国内外针灸临床资料的系统分析结果,整理总结了针灸在其适宜病症上的诊疗应用。 本书从整体上反映了当代针灸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诊疗实际,突出了针灸走上世界舞台的“国际性”和“时代性”。
《经方方论全书》以经方医学古籍为依据,采取“以类相聚”的类书编写方法,将有关文献资料以成书先后或医家生活年代先后为序排列。其体例以方剂章节分类为纲,以方药、用法、功用、临床应用指征、方论、方论评析等为目。根据古籍的不同研究内容,分别归入相关具体篇章条目,使之“纲举目张,各有所归”,该书搜罗广博,内容丰富,是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大型经方类书和工具书。 《经方方论全书》由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编,对指导临床治病、科学组方和阐释用药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合中医院校教学及科研人员、中医从业者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中医临床***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文献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得到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整理出版了《中医临床***丛书》合订本。 中医经典著作,为中医宝库中璀璨瑰宝,向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对后世医家指导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产生深远影响。综观古今贤哲名医,无不是谙熟中医经典,发皇古义并创立新说而成为一代宗师者。厚积薄发,由博返约,是读书成才的必然过程,只有透彻地领悟中医经典的精髓,经过长期临床的积淀,才能创立新说。 读经典,做临床 ,现已成为中医界的共识。步入21世纪,中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离不开继承,而继承的*步
本书是一部人体经络、穴位和解剖结构彩色摄影图谱。主要内容有人体各种姿势经,十四经脉循经经,头颈,躯干、四肢各部经,常用穴位断面图 ,穴位的层次结构图解和临床应用等,还有部分穴位CT扫描图,穴位的显微结构、穴位各种感受器、穴位组织化学等有关穴位的科研资料。
《中医特效处方集》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中医特效处方集2:激发人体自愈功能》 本书为我社已出版的《中医特效处方集》的续集,共20章,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皮肤等科。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几十年来亲身实践的独特疗病方法,补充了第一本书中没有收录的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书中包含大量医案和处方,贴近临床实际,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学得会,用得上。尤其是作者手照疗法的具体临床应用,更是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最初名为《十万金方》,系1958年全民献方运动中,河北省卫生厅从全省征集到的10万多首秘方、单方、验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分15册排印(前2册铅印,后13册油印),分送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收藏,其内容可谓朴实无华,沙里藏金。1998年河北省卫生厅组织力量重新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15册合为一本,名为《重订十万金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所载方剂多为献方者自己的经验,或来自民间,其主治、剂量(有的未提供)、用法仅供参考,读者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谨慎、合理选用;非专业人员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选用。
本书最初名为《十万金方》,系1958年全民献方运动中,河北省卫生厅从全省征集到的10万多首秘方、单方、验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分15册排印(前2册铅印,后13册油印),分送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收藏,其内容可谓朴实无华,沙里藏金。1998年河北省卫生厅组织力量重新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15册合为一本,名为《重订十万金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所载方剂多为献方者自己的经验,或来自民间,其主治、剂量(有的未提供)、用法仅供参考,读者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谨慎、合理选用;非专业人员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选用。
为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在总结几年考试工作经验-9问题的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要参考教材,并合理兼容其他有关教材,对2003年版《全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进行了修订,并配套编写了考试指南。 2006年版《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16个专
本书目录简介:章、中国推拿发展史;第二章、推拿基本知识;第三章、经络、腧穴总论;第四章、经络、腧穴各论等等。
《中医良方大典·内科二卷》的编纂主要对1949—2018年间我国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杂志以及医学论文专刊等资料中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所刊方药通过归类比较,去粗存精,选出良方,将其内科的临床治疗经验整理汇编成书,设立了110余个内科病种,共收集3 000余则方剂,涉及中药、针灸、敷贴等多种治疗手段。每个疾病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主,记述中医治疗方法,将每个疾病从概述、辨证施治、经验方、单方、中成药、预防用药六部分进行深入阐述,资料翔实、内容宏富、涵盖面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并举。
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建国以来中国脊柱推拿的专业参考书和文献性著作。全书共26章,100多万字,附录原著作的插图800余幅。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各种特色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操作、现代历史发展过程及各种手法的异同。 本书适合于广大推拿科、按摩科、正骨科及理疗康复科等相关临床专科医师、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段胜如先生关于研究“正骨按摩经验”的专著,具体包括了:软组织损伤、腰部手法、踝关节锻炼、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胸部岔气(胸壁挫伤)、肩关节不能举起综合征、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推拿治疗学(第2版)(精)》共十篇四十七章。篇推拿概论,重点阐述了推拿的基本知识、治疗作用和常用解剖。第二篇推拿手法,在介绍手法应用原则辨证施法的基础上汇集了古今手法和现代流派手法208种,堪称手法大全。第三篇推拿临床,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法在临床各科治病中的具体应用,为本书重点。第四篇为颇具现代特色的自我推拿和保健推拿。第五篇特定部位推拿。第六篇推拿练功。第七篇国际推拿按摩保健。第八篇为推拿专业教学大纲。第九篇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续。第十篇为中国按摩师职业技术鉴定规范。 《中国推拿治疗学(第2版)(精)》约170余万字,近1000幅插图,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可作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教材,可供从事推拿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考,适合于国内外交流,也可供广大推拿业余爱
本书最初名为《十万金方》,系1958年全民献方运动中,河北省卫生厅从全省征集到的10万多首秘方、单方、验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分15册排印(前2册铅印,后13册油印),分送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收藏,其内容可谓朴实无华,沙里藏金。1998年河北省卫生厅组织力量重新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15册合为一本,名为《重订十万金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所载方剂多为献方者自己的经验,或来自民间,其主治、剂量(有的未提供)、用法仅供参考,读者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谨慎、合理选用;非专业人员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