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清楚医院现有药品品种。有鉴于此,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介绍本院现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和医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权威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要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书后还附有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8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七版)为参考,精选了233种临床常用且疗效确切的中草药。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同时,本书还精选了1000多首单方验方,以使人们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化地发挥本书的传承、传播效应。此外,本书所选的图片均为手绘图片,图片清晰,容易识别。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3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围绕骨科的纸版口袋书。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照疾病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方便做笔记及翻阅。具体而言,本书拟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介绍骨科临床相关用药,全书拟初步分为: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 第二部分:术后感染及开放性伤口给药方案 第三部分:疼痛评估及镇痛方案 第四部分:围手术期抗凝及血栓的处理 第五部分:骨质疏松管理 第六部分:神经修复用药管理 每个部分按照疾病/状态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常用药物,收载1670余种临床常用药物(西药及复方制剂)。主要内容有药物中文、英文名称及制剂规格、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等。中篇为“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以各器官系统疾病(采用西医病名)为纲,分成14章,收载药品340余种,多数为《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采用表格形式(分3项),介绍其组成、功能与主治、用法与剂量。下篇为常见病的药物治疗。内容包括“诊断要点”与“药物治疗”两个部分,对各器官系统常见病的诊断依据作扼要论述,并结合病证介绍对因与对症治疗的用药。 本书内容新颖、充实,便于携带,是实习医生、各级医院年轻医生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治病的工具书。
各分册处方集的内容*章为概述,扼要介绍本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措施、治疗原则、治疗药物分类与研究进展等内容。其后章节按药物类别展开写。每一类药物简述开发应用情况,写出上市药品每个品种的准确信息与用药经验,具体内容包括:药物名称、药物特征(简述类别、药代特征、药效特征)、适应症、剂型与特点(特别是缓、控释制剂、微球制剂、混悬剂等,写出特征与应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复杂的表格化,便于应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FDA分级与孕妇应用、用药实践(临床实践经验、FDA与SFDA等发出的各种安全警示、超说明书应用情况与分析)等, 用药实践 板块将加入说明书中没有的临床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将成为本丛书*的亮点。其它各板块下的信息做到精练、准确、可读性强。每个分册后边可以专章总结本专业疾病已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主要介绍了全国各地普遍常用的500多种中药的生物学知识(主要是品种来源和药材的质量与标准),以及简要的药性、功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医学内容,书中内容具有法定效应。但由于其中的有关临床药用方面的内容介绍较为简要,因此中医临床工作者以及医学专业的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对药典的了解甚少,日常工作参考也不多。鉴于此,我们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策划编纂一本详细介绍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载的530多种中药的常用异名、来源、产地、采收加工、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报道等内容的临床实用手册——《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以供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医药爱好者等参阅,并于2004年10月正式出版,受到读者欢迎。
本书是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在广泛参考国内外著名文献及有关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编写的一部新药应用与评价的专著。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问世的340种新药,理论联系实践,注重临床实用,有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合理选择和应用新药,是一部实用价值较大的参考书。适用于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及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和参考,亦可供医药研究、药品生产和供应者参考。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8年12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精神,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本书据此对通知颁布以前的中药配伍信息作了重大修改。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问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谨慎联合用药。 本书终目的是促进注射剂安全使用,在前言中叙述了保障安全注射的原则。倡导可不注射时尽量不注射,注射剂可以不混合使用时尽量单独使用。考虑到危重病人经常使用多种注射剂的需要,既要顾及尽量减少穿刺操作又要单独使用注射剂在实施上的矛盾与困难,问题仍然在于确定混合注射的安全性,严格执行配伍原则。总体目标仍然是落实患者安全的准则。 本书每章分两部分编写,一是关于有效性、安全性的药物学要点,二是药物配伍表。
本书按药理作用分类、介绍了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剂型。书末附有儿童和老年人剂量折算法、药物相互作用、用药与饮酒、药物与性功能、药物与听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以及中、外药名索引。其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收载药物多为特点,可供医师、药师、护师及医药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介绍了214种西药和45种中成药的临床新用途。全书共20章,按药物作用分类编排,扼要介绍每种药的别名、药理、制剂、传统应用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近年来各医药杂志发表的临床新用途。临床实践证明,这些药物的新用途疗效确切,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作者将零数发表的资料精心整理,汇编成册,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本版与前两版比较,不仅药物品种有所增补、更新,而且在临床新用途方面增补了近5 年的新资料,同时删去了部分陈旧的内容,使全书内容与时俱进,更为新颖实用。 本书可供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和药品生产、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徐玉生,贾平等主编的这本《临床各科常用药处方集》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列举了临床各科常用药处方的规范书写,并详细解析每一处方药的禁忌证、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目前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意见、部分*的循证医学讯息和药品的规格、用量、用法(包括小儿、孕妇、乳母、老人以及肝肾疾病者等特殊人群的用法)。《临床各科常用药处方集》文字通俗易懂,不仅可供临床各科医生作为工具使用,也可适用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阅读查询,医患双方在用药方面借助本书更加便于沟通。
《临床实用药物手册(第3版)》由刘华钢主编,本书收载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处方药和中成药,西药处方药按疾病系统分类,中成药按功能主治分类。对每一品种介绍其剂型与规格、用法与用量、药理与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详实,特别适合临床实习生和初级医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分为6章,分别论述了各种抗感染药、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呼吸兴奋药、抗肿瘤药的英文名、其他名称、剂型规格、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在附录中介绍了常见的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OTC药物制剂,丰富了本书内容。本书科学性、实用性强,是呼吸科医生、基层全科医生、医学院校学生按照需要快捷地查阅相关药物知识的工具书,也可帮助患者查阅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相关信息,以便合理用药。
为加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简称药包材)的监督管理,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将药包材纳入药品监督管理的范畴,明确规定了对药包材的监督管理内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2年起启动了药包材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陆续颁布了药包材国家标准。2004年7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局令第13号),对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统一监管,取消了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1号对于药包材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国家制定药包材注册目录,并对目录中的产品实施生产和进口注册管理。为了从事药包材生产、检验、注册、监督等工作的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家对药包材的生产、注册的监督管理法规,药包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药包材国家
随着国家药品管理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百姓自我药疗观念的日益增强,药房店员和普通消费者都需要了解非处方药物知识来指导合理购药与用药;本书即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编写。全书分为常识篇、化学药品篇、中成药篇及索引四部分。常识篇主要介绍了非处方药物知识以及本书使用说明;化学药品篇和中成药篇收集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1~6批以及*修正的非处方化学药品700余种、中成药2400余种,分别介绍了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用药须知,在介绍每类药物之前都对该类药物所治疗的疾病的病症特点做介绍,每类药物末的健康小贴士向读者说明了使用该类药物需要注意的事项;索引部分将化学药品(西药)与中成药分别列出,并标明了部分药品的商品名,便于读者查询。本书以药物所治疗的病种为药物分类依据,使得普通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病情及
目前,制药公司对受过药理学基础培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世界制药行业的领头企业之一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本书主编Terry Kenakin会定期举办受体药理学的系统列讲座,其目的是加强药理学家和化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作为这些讲座的扩展,它证明这些概念对生物学家也有用,在此基础上,这部《药理学导论》诞生了。作者利用他作为药理学家的有价值的经验,集药理学的理论、原理和应用于一起,其编写风格独特,逻辑严密,环环深入。这本书很快成为药理学的入门推荐书。 这本书特别适合于那些受过分子生物学和相关学科训练,并急于了解药于是学的原理和应用的专业人士。内容较为浓缩,比较重要的章节包括:药物受体理论;药物拮抗作用;药物发现的过程;药理学试验的方式;药物表型的行为以及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等等。书中还附
为贯彻落实《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年-2010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决定由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牵头,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参与指导下,组织编写《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用以统一、规范与促进全国肿瘤登记工作。 本《指导手册》共分七章。章扼要介绍肿瘤登记报告的意义和开展此项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二章重点讲解肿瘤病例登记的技术和方法,基本包括肿瘤登记机构的组织、新病例资料收庥主法、新病例登记报告的内容和项目,以及肿瘤登记处内部的工作程序。第三章叙述肿瘤死亡病例登记报告的方法,包括死亡病例的收集及资料的整理。第四章是人口数据资料的收集,包括资料的来源、审核及年龄组人口数的统计、审核与应用等。第五章介绍了肿瘤的分类和编码,重点介绍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阻燃剂、灭火剂和洗消剂是消防领域中重要的三类药剂,贯穿于防火、灭火和洗消处置全过程。《消防药剂效能评估与应用》主要介绍了阻燃剂、灭火剂和洗消剂的效能评估与应用,每一章中又重点介绍了药剂的效能评价方法和实际应用实例。通过对本书知识的学习,能增强对消防三类药剂的使用、分类、效能评价、应用及发展趋势的系统了解。《消防药剂效能评估与应用》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化工和材料等专业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研究院所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