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9789865511197 叢書系列:ART 規格:平裝 / 120頁 / 21 x 27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繪畫 繪畫方法 素描技法 ★路米斯繪畫學習經典★ 3大繪畫基本 55組圖解說明 27張詳解圖例 人物創作 比例結構 空間表現 零基礎也能簡單上手,輕鬆畫出立體感十足的生動人物! 本書以對初學者*友善的方式,講解素描技法── 如何抓對人物的結構比例? 如何表現行走、跳躍等動態姿勢? 如何表現衣飾的皺褶、垂墜感? 人物總是一號表情該怎麼辦? 平視、俯視、仰式,不同角度的人像應該怎麼畫? 如何表現身體各個部位的骨架與關節? 掌握3大繪畫基本,順利突破創作瓶頸── ★如何畫出有趣的臉? 本書收錄畫出精準頭像的5大訣竅,並提供
◆ 全卷分銘刻與雕塑兩大部分,涵蓋範圍廣泛 ◆ 收藏品包括了自商至清晚期歷代銘刻與雕塑藝術珍品,全面看到中國歷朝歷代的雕塑特徵 ◆ 以精悍的文物數量重點介紹各朝文物中的精品,尤以罕見的國寶級文物為主 Sculptures in displayin the Museum cover a period from theWarring States (-5th B.C) to the late Qing; including theinvaluable Buddhist statues in the Xiu De Temple, the potteryfigurine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nd the wooden sculpturesin the Nan Hua Temple. Insrip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 stelae have always been treasuredby scholars, especially by researchers on oracle bone characters.The texts are often important supplements to classics andhistorical records. The album is a fine selection of photographs orrubbings of thos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or excavated. andthey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how calligraphy had later developed,step by step, with the inventions of ink, the writing brush,
内容简介 本次「典範與流傳」特展,共計陳列四十五件畫作。依作品性質,可劃分為「谿山行旅圖的傳續」、「范寬的傳稱作品」、「范寬畫風的影響」三類,系統地展示繼范寬之後,歷代畫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學習范寬「雨點皴」、「礬頭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寬風格的傳續脈絡。其中,〈谿山行旅圖〉與〈臨流獨坐圖〉更是院藏限展精品。范寬〈谿山行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經典之作,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在藝術史界大致已有共同定論,而〈谿山行旅圖〉之所以成為藝術史烜赫名品,與本院歷年繪畫研究、展覽與出版歷程實有密切的關係。今年適逢本院建院九十週年,在歷年研究基礎上,以〈谿山行旅圖〉為主,選擇相關畫作,規劃范寬及其傳派特展,期以加深觀者對范寬及其對後世繪畫影響的認識,作為九十週年院慶特展重要獻禮。
本書為清代宮廷繪畫專題研究文章的結集。清代的宮廷繪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發展歷史的一部分,其作品過去較少刊布及被研究。作者從事此項研究多年,文集中既有對清代宮廷繪畫機構、制度的探討,又有對某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繪畫作品的發掘,還有對清代宮廷繪畫所特有的「中西合璧」畫風的介紹。這一專題的研究,開拓和擴充了中國古代繪畫史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史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