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深绿思想,在西方环境意识形态和环境运动中影响很大。一些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生态哲学开始从浅层向深层的转换,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西方激进环境意识形态的一面旗帜。然而,深层生态学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理论基础上,如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及权利、生命平等、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等,深层生态学并未给出详细的说明;在生态实践上,如荒野保护、国际公正、生态乌托邦、反人类、生态法西斯等,深层生态学也未能作出有力的回应。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从理论到实践逻辑一致的思想体系,是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需要做的一件为紧迫的事。《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由雷毅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工作的成果。
《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是部研究美籍华裔学者、当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的学术著作。从对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背景、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理论特征的梳理和评析入手,《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所涵盖的生态生存观、生态整体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艺观,揭示了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的独特建树及其对中国当下生态文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初步形成了作者宋秀葵自己的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学术观念。
这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的一本论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1931—1942年间的6篇论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洛伦茨早期研究的资料。这些早期论文充满创新的观点和大家感兴趣的评论,论及了鸟类的特异性本能行为模式、不同的鸟类伙伴形式(父母伙伴、婴儿伙伴、性伙伴、社会性伙伴、同胞伙伴)等有趣的话题。即使对非专业读者来说,这些文章也是非常有趣且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