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在历年为研究生讲授水生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着重基础,兼及应用。全书16章:总论部分包括水环境、淡水生物种群、淡水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水体生物生产力等5章;各论部分包括水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周丛生物和淡水鱼类等7章,着重于生态功能;应用水生生物学部分包括水污染生物学问题、渔业生物学问题、水生生物资源与保护,以及数学在水生生物学中的应用等4章。
《全球生物安全发展报告(2021年度)》系统地阐述了2021年度全球生物安全领域发展态势,包括全球生物安全威胁形势、国外生物安全管理、国外生物安全应对能力建设、国外生物安全技术进展等四部分内容。同时,对美国《国家生物防御战略》《合成生物学时代的生物防御》《生物安保与生物防御政策路线图》及英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等重要专题内容进行了深入解析。
本书系《科学素养文库 科学元典丛书》之一,为达尔文的主要代表作。本书作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重要补充,也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文献,至今天仍被广泛引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也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读物,对提高青少年和科学工作者的观察思考能力深具启发意义。
本地理图集分为九章。章主要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总论和综述;第二章包括我国的一些基础底图,例如行政区划、地理区划、地形、流域、主要生境类型以及中国的保护地等;后面几章则根据物种的类型进行划分,分别为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无脊椎动物、陆生植物、内陆水生动物的各具体类群以及各具体纲或目的丰富度地图,同时还包括各类群中受威胁物种和特有种的分布格局;海洋物种因为分布范围大,分布信息不准确,因此在本地理图集中未纳入:另外,还分析了各类群物种在中国不同生物地理区划的分布情况以及一些受威胁因素;后根据物种的分布状况以及中国的保护区等信息。提出了中国需要优先进行保护的地区。
进化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对生物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更引起过各种社会思潮的斗争和争论。然而,历史上,对进化论的最初理论及其后来的提高和完善却充斥着种种不实传闻和恶意攻击,甚至是造谣中伤、谩骂污蔑。因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理论和主旨思想进行澄清和辨析十分必要。本书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对进化论和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心得和教学体会,精心编成此书。本书用简洁的语言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浅出、条理清楚的介绍,对进化论原理和主要经典研究也有所交代。
单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与物理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单分子技术,包括单分子荧光、光镊和扫描探针显微镜,使得在单个活细胞或培养物中测量和操纵单个生物分子成为可能。这些研究方法为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包括在分子水平揭示生物分子的作用机理和在活细胞中追踪单个分子的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单分子生物学(导读版》次从生物学角度对这个新兴领域进行了完整和权威的介绍。作者从生物学体系或生物分子的角度组织材料,深入讨论了由单分子技术所揭示的生物分子的作用机理、结构和功能。《单分子生物学(导读版》主要面向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本书由AlexE.Knight 著。
生物演化是人类关心的永恒主题。古生物学家根据岩石中保存的化石记录和古环境信息,一直致力于真实地恢复这一漫长的历史画卷。 《生物演化与环境》以精美的化石为实证,以重大生物进化事件为主线,讲述地球生命38亿年以来真实发生的进化过程,以及所伴随的环境演变。其中,生物及其类群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等重大变革事件是重点内容,使读者不但能够了解地球生物演化的复杂过程,也学会 讲古论今 ,对现今的地球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做出深层次的思考。
本书主要阐述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表观遗传现象及其分子机制,并对表观遗传学在生物医学中的运用及从事表观遗传研究常用的技术作了广泛而系统的介绍。 全书共分22章,主要包括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现象、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染色质区室化和隔离子与基因簇调控、siRNA和miRNA介导的调控、细胞核基质分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疾病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调节、癌症的表观遗传学、免疫系统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个体发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与进化、表观遗传学与衰老、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与干细胞、表观遗传学与环境、表观遗传治疗和基因治疗、植物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等。 本书可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同志作为研究表观遗传学的入门参
本书是《化学生态学》的第二版,仍然保持版的结构,分为“原理篇”和“方法篇”两大部分。全书共22章,“原理篇”深入浅出地介绍化学生态学的原理、简史、现状和展望,包括信息化学物质、化学感受机理、昆虫信息素、植物和昆虫的相互作用、三级营养关系,植物化感作用、植物诱导抗性、化学生态学和生物技术、海洋环境中的化学通讯、高等动物和人的化学生态学等14章;“方法篇”包括8章,详细介绍化学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物测定、化学物质的样品制备技术、化学分析、电生理学的方法技术,以及化学生态学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等。书末附有代表性昆虫的信息素、植物次生物质主要类别的化学结构及名词索引等。 本书适用于生物学、化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师生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本书以总结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态站/中心的监测、研究和示范成果为目的,重点反映了近年来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成果,展现了各生态站/中心根据长期定位研究、针对区域性问题或国家重大需求等所做的各具特色的工作;另外,还介绍了CERN的综合中心、5个分中心和36个生态站的概况。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助于推动生态站的生态系统优化管理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可供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海洋学、气象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战略研究报告(2010——2013)》旨在从调查研究、战略分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信息的跟踪监测,以反映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选取了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科研领域的10个前沿、热点方向,探讨了这些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Odum E.P.是20世纪生态学界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生态学基础》在出版后的50年内,始终是*的教学参考书,它影响了全世界几代生态学家。 本版坚持了经典的整体论方法,强调基于等级理论的多层次方法,注重将生态学原理用于解释人类面临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历史,生态系统概念与系统能量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调节因素与过程,种群、群落、景观、区域、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发育,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思维。本书适合做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是值得专业人员保存的经典论著。
Landscape Ecology in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Global Change discusses how landscape ecology can contribute to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in contemporary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 with diverse contributions from active researchers worldwide. It provides not only a summary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landscape ecology as related to forest management also a whole set of specific challenges, issues, and method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m. This book is a stimulating addition to the internationl literature on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 resource managemeht at large.
本书基于六所高等院校充分研讨、努力挖掘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作者科研成果的转化编著而成,力求反映农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全书分为四部分,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与遗传、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共10章。此外,书中插图新颖美观,科学性强,许多为作者原创。
本书在介绍生物节律和睡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生物钟的调节机制及其对行为、工效的影响与机理。本书由六个部分组成,相互联系,层层推进。部分主要介绍生物钟的基本概念、研究历史、生物钟的调控机制及分子机理第二部分介绍环境对生物钟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睡眠的基本概念、调节机制、神经回路、睡眠的生理功能及睡眠障碍的治疗;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生物钟、睡眠对于生理、心理和行为的调控作用和重要意义;第五部分介绍节律紊乱及治疗;第六部分则围绕航天应用,主要介绍空间环境里生物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航天员健康、行为及作业能力的
整合生态学:从分子到生态系统(导读版)作者将生态学不同领域的理论和实验进展与新方法相结合,在个体层次与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间,微观世界与宏观生态间的融合做了很好的尝试,为我们理解生态现象、生态过程以及生态功能展示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整合生态学:从分子到生态系统(导读版)可作为研究生生态课程的参考书,对于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生态学者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