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介绍四川攀四地区种子植物的专著,书中收录、记载了攀西地区种子植物160个科,2974种(包括亚种subsp.、变种var.、变型f.)。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科中各属按字母先后顺序排列,对每种植物尽可能详细地分别介绍其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性状、生态习性、分布、用途。本书除主要汜载了攀西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外,还尽町能地收录了部分当地常见栽培或从外地引种栽培的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中药材、绿化,观赏植物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本极富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的著作。本书供从事林业、农业、畜牧业、制药学、园艺学、环保学、生态学、植物学、生物资源学及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科研、教学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专业人
《中国海域甲藻(Ⅰ原甲藻目鳍藻目)(精)》记述了我围海域甲藻门甲藻纠的两个大目——原甲藻日、鳍藻目的海洋甲藻,共3科8属103种。详细描述了各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特点和出现时间,对于相似的物种进行了比较区分,对于不同的分类观点也给予了讨论。每个物种都附有于绘图片,绝大多数物种还摄有实物照片,少数物种添加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书后附有学名索引和外参考文献。杨世民、李瑞香、董树刚专著的《中国海域甲藻(Ⅰ原甲藻目鳍藻目)(精)》可为植物学、藻类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支大专院校生物、水产、环境生态等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
本书是植物爱好者了解认识常见植物的便携式百科全书。书中收录我国南北各地常见植物500种,通过1000余幅高清彩图和简洁的文字描述,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名称、识别特征、分布情况和观赏应用等内容。根据植物园林用途,全书分为七章,读者能够在各章中以按图索骥的方式快速识别植物。清晰精美的彩图、精准科学的文字介绍及实用的编排体例,使本书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本书可作为认识和鉴定常见植物的工具书,适合植物爱好者、生、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及园林从业人员使用。
《美丽高棉》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博物学文化丛书”之一。作为新华社外派柬埔寨金边的首席记者,作者王其冰在近三年中在柬埔寨境内采访、考察,行程累计达五万千米。书中用文字和图片细致记述了柬埔寨的山川、动物、植物、人物、建筑和风俗,融入了作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的细节感悟,也表达了作者心底那份深沉的博物情怀。本书依据亲身经历撰写,叙述清晰、图文并茂,适合旅行者、博物爱好者阅读。
本专著主要是西南(原西南师范)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生物学课题组近年来对缙云卫矛、缙云黄芩、长柄双花木、中华蚊母及疏花水柏枝等珍稀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生殖生态和致濒机理以及中国西南部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章论述了中国西南部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地理。第二章报道了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形态分化特征和等位酶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及其分化状况。第三章为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成果,包括种群动态、生态位等方面的研究。第四章对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以及生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对繁殖技术与对环境的生理适应进行了研究。第六章是中国西南部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研究成果,主要以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子信息系统为例展示了该系统的功能。
张树林、戴思兰主编的《中国菊花全书(精)》系统介绍了中国菊花的历史文化和中国菊花界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中国菊花发展历史、菊花文化和艺术、中国菊属植物资源、菊花起源和品种群形成的过程、菊花品种分类研究、菊花育种研究和栽培技术,以及经过精心挑选的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和新育菊花品种800余个。 《中国菊花全书(精)》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可供园艺学、园林学、植物学、育种学和花文化等相关学科从事研究和生产的有关人员参阅。
《北京长城周边植物资源》由刘忠华、包仁艳、王晋飞主编,共分为三部分,部分简要介绍了北京自然地理及长城分布情况;第二部分介绍长城周边资源植物,将其分为13类,即油脂植物资源18科34种,淀粉植物资源9科17种,香料植物资源9科22种,色素植物资源6科7种,饮料植物资源4科6种,山野菜植物资源11科18种,树脂树胶植物资源7科13种,鞣料植物资源13科26种,纤维素植物资源21科38种,能源植物资源1科1种,药用植物资源60科179种,观赏植物资源22科40种,农药类植物资源6科6种,蜜源植物资源4科7种,环境保护植物资源8科14种,饲料牧草植物资源8科32种;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261种资源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和使用价值;并配有彩色插图,以便读者加深认识。本书适合广大植物爱好者阅读。
本书共9章,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涵盖院外急救与护理、医院急诊科管理、重症监护、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理化生物因素所致急症的护理等内容。